宋云翔
摘要:习惯具有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小学数学教师要利用小学低年级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读题习惯,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旨在探讨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读题中存在的问题及读题习惯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读题 习惯培养
习惯有多种,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学习习惯又包含了多个方面,如主动预习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认真读题的习惯、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学习规律,让学生终身受益。读题习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习惯,读题是审题的前提,读题影响到审题,最终影响解题质效。笔者结合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读题存在的问题及读题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读题存在的问题
筆者经常听到一些数学教师或家长抱怨:“孩子做题之前不好好读题,题目意思没搞明白就开始做题,不错才怪呢!”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查阅、师生访谈等方式,笔者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学读题方面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一)兴趣低,不愿读题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读题兴趣比较低,许多学生不愿意读题,教师出示题目后,很少有学生主动举手读题。当然,小学低年级学生读题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的原因有多个:一是学生识字量少,题目中有一些字不认识,生僻字成为他们读题的“拦路虎”,他们怕读错了被别人笑话,因此不敢读;二是学生依赖性强,由于在课上有教师读题,在家中有家长读题,长此以往,许多学生形成了依赖性,认为读题是老师和家长的事情,跟自己没有关系;三是数学题目吸引力小,数学文字抽象枯燥,题意晦涩难懂,数学题目不像童话故事那样诱人,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能力弱,不会读题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学读题方面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读题能力弱,不会读题。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少、阅读量少等客观事实,以及他们的学习态度、习惯不佳等主观原因,他们的数学读题能力比较弱,良好的读题习惯尚未形成。小学低年级学生不会读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能读对题;二是不能读懂题。读对题是指读题正确流利,没有错误。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读题时,经常会出现错读、漏读、读断句等现象,不能把题目读准、读全、读通。许多学生读题的语速比较慢,阅读不够流畅。读懂题是指对数学文本的理解,能够弄懂条件和问题,明晰题目所表达的意思,许多学生虽然能读对,但是对题意一知半解。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读题习惯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学读题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去应对和解决,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读题习惯。
(一)激趣:增强读题动力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读题兴趣低,自主读题意愿不强等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读题兴趣,调动学生的读题欲望。兴趣是强大的动力源泉,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首先得调动学生的读题动机,激发学生的读题兴趣,让他们主动读题,使他们喜欢读题。要激发学生的数学读题兴趣,教师可以从题目内容与形式上入手,将题目内容情境化,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题目,用具体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小学低年级数学题目的设计形式应做到图文并茂,教师要在题目中多用一些卡通图画,少用一些文字符号,增强题目的直观性,对于学生不认识的字要加上拼音,降低读题难度。
要激发学生的数学读题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读题比赛活动,比一比谁读得好,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增强学生的读题动力。教师还可以采用赏识性评价,对主动读题的学生多鼓励,对读得好的学生多表扬,放大他们的优点,通过赏识激励,为学生注入读题动力。
(二)习法:授予读题方法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读题习惯,教师要帮助学生习得正确的读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刚刚接触数学不久,他们对数学读题的要求和方法不够了解,因此在读题时发生各种问题属于正常现象。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与指导作用,教会学生正确读题,使他们掌握读题的技巧,养成独立读题的能力。
笔者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摸索出“指读法”“图画助读法”“四到读题法”等读题方法。“指读法”是让学生在读题时用手指或者笔尖指着题目,一字一句地读,读一个字就把手指或笔尖向后移动一次,逐字逐句逐行地读下去。该方法适用于读题教学的初级阶段,可以引导学生有序读题,避免读题漏字现象的发生。“圈画助读法”即读画结合,学生在读题时可以圈圈画画,用笔标注,画出关键字词或易错字词,圈画可以促进学生理解,帮助学生读懂题目。“四到读题法”要求学生在读题时做到“四到”,即“眼到、手到、嘴到、心到”,学生读题时要看仔细、读出声、画重点、想题意。“四到读题法”是一种读题综合练习法,把看、读、画、想有机融为一体,是提高学生读题能力的有效策略,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读题习惯的重要方法。
(三)勤练:培养读题习惯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良好的读题习惯需要在丰富的读题活动中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形成。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进行读题练习时要勤学苦练。学生只有勤练才能掌握读题方法,提高读题能力,才能端正读题态度,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读题能力,笔者设计了丰富的读题活动,给学生提供读题机会,结合不同学习情境反复练习。在读题练习过程中,笔者做到扶放结合,由扶到放,笔者先范读,让学生聆听、感受,然后通过领读,让学生跟读模仿。在学生学完了拼音,具有一定的识字量后,笔者就放手让学生独立读题,自己理解题目意思。在学生进行读题训练时,笔者要求学生每道题至少读两遍,由慢到快。在学生进行读题练习时,笔者耐心等待,不急不躁,积极鼓舞学生,助力学生读题。(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正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