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波微筑

2021-08-27 06:23孙佳琪耿涛
艺术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

孙佳琪 耿涛

摘要:亭自古以来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形式之一,兼具遮蔽、休憩、观赏等功能。本文基于“亭”理论的学习,调研溧阳燕山公园整体环境和园内现有的休息亭,观察选址与游客行动轨迹,最后利用园内西北角滨湖广场,结合人们休息时的行为特征,提出如何在有限范围内协调周边自然环境给游人提供舒适的休息场所。

关键词:燕山公园;休息亭;融于自然;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TU98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2-0-02

1 休息亭背景

1.1 休息亭的历史及现状

在古今中外的园林设计中,亭子由于选址独特体量小巧,在园林和建筑中属于小品一类[1]。它通常被认为是“有顶而无实墙的建筑”,从古代开始就随着建筑的发展而变化。

中国很早就出现亭子。秦汉前的亭子较注重功能,当时的亭作为一种行政机构而存在。隋唐以后,国力逐渐强盛,文化和艺术审美有所发展,亭子成为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建筑物,其平面形式由最初的四角方形发展出六角、八角和圆形,屋顶也随着传统建筑屋顶样式的发展而发展,建筑材料则出现多元化特征,如木材、砖石、茅草、竹子等[2]。

西方亭子的发展可追溯到古埃及时期。埃及是欧洲园林文明的摇篮,其建造活动独树一帜,同样是由关注使用功能发展到注重装饰功能[3]。而后演变的过程中,亭子的建造都受到当时人文思想、艺术活动等的影响。一般而言,西方园林有两种典型代表,一是法国规则的几何式园林,以实用为主;另一种是英式园林,以呈现田园美为主要目的[4]。

近代以来,原本互不相交的中西文化开始不断交融影响。18世纪中期,中国的设计思想对欧洲园林建筑设计产生了影响。到了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设计风格开始在我国流传,从广东、香港开始,逐步流行到东部及沿海发达城市。亭建筑的造型和用材出现了现代化特征[5],例如几何形、不规则形式的亭子,采用混凝土、张拉膜、金属等现代材料的亭子,这些亭子多反映了现代建筑的结构、空间和形式特征。

1.2 休息亭的发展趋势

建筑连接人类与环境[6],三者之间彼此循环。在特定的社会场所中休息亭具有休息、观景等功能。每一个休息亭的场所都需要环境中的人去体验、观察和塑造[7]。人本主义、融于自然的设计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在如今的城市公共空间中,设计师通过考量人的需求、分析周边环境[8]、变换空间形式,赋予其人性美、形式美和时代特征,给人以不同的体验[9]。

2 设计选址介绍

设计基地位于江苏省溧阳市燕山公园。通过实地调研,统计出园内健康步道共有12个休息亭,亭子的造型、选材、风格随着场地的变更有明显变化,总结就是在自然化程度越大的场地中,休息亭的形式和用材越偏向传统;而靠近城市核心区的场地中,休息亭的形式和用材则更具备现代化特征[10]。

设计所选场地位于公园西北方向的滨湖广场,紧临园内最大的湖泊;东北方向的草坪上有大量游人休闲,人们穿过广场可到达另一方。场地内现有四个休息亭,一处紧临湖边,另外三处依靠在小土坡旁。该场地作为交通节点,是大量游客必经之路,却未合理利用山坡和湖泊自然景观来设置休息亭以满足人们的需求,造成场地的浪费[11]。

基于场地优势,本次方案希望借此确立休息亭的现代化、人性化、与景交融的设计定位[12],同时遵循人——建筑——环境三位一体的设计理念[13],在有限范围内协调周边自然环境设计出舒适的休息场所[14]。

3 设计阐述

3.1 设计方法

首先是与环境的融合。对于一些功能多样、体量较大的建筑[15],需根据场地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法。比如位于树林中的休息亭,可通过处理其造型,使之与树产生包围、半包围、隐匿等关系;临水而建的休息亭,则运用拟物手法,与环境中某种元素产生联系[16]。我们也可将休息亭局部悬挑出去,或使用较细的立柱支撑,产生一种飘逸、灵动的形式感,使其巧妙地融于环境之中[17]。

其次是要考虑人的需求。城市公园的服务对象包括周边居民、城市别处居民以及游客[18]。在这些人中,我们假定四肢健全、行动方便的人为正常成年人,除此之外还有幼儿、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多数喜欢迂回奔跑,在场地中应预留出一定的安全空间[19];老年人通常喜欢集聚在某处活动,使用设施要安全、方便、舒适;而残疾人要注意无障碍设施。由上可知,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会有不同的活动形式[20]。

最后在材料的选择上建议采用地域性材料,来加强与环境的融合程度[21]。倘若在自然环境中过多使用新材料新科技,会使得亭建筑在整体柔美的景观之中过于突出[22]。例如坐落在一片竹林之中的亭建筑,可就地取材,利用竹材来建造亭建筑,最终实现建筑与环境的高度融合[23]。也可以汲取自然元素,如木材的纹理、石材的颗粒等,使得材料与环境产生对话[24]。

3.2 设计呈现

基于上述三个设计方法,休息亭的功能与空间规划设计点如下。一是拓宽行进路径;二是增加服务型空间;三是改变标高。其中,增加服务型空间是由于离场地不远的地方有两处大面积的草坪可供人停留休息,但近处却无服务性设施。应增设零售、阅读等空间以满足人们在休息、观景后的不同需求,同时借由亭的概念——有顶无墙的建筑,利用玻璃作为墙体创造一个隔而不隔的室内环境[25]。届时先进入零售区,再穿过三个小体量亭子,最后到达阅读区等其他空间,丰富了空间体验感。

本方案的形态是基于以下三大功能点形成的。第一,创造自由舒适的体验感。圆形地面形成的空间是由圆滑平缓的曲面墙面构成,方形地面形成的空间是由朝向明确的墙面构成。二者相比,圆形地面更让人觉得舒适亲切[26]。第二,满足顶部排水。片狀或平行于地面的顶部在不增设排水系统的情况下,雨天会出现顶部积水的状况,因此让顶部倾斜,使雨水自由滑下[27]。由于希望最终呈现干净、利索、现代化的效果,将整个顶面旋转倾斜,以此保持顶部的完整性[28]。第三,选择合适的观景面。在旋转之前,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逻辑来,并非随意定下一个方向就开始旋转。同时也要考虑观景面及入口位置,最低处距平台地面至少2.2米。

综合以上功能需求形成的屋顶形态,在标高不一的地面平台的衬托下,形成了一幅由高到低再转高转低的宛若山势、又似水流的优美图景[29]。而原本是游人休息的观景之处,不经意间已然成为环境中的一处景观被人们观赏(见图1、图2)[30]。

4 结语

当代环境下的休息亭设计要秉承以人为本、与环境和谐共生、低碳经济的理念,要综合考虑人类的生心需求、休息亭尺度、形式、内外空间、材料与环境的关系。在本次设计实践中,最终呈现了或私密或开放、或在室内或在室外的休息场所,满足了使用者的不同功能性需求,打造了其美观、极简、纯净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齐筠倩,李青青.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亭子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20,33(23):156-157.

[2] 章娜,张耀.论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与景观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下),2018(13):76-77.

[3] 吴逸,叶洁楠.传统园林造园手法在当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常州市人民公园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81-82.

[4] 张卉,金晓雯.探寻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理性之美——以凡尔赛宫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下),2019(2):54-55.

[5] 周录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结合[J].艺术科技,2020,33(21):179-180.

[6] 包婷,李雪艳.基于场所精神视角的国内城市公园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3):93-94,95.

[7] 江欣欣,湯箬梅.公共环境中治愈系景观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2):72-74.

[8] 耿帅坤,张耀.论当今城市趋同化的景观对策[J].大众文艺,2018(20):90-91.

[9] 罗东然,石靖敏,徐雷.体验式空间中“人设性”探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2):120-121.

[10] 王子凡,吴冬蕾,吴礼程.浅析城市景观与城市形象的视觉构建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以重庆为例[J].大众文艺,2018(22):129-130.

[11] 高婧,汤箬梅.空间、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性探索——关于大地艺术的美学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40-41.

[12] 芮晨晨,周琦,孔德金.大地艺术在景观中的人性化探索[J].设计(下),2018(12):124-126.

[13] 单一雯,王春.公共艺术设计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初探[J].艺术科技,2020(20):179-180.

[14] 张秀,熊瑶,胡昕.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规划设计研究——以南京星甸湿地公园为例[J].大众文艺,2018(20):45-46.

[15] 张继强,张乘风.建筑与园林中设计形式的美学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118-119.

[16] 吴闽榕.浅析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J].大众文艺,2019(20):142-143.

[17] 陆彪,李毅,房华.沉浸于五感中的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20(4):88-89.

[18] 熊瑶,张秀.基于存量环境更新的新市镇公共空间设计研究——南京星甸案例[J].中国园林,2018,34(07):110-115.

[19] 梁秋华,叶洁楠.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设计策略——以南京市为例[J].艺术科技,2020(17):103-106.

[20] 蔡安妮,张乘风.基于行为模式的空间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上),2018(11):60-61.

[21] 刘馨,戚飞.建筑中材料的情感表达——以中村拓志建筑作品为例[J].艺术科技,2020(8):103-106.

[22] 张亦真,叶洁楠.场所精神在景观设计中的价值探究[J].艺术科技,2020(22):178-179.

[23] 何晓寒,李永昌.浅析乡村景观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8(22):107-108.

[24] 吴歆悦,李雪艳.公园城市设计策略研究——以杭州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08):83-84.

[25] 刘雅迪.浅谈室内设计中的虚实效果[J].美术教育研究(上),2018(11):86-87.

[26] 张含之,范雯云,缪玲.探寻建筑大师贝聿铭作品中的几何艺术——以苏州博物馆为例[J].艺术科技,2020,33(23):31-32.

[27] 戴子涵.论现代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艺术科技,2020(20):161-162.

[28] 丁昌辉,曹加杰.驳岸的人性化设计比较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下),2018(13):67,69.

[29] 陈晨,祝遵凌.自然元素在城市建筑艺术中的应用[J].设计,2018(18):141-143.

[30] 庞劲松,吴冬蕾.基于场所精神理论的洪江古商城游客中心规划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9(20):140-141.

作者简介:孙佳琪(1996—),女,江苏常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耿涛(1979—),男,江苏南京人,博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室内设计与理论、当代建筑设计与理论传播。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的当前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