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峰
摘要:高校艺术课程与传统民间艺术传承有着紧密的耦合性,传承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是高校艺术实践课程的有效拓展,更是秉承传统、弘扬本土文化艺术的时代担当。针对当前高校艺术实践课程对非遗传承的缺责现状,本文提出课程优化设置、组建研学团队、邀请民间艺人指导、举办课程实践展演、实习就业促进艺术实践等五个关于杖头木偶戏融入高校艺术实践课程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非遗传承 杖头木偶戏 艺术实践课程 融入路径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3-0108-03
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日益成为热点话题,社会对高校艺术实践课程非遗传承关联性与责任性的期待也逐渐提高。高校艺术实践课程应立足自身文化艺术实践特点,挖掘课程亮点,贴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艺术实践模式,拓展传统文化艺术实践实质性的内容,努力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播与创新构建与时俱进的实践平台,将艺术实践课程活动化、将民间艺术内容课程化。
一、高校艺术课程融入杖头木偶戏的意义
(一)传承传统民间戏剧文化
民族民间戏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推动着民族文化艺术的不断进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的整体文化艺术审美水准日益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也随之与日俱增。高校是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中坚阵营之一,高校艺术实践课程与民族传统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颇多的交集和社会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 “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高校艺术实践课程因兼具高素质艺术人才培养和文化艺术实践的双重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艺术实践课程承载着非物质文化继承与革新的社会和历史重任。高校艺术实践课程的艺术专业学生们是传统艺术继承的时代先锋队伍,担当着弘扬新时代文化艺术的使命。
(二)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养
民间戏剧艺术融入高校艺术实践课程,能够拓展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更新原有专业理论认知体系,提高艺术实践技能展演水准。杖头木偶剧融入到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实践课程中,让艺术专业学生的原有艺术知识体系得到扩充与延展,对传统戏剧艺术的历史渊源、传承发展、艺术创新等方面等有深刻的艺术积累体验。传统艺术形式融入高校艺术课程,提高了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准,从原来“看热闹”的浅层认识到“看门道”的专业研究式审美高度转变,同时,高校艺术实践课程典型特点是课堂中学生集体合作以互助的实践模式,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艺术层面的团结协作能力。通过拓展认知、审美提高、团结协作,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知识与能力融合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三)提高学生民族艺术自信
文化自信源于民族和国家对本土文化坚定的信心,也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指针。民间戏剧艺术融入高校艺术实践课程能够让高校艺术类大学生领略中华悠久历史积淀出厚重凝练的传统艺术文化,奔流不息的艺术长河滋润着大学生内心文化艺术的充实感。高校艺术实践课程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课程教师通过情境和情景双重特色教育的方式鼓励学生们通过艺术实践提高自我艺术文化的获得感、认同感、荣誉感,在使学生感受、体验、践行艺术之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培养健全的艺术人格,体味文化艺术给自己带来的成长自信心。多维度挖掘提升思维、情感、审美,全面提升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倍加积极的心态和言行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
二、高校艺术实践课程非遗传承担当缺失
(一)课程非遗传承体系不健全
高校艺术实践课程仅立足于专业原有课程的教学,与民间戏剧艺术的传承与教育相对疏远,尚未建立相关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在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艺术实践课程应建立相对系统的非遗传承课程实践体系,从课程内容的设置、开设对象、教师配备、教学管理、实践场馆、设施设备、艺术活动等方面综合考虑,建立适合各院校艺术实践课程的非遗传承课内容体系。如:南通某学校音乐舞蹈学院的艺术实践课程学生数约1000人,艺术实践课程艺术团为活动载体,分社大学生民乐团、舞蹈团、合唱团,各团人数较多,若在艺术实践课程体系中加入杖头木偶戏的民族戏剧艺术实践团会有效缓解目前各团艺术实践课程的压力,同时,健全了艺术实践课程民间非遗艺术内容体系,进一步适应时代对高校文化传承的期待。
(二)非遗传承队伍建设不合理
高校艺术实践课程一般由艺术技能课程教师担任,如:合唱团由合唱指挥或声乐课程教师,舞蹈团由舞蹈课程教师,民乐团由器乐课程教师担任等。目前,一般院校缺少传统戏剧专业的教师,有可能请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音乐鉴赏课程教师兼任艺术实践课程中民族民间艺术内容的教学,这类教师虽然在传统戏剧理论讲授和艺术欣赏方面对艺术实践课程学生们进行基础层面的辅导,但在戏剧艺术实践表演与教学方面着实缺乏一定的经验,不能完全胜任相应的教学工作,课程的标准不明确、形式单一、没有深度等一系列原因导致传统艺术实践教学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同时,民间艺术的传承需要持续稳定而且有非遗传承担当意识的大学生队伍的积极参与,未经能力与素养严格选拔的学生参与其中可能会影响非遗传承的质量与效果。
(三)本土民族艺术关注不够多
南通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长江入海口,独特的江海文化孕育了一系列的地方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如:南通通剧、海門山歌、通州号子、如东渔歌、海安花鼓、如皋杖头木偶戏等一系列独具地方特色民族民间人文艺术的形式。其中,如皋杖头木偶戏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舞蹈学院目前的学生数近1000人,而专任教师仅有33人。因师生比明显不足的客观原因,任课教师无更多的精力关注本土文化艺术形式,也不会积极主动地向学生们传递或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紧迫性等理念或社会艺术责任。学院音乐教育、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等专业的艺术实践课程与南通本地的传统艺术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高校与社会的文化艺术交流与协同发展不够,导致本土优秀的文化艺术样式不能进一步得到传承与拓展,也无法有效地为地方群众艺术服务。
三、高校艺术课程融入杖头木偶戏的路径
(一)优化高校艺术课程设置
民间戏剧艺术融入高校艺术实践课程属于探索阶段,需要挖掘民间戏剧艺术特点,将其艺术特点与内容增加到课程设置环节。从木偶的制作、木偶的操纵训练、木偶演员的演唱与对白、木偶的舞台协作表演等方面的细节具有程式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实践训练要求,高校艺术实践课程融入杖头木偶戏需要细化课程设置,将杖头木偶剧的实践性相关内容渗透到常规的艺术实践课程中,作为课程内容的拓展。亦可独立设置杖头木偶戏艺术实践团,专门传授杖头木偶戏的相关实践训练内容,并将杖头木偶戏实践训练纳入考试内容,采取学分激励机制、实践学时考核、社会实践次数要求等考核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组建民间艺术研学团队
加强民间艺术高校传承的团队建设,鼓励有一定理论与实践经验、专业水平较高、责任心较强的教师群体负责组建杖头木偶戏艺术实践课程组或杖头木偶戏实验艺术团,学院定期将适合的教师人推荐到艺术院团或社会文化艺术宣传机构进行培训、学习与研究,打造学院专业教学、学术科研、艺术传承的新团队。在学生队伍建设方面,根据学院学生的特点,遴选兴趣浓厚、专业优秀、素养全面、励志传承本土文化艺术的专业学生,按照木偶戏表演的基本要求,通过对相应学生的舞蹈、演唱、表演、语言、合作等多方面综合考察,选拔出适合参与学校杖头木偶戏课程学习的学生们,按照年级和综合能力等特点构建学校杖头木偶戏艺术团团员体系团队。在常态化教学与管理的体系下,建成高年级“传帮带”的有效团队机制。
(三)邀请民间艺人课程指导
民间艺人是传统民间艺术活态化传承的主体,南通有专门的杖头木偶戏传承基地——如皋木偶剧团。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实践课程针对专业教师队伍缺乏的现状,可定期聘请如皋木偶剧团一线演员、表演艺术家、非遗传承人亲临学校课堂,对学生进行木偶操作与表演方面针对性地实践指导,亦可适时邀请木偶表演艺术家参与开设《杖头木偶戏艺术鉴赏》《杖头木偶戏木偶形态及制作》《杖头木偶戏木偶操作训练》《杖头木偶戏舞台表演实践》《杖头木偶戏戏曲演唱》等实践课程或专家讲座,与大学生交流分享民间艺术的历史、文化、艺术、技术、审美、传承、革新等方面的心得。将民间戏剧艺术原生态化地融入高校艺术实践课程,建构学校与社会合作教学与传承传统文化的特色合作项目。
(四)举办实践课程艺术展演
艺术实践展演是高校艺术实践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与课程考核要求,是艺术专业学生“课堂—舞台—社会”交流联系的纽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艺术实践展演是艺术实践课程教学成果的展示与汇报,凝练了课程师生的艺术汗水与艺术智慧,定期开展艺术展演也能促进课堂艺术实践的实效,提高学生综合艺术实践水准。杖头木偶戏融入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实践课程课,可以按照学期教学成果展示的方式,将课堂上学习的木偶剧片段进行展演,提升高校校园的文化艺术氛围,提高高校艺术实践课程校园非遗传承的效果。同时,积极参加学校或地方政府部门主办的各类文化演出活动,可与南通市委宣部、南通市教育局、南通市文化局、南通市旅游局等文化宣传部门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奉献出高校应有的一份传承力量。
(五)增加艺术实践岗位实习内容
南通師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舞蹈学院音乐教育、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等各专业学生每年大约有200名左右的学生走进社会,进行专业教育教学见习或毕业顶岗实习。从就业岗位群分析,大部分毕业生一般从事小学音乐教育或音乐表演相关工作,主要在幼儿园、小学校、文化馆(站)、艺术院团、艺术培训机构等单位就职,就业率每年都在95%以上。在当下文化艺术建设与推进的总体氛围与要求下,上述单位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艺术关注度及社会需求度较高,通过毕业生的面试和艺术展演能明显看出,参加过民间戏剧艺术实践课程学习的学生在艺术素养、艺术气质、艺术审美、艺术表演、艺术活动指导等方面精干娴熟、游刃有余、独具风采,在就业环节明显更胜一筹,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进而顺利录用。
四、结语
高校承载着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艺术实践课程是高校非遗传承活动的主要阵地,高校艺术实践课程应立足本土文化艺术样本,将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艺术实践课程活动化,构建高效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研究、普及、继承、创新的新生代力量,打造教学科研、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为一体的艺术实践课程团队,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艺术实践符合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根华.非遗传承融入高校普及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简论[J].四川戏剧,2020(05).
[2]刘珊珊,孙砚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创新研究[J].艺术教育,2019(06).
[3]王虹霞.地域文化融入高校音乐学课程初探——以江南大学“江南音乐”课程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