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丽娴 杜文娇 潘红 黄静芳
[摘 要] 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理论知识理解难度较大,实验技能要求较高,临床技术和自动化仪器的发展、更新较快。从改革教学方法、优化师资队伍、完善考核方式、强化课程思政等多个方面对免疫学检验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现对当今医学检验专业高职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关 键 词] 医学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改革;自主学习;信息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3-0180-02
由于医学检验技术的持续进步,社会各界对医学检验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此使医学检验技术变成了目前医学教育里潜力最大的专业之一[1]。高等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医学检验、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面向卫生行业临床检验技师、输血技师、病理技师等职业群,能够从事临床医学检验、输(采供)血、病理技术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免疫学检验是临床检验岗位必需的核心技能之一,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免疫学检验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培养成才、达到教育教学质量标准,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免疫学检验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是研究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的工具。由于免疫学检验基础理论和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学习难度大[2]。本文结合本教研室多年来免疫学检验课程的教学经验,针对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现在的大多数高职学生学习目标是明确的,但学习热情不高、学习能力不强、行动力较差、自我意识突出,所以我们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创新性。教师需要掌握信息化教学方法,借助互联网技术实施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和“填鸭式”教学。免疫学检验是一门侧重于原理、方法的专业课,原理较为抽象,晦涩难懂,同时目前的很多免疫学检测技术也偏向于自动化,老师在课堂讲授时很难生动全面地展示,学生也难以把握学习的重难点[3],我们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
(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混合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一是课前阶段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完成,教师在平台发布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和相应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引导学生预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难点和问题进行记录并带进课堂。二是课中阶段,主要在教室或实验室完成,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教师加以点评和归纳总结;也可以由学生将预习发现的问题或难点在课堂上提出进行讨论,相互解答,教师讲授为辅。实践项目可以确定一个检测项目或指标,如HbsAb的检测,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ELISA原理和双抗原夹心技术进行实验设计,并对操作流程进行具体分析,教师可以進行点评、示教,再由学生合作或独立完成,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三是课后阶段,部分课后复习巩固也可以在网络平台完成,教师在平台发布复习任务、章节测试或拓展资料,学生按要求完成测试,提交书面、音频、视频作业等,可随时提出问题,课程组所有老师均能在线答疑、与学生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及时得到反馈,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分组任务式教学
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小组分工协作,配合老师一起通过教材、网络、临床等多种渠道收集教学资源,获得更多的实验素材、视频等,制作思维导图,生动、形象、直观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过程呈现给学生,能够较好地解决学生不能将实验原理与实验步骤相联系这个问题[4],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强化知识内化的过程。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三)案例引入和启发式教学
课堂中引入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针对课堂知识选用具有典型性、启发性、趣味性的临床案例或生活中的案例,从学生的角度提出几个难度适宜的问题, 如感染HIV病人在短期内检测抗体为阴性,为什么?开展课前讨论,利用课堂汇报和小结的方式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解释了窗口期的概念和临床意义,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四)临床实践穿插学习
免疫学检验的内容复杂、枯燥繁琐,不仅理论知识难以理解,而且实验内容要求较高,要求学生从生物安全、基本操作到方法选择评价、自动化仪器的使用原理等多方面进行学习。一方面学生在校内实验室可以进行免疫学基本实验技能的学习和反复练习,可以通过实践项目对课堂理论知识进行一定的验证,但并不能让学生对生物安全理念、自我防护意识和对实验结果保密等基本职业素养有切实的体会;另一方面由于免疫学检验的发展迅速,自动化程度高、设备更新快,校内实训室受到实训场地和教学经费限制,实验仪器设备配置与医院检验科的相差甚远,一般不能满足学生对自动化设备的认知要求。结合上述情况,让学生进入临床检验科免疫室进行实地参观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在医院检验科可以让学生将课堂知识有效结合临床实践,从接收病人标本开始,切实体会每个操作环节中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生物安全理念,直观地了解手工法与自动化分析的关联、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等,学会与病人简单的交流、沟通,解读报告单,分析临床意义,感受检测结果对病人的重要性。在课堂学习中对实际工作岗位可能产生的疑问和不解,在临床参观与学习过程中慢慢发现问题的答案,学生会有明显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对课堂内容起到补充作用,提升教学质量。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教学效果
(一)导师制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高质量教学效果的保证,建立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因素。一直以来,本教研室实行“导师制”,所有新进教师均配有一名资深教授作为导师,从师德、师风、教学规范、授课技巧、专业能力等多方面指导,言传身教、集体备课、指导参加教学比赛和技能竞赛,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能力。
(二)专业实践
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与时俱进,掌握临床一线发展动态很关键,所授内容必须密切结合岗位实际需求,保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为达到这一要求,本课程教师轮流、定期到临床科室进行专业实践,主动参与到临床实际工作中,了解免疫检验工作环节,技术发展、设备更新、收集临床案例等,使自身素质得到提升;同时可以与所在医院的实习生多交流接触,了解学生实习过程中对本课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收集实习生对本课程在校学习的意见和建议等,回校后课程组交流讨论、综合意见,根据需要及时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临床实践期间还应该加深与临床老师的交流探讨,在我们掌握临床岗位需求的同时,让临床老师也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培养目标,以便在学生今后的见习实习过程中能更好地、有的放矢地指导和带教。
(三)以赛促教
本课程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还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包括各级教学能力比赛、微课比赛,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检验技能大赛等,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各项竞赛,并获得奖项若干。通过赛后总结经验,每次都能从中学到些什么,对后期的教学工作和指导学生参赛等都有明显帮助。在组内也形成了良性的竞争氛围,大家都能高标准严格要求自我。
三、改革考核机制,科学评价效果
建立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结合、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完善考核机制,避免高分低能。
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包括课堂提问、在线测验、小组汇报等,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学习状况、查漏补缺;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并调整进度。总结性评价主要是课程结束后的传统闭卷考试,对本课程的所有知识点进行盘点式、总结式考核评价,用于评定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和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教学过程中有小组合作任务的,小组得分将赋予组员,并进行组间学生相互评分,给学生良性竞争的同时使其更坚定团队意识,也能促进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建立完善的网络资源,试题库、案例库、章节测试等,便于对学生进行随时的线上测评并及时得到反馈。
四、深度挖掘课程思政,扩大课程内涵
免疫学检验的教学目标除了课本上展示的专业知识外,还涉及感染性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操作过程中的感染风险、假性结果的分析、病人的隐私等多方面问题;要培养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操作规范、结果应准确可信;强化责任心和质量意识,任何时候都要对标本负责,对自己负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扩展课程的宽度,如加强生物安全培训内容,注重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培养等,对实习、就业中出现的相关血清学检测安全事故或医患矛盾案例进行介绍,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错误或事故;也要加深课程的深度,比如对于病人的检测结果,多一份保密的谨慎、真假性的思考,如亲人般的负责,培养有深度、有温度的检验人。
参考文献:
[1]曹二龙,肖非,刘选梅.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免疫学检验》教学改革[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5):644-645.
[2]刘蓓,武永红,李海燕.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及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4):58-59.
[3]许飞,聂志妍,郑沄,等.《免疫学检验技术》优质在线开放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8):1011-1014.
[4]周新瑩,马骊.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4(15):387-388.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