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在现代汉语课程中提升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研究

2021-08-27 08:45唐文静张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3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院校职业

唐文静 张明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提到“四个自信”,在国家提出各学科、专业实现“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下,在思政课程之外的其他专业课程中挖掘文化因素、传播文化思想,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无疑是最为合适的土壤。现代汉语课程承担着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使命。通过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领悟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和家国情怀。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现代汉语;职业教育;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3-0016-02

新时代要求将文化自信作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个人素质的基础,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更为优秀的高素质职业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树立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和爱国意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职业院校提高文化内涵建设的基础。

一、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及困境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其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充分肯定,它是一个国家顺利发展、实现民富国强的内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一)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现状,笔者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对陕西省部分高职院校700名高职生开展调查。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主观认知积极性与自觉性缺乏

问题一:你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吗?问题二:作为一名大学生,你会主动宣传本国的历史或传统文化吗?在对本校学生进行访谈时,我们了解到大部分的学生不太观看《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节目,旅游的时候也很少选择具有文化气息的博物馆。这充分显示出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我国的文化主观认知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不够。(表内百分数为学生人数比例)

2.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高

问题三: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如何?问题四:你认为大学有必要上语文课吗?通过与本校学生交流后发现,学生平时对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不太感兴趣,更喜欢过起源于国外的节日。可见,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高,根本原因在于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渗透。

3.传承态度消极

针对“你对我国的戏曲、陶瓷、丝织、篆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抱有什么样的态度”这一问题,27%的学生表示“乐观,相信现代技术有利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信新时代青年有能力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信新时代能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新元素”,41%的学生表示“不乐观,担心传承者的工匠精神不如从前”,32%的学生表示“不乐观,担心很少有人关注和喜欢非物质文化遗产,担心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数据表明,高職院校的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态度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我国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应用力度不够。

(二)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困境

1.文化自信教育内容和方法缺乏创新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和强国,但在高等院校尤其是职业院校并没有把这些优秀的文化内容和高等职业教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由于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缺乏创新,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认为古代先贤的教育理论和人生哲学已经过时,不容易接受。例如,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通识理论课,在语文教材的阅读部分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古今中外传统经典作品,在社会实践和企业中涌现出来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先进典型。

2.高职院校教育侧重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文化理论的教学

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首先把职业技能放在首位,职业院校要想长足发展就应把人才培养的目标重点放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不仅包括本专业所要求的学生掌握的技能,也包括学生的职业道德、文化基础、身心健康、思想品德、专业能力等[1]。通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开展职业教育的各项教学活动。高职教育应当履行“育人”的职责,应该做到全方位“育人”。

3.微文化背景下,信息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复杂化,加大文化自信教育的难度

在以微文化为背景的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和信息的传播呈现出传播主体大众化、传播内容复杂化、传播形式多样化的特征,加大了正处在思想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的困难与挑战。在传统的信息传播环境下,主流媒体掌握着信息发布,权威地位比较突出。而微文化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内容和形式越来越复杂,不容易控制,高职学生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特别容易受到外来信息的误导,加大了高职生价值观的误导风险。

二、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有利于高职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随着全球信息化发展,西方的文化也快速涌入国内,人们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发生文化冲突。快餐文化、西方节日、价值观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别。年轻人把吃快餐、过西方节日、用国外商品作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在大学生中表现较为突出。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一定要加强对大学生尤其是高职生文化价值观的教育,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把我国传统文化通过多种形式发扬光大。

(二)加强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长足发展的驱动力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快而时间短,文化积淀比较薄弱,当前许多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是实用技能的培训,忽视了学生文化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大部分毕业生人文素质偏低,不能在企业长足发展。所以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如果要长足发展就必须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扎根文化。

(三)加强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有利于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

2019年2月出台的“职教20条”明确了职业教育不等同于高等教育,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划分开来。职业教育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持长足的发展,就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当中,把文化自信作为学生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和个人素质的主要切入点,职业教育才能为社会、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才能将“立德树人”的工作落到实处。

(四)加强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有利于学生在职场中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以及在职业中能否长足发展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是否能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它既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准。企业不仅要求高职毕业生有作为一线技术人员或工人所需的较强的业务能力,还要求他们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然而,目前许多用人单位反映高职毕业生做事情缺乏吃苦精神,眼高手低,缺乏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所以加强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以及职业素质,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精益求精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现代汉语课程融合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实践研究

现代汉语课程主要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方面加强了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和园丁精神以及爱国情怀,真正使他们在以后的教师生涯中做到润物细无声。

(一)优化教学内容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最强的文化软实力,它蕴含着我国先贤的智慧结晶及精神追求,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

在传统的现代汉语教学中只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缺乏文化知识的渗透。所以我们在现代汉语教学的内容部分加入了一定的課程思政和文化知识的教学。在现代汉语的汉字部分,我们可以以造字法为例在汉字造字法及运用这一节教学内容中在教师评价环节融入两会新风貌,回归五千年作揖礼文化:在学生分析汉字的时候强调渗透汉字文化的教学,教师以其中一组易错字“侍”和“待”为例。“人”的象形字体正如古人见面时作揖的姿势,为了保持健康的社交和工作方式,两会代表用作揖礼来替代握手礼,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在特殊时期被传承了下来。

(二)创新教学模式,实施红色革命文化教育

传统的现代汉语教学模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整个现代汉语课程显得很枯燥。教师在讲语言理论知识的时候应避免空洞生硬的说教。创新教学模式,将语言和现实语言的运用结合在一起,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红色革命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国的一种先进文化。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到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这些富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与广大人民群众优良品格的体现,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

我们在现代汉语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把握红色文化的内涵,将现代汉语课程与红色文化教育有机融合。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应把重点放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创新红色文化教育。

(三)课内课外联动,实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明显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体现,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有效地学习和掌握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面临的挑战。现代汉语课程有效实施渗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加强课堂内外的有机联动。在课堂上可以同时展开实践教学活动,例如在词汇的组成部分,以成语为例,教师讲完成语的理论知识后,可以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成语,以组为单位进行演绎,这样学生不但可以深刻领悟成语的特点,而且可以更深入地掌握成语的智慧之处,领悟汉语的美,增强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课外,教师可以组织各类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例如主持人大赛、朗诵比赛、征文比赛、辩论赛、以中国文化为载体的创新创业比赛,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3]。

综上所述,大国崛起实乃文化崛起,文化自信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面对当前文化自信教育的现状和困境,应该深入分析原因,重视和强化文化传承,不断助推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在职业教育中以现代汉语课程为载体融合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文化自信教育,对当下、未来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欣,唐燕萍.新时代背景下湖南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培养与提升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105).

[2]鲍颖建.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师范生养成教育的融合[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56).

[3]吴颖.高师现代汉语“课程思政”教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9(32).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一起来吹牛
“大力士”纸片人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