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课培育学生“三农”情怀的着力点

2021-08-27 08:45刘晓雨郑洪港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三农情怀思政

刘晓雨 郑洪港

[摘           要]  “三农”情怀主要是指对“三农”工作的热爱之情,是每个个体由衷扎根农村、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的精神动力之源。当前高职生对“三农”的认知模糊,关注匮乏,普遍缺失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情怀。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特别是人才振兴,培养学生“三农”情怀的工作至关重要。以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为切入点来探讨学生“三农”情怀培育的着力点。

[关    键   词]  思政课;高职生;“三农”情怀;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3-0004-02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涉及范围之广、内容之多、任务之重,决定了其长期性和艰巨性,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特别是具有“三农”情怀的人才。时代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把握时代主题,顺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解答时代课题。[1]高校思政课作为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宣讲地,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应该找准着力点积极作为,发挥自身优势为乡村振兴培育具有“三农”情怀的人才。

一、着力于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服务“三农”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2]大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期,也是知识建构、人生观塑造、情感心理日趋成熟的关键期。怎样才能不虚度人生,是每位大学生都会思考的问题,在规划和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时,很多学生容易受社会各种思潮影响,易随大流、缺乏主见,从而陷入迷茫。习近平总书记在同青年大学生座谈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3]学生开启美好人生的这把“总钥匙”,需要思政教师“授之以渔”。

高职学生在人生选择方面体现了其特殊性,这些学生属于本、专科最后一批次录取,大多来自偏远落后农村,他们把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不愿成为“农二代”或“农三代”,谈及“农民”身份比较忌讳。从调查问卷来看,他们对“三农”的认知以及国家对“三农”的扶持政策了解较少,虽来自农村,但对“三农”工作却漠不关心。在问及“服务三农”的意愿时,更觉得不可思议,虽表面上考慮的是自己的专业方向适宜与否,但更多考虑的还是对自己人生目标的实现。大多学生把人生追求放在“四有”上,即“有房、有车、有事业、有存款”,还限定的是城市,认为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认为“服务三农”后自己的人生目标就难以实现了。

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4]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思政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个人与社会、个人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知识,引入黄文秀、秦玥飞等致力于“三农”工作的杰出代表的先进事迹,让学生领悟到只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联系起来,投入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当学生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时,才能自觉把个人之小我融入社会之大我,不为私心、物欲、名利所扰、所惑、所累。“服务三农”这一选择在正确人生观的指引下,就会变成自觉自愿的行动。

二、着力于爱国、爱家乡教育,激发学生的“乡土情怀”

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思想、情感和意志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5]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成才与祖国的发展进步相联系,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大学生应该将自己的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积极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中去,献身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中去。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加强学生的爱国、爱家乡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优势人才资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思政教师要自觉体现时代性,自觉将时代主题融入其中,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每个学生都对自己的家乡有天然的亲切感,这份亲切感是与生俱来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些最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国、家、我三者的关系。祖国的灿烂文化、家乡的风土人情和父老乡亲,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心理、个性,都是每个人心里最温暖的存在,也是每个人的精神食粮。

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离不开对学生进行乡土文化教育。文化是一个人的精神基因,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开展“我爱我的家乡”的课内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以图片、演讲等形式来介绍自己的家乡,提升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乡土情怀,将这份热爱投入家乡建设事业的行动中去,用实际行动去回报家乡的哺育。

三、着力于择业观、创业观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投身“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有恒业,方能有恒心。一个人有了就业,就容易安定;一个家庭有一人就业,就增加一份稳定的力量。”[6]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就业不仅关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还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影响国家和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就业好,民生安;就业衰,民生乱。就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程,是青年大学生人生中不可避免的课题。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有利于助其顺利地从学业生活步入职业生活。

当前就业难是所有大学生面临的共性问题,除了客观原因之外,还有大学生自身在择业、创业方面的主观因素影响。绝大部分学生择业、创业的着眼点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大多学生对城市趋之若鹜,对农村基本不予考虑,谈“农”色变。然而,城市对人才的需求供过于求,偏向饱和,农村则供不应求,长期匮乏,这也导致了城市就业竞争压力大,农村则人才匮乏问题积重难返。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教师应该着重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青年马克思在谈到职业理想时曾经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7]崇高的职业理想在学生择业、创业时会发挥正确的指导作用。

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才需求十分强烈,能够为广大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毛主席就发出了“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的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的心声,由此开启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运动,广大知识青年投入农村的建设中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说,“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当前政府和社会对返乡知识青年提供了非常多的优惠政策,思政教师应该将乡村振兴融入学生择业、就业观教育中,引导学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面向基层、面向国家建设第一线去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投身农村”,为农村的各项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着力于课外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提升“亲农、爱农、助农”意识

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思政课要达到育人效果,离不开实践活动这一载体。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付诸实践、受教育者践行价值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过程。[8]思政课要在培育学生“三农”情怀方面发挥功效,不能局限于课堂上的理论宣讲,要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开展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乡土认知,增进学生“亲农、爱农、助农”的情感。

课外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和校外活动,在校内可以开展学术讲座,“三农”、乡土文化知识竞答、辩论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在校外可以以新农村参观、调研、“三下乡”的形式开展。通过学术讲座,向学生宣传新时代的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与“三农”现状,提高学生对“三农”的全面认识;通过知识竞答,让学生从收集乡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热爱,并自觉传承和弘扬;通过辩论(如“大学生要不要投身乡村振兴”等辩题),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交流中形成思辨,在辩论中形成“振兴农村是吾辈之责”的意识;通过参观、调研和“三下乡”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三农”的现状,意识到农村、农业是干事、创业的广阔天地。从这一系列课外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提升学生“亲农、爱农、助农”的情怀,激励学生脚踏实地,扎根乡村振兴的土壤里,在广阔的农村谱写动人的青春之歌。

总的来说,学生“三农”情怀的培育是一项铸魂育人的工程,高校思政课要把握自身优势,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与发展规律,找准着力点,积极引导,正面教育,让学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拥护者、支持者和实践者。

参考文献:

[1][5][8]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编写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4]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8.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6]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N].新华社,2014-05-28.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三农情怀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赞分盐镇裕牛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2013年度“三农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