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琴
[摘 要] 民歌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院校的文化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下的会宁民间艺术文化教育中,民歌艺术在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和促进会宁民歌艺术传承的两个部分都扮演着关键角色。本着保护和发展会宁民歌艺术的目标,结合会宁民歌的不同内容,探索其在中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具体实践。
[关 键 词] 会宁民歌;音乐教学;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2-0014-02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逐渐将目光聚焦在以艺术文化为主的精神需求之上。然而,大众在追求艺术文化熏陶的过程中,过于侧重对流行文化和古典文化艺术的发展,忽略了根植于当地文化的民间艺术。以甘肃会宁地区为例,部分当地年轻人对于该地流传已久的会宁民歌存在严重的常识性不足。因此,将民歌教育纳入学校音乐教育的任务迫在眉睫,将会宁民歌融入中职院校音乐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宁民歌融入中职院校音乐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会宁学生的本土文化认同感
民歌艺术作为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创作出的独特文艺形式,一直以口头传播的方式流传于某一特定地区,并在当地人民的集体推广和再加工再创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当地民风相融合的文化特征和艺术特点。因此,会宁地区的民歌艺术具有一定的会宁地方特色和当地人文精神风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宁民歌是当地人民对自我身份认同和寻找集体归属感的重要标志,是当地人民建立民族自信和构建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所以,将会宁民歌纳入本土院校音乐教育中,有利于培养会宁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一方面会宁民歌以其鲜明的地方特征表现着会宁地区人民的生活面貌,是本土文化与当地音乐相结合的主要体现。当地生活的大部分民众都会在潜意识里将会宁民歌当作本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会宁民歌在一定程度上是会宁本土文化基因的传承点,其歌曲背后所蕴含的精神面貌是会宁地区的文化标签和宣传名片。另一方面由于新时期文化教育事业对于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忽略,较大比例的当地年轻人对会宁民歌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错觉,即会宁民歌是被时代淘汰的民间音乐艺术,难以登上大雅之堂,不必花时间关注。因此,将会宁民歌融入院校音乐教育之中,以各种教学标准要求会宁地区的年轻人对该地民歌的学习和传承予以重视,是培养会宁学生对本土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方式。
(二)促进会宁民歌艺术的传承
会宁民间音乐不仅是会宁地区艺术文化的起源,而且是会宁当地人民的集体记忆之源,不仅是会宁民间文化的摇篮,而且是会宁地区宣传的隐形名片。其中,会宁民歌不仅是会宁当代人了解祖辈生活的重要渠道,而且是艺术工作者研究会宁地区文化的艺术宝库。笔者作为基层的一线音乐教育工作者,通过走访部分当地民间艺人,了解会宁地区音乐教育对于民间音乐传承的任重道远。
一方面会宁民歌作为会宁地区历史发展的见证,是该地人民文化精神的传承载体,多数会宁民歌具有贴合当地劳动人民生产劳作场景、传达普通民众真实感情、展现性格迥异的男女生活作风和体现浓郁朴素的乡土气息等特点。例如当地民歌《摘棉花》中“你十七来我十八,咱夫妻二人去摘棉花。担担儿担上娃抱上,咱夫妻二人要摘棉花”。这首民歌真实地反映了会宁人民勤劳淳朴的生活,乡土气息非常浓厚。旋律优美动听,属于民间小调,通过会宁当地几代艺人的整理改编,现在已经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民歌之一。还有很多的民间民歌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些好听的民歌小调、对唱合唱都为当地学校文化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可参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材,同时也为当地音乐创作者提供可以借鉴和融合的本土音乐元素。另一方面艺术作为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其不同内容的教育方式必定产生不同力度的影响。含有淳朴的会宁民歌音乐教育方式必定与单纯的音乐教育方式有所不同,其带给学生的艺术体验和艺术审美也不尽相同。因此,将会宁民歌融入学校教育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艺术欣赏的视野,还会增强学生对当地人文精神思想的了解。另外,本土民歌艺术对于会宁当地的艺术教育工作者不仅有着随取随用的便利资源的优点,还丰富了其课程教育的文化内涵。
二、會宁民歌融入中职院校音乐教学的策略
针对现阶段会宁民歌融入中职院校音乐教学中所暴露出的些许问题,笔者将结合具体会宁民歌内容,分别对本土音乐教材、现代教学方式、中职院校各学科融合和各种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等四个部分,探索其在中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具体实践。
(一)会宁民歌与本土音乐教材相融合
本土音乐教材作为音乐教育的根本,对于大部分学校的音乐教育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将会宁民间艺术纳入本土音乐教材中,有利于提倡将本土文化特色与标准化音乐形式相结合的音乐教育方式。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对经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具有符合课程标准的掌握程度,而且对会宁当地的特色民间音乐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一方面部分中职学校学生大部分以会宁本地人为主,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讲授会宁民间故事、民风民俗、当地社火表演的歌舞短剧。播放我们自己改编录制的会宁民歌如《高高山上拔豆豆》、当地民间乐器独奏《喜庆的唢呐》、合奏《旱船歌》以及会宁方言改编的小品《怕老婆顶灯》等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民族艺术熏陶中学习民间音乐艺术和经典流行音乐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势必迫使学生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体会到会宁民歌的文化底蕴和经典音乐的不同之处。长此以往,在该种音乐教材之下学习的学生必定有着与他人不同的音乐鉴赏力和民族音乐嗅觉。另一方面本土音乐教材贴近会宁地区的真实生活面貌。教材在编撰的过程中定会与当地的民间音乐艺术家进行相当程度的沟通和交流。对此,学生在学习会宁民歌时也会对自己的会宁身份具有强烈的认同感,由此产生的集体归属和地区团结意识必定强烈。这些都有利于该地培养年轻一代的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
(二)会宁民歌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
现代科技传媒形式是民间艺术发展的众多阻碍点之一。由于大多数会宁民歌具有旋律简单甚至单调的特点,部分以唢呐、锣鼓说唱为主的音乐形式主要出现在当地民众的红白喜事活动中。把会宁民歌应用与音乐教育教学相融合目前还处于几乎空白状态。这就导致会宁民歌难以通过新时代的科技传媒形式在新一代的年輕人中流传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让这种民间艺术从人们的视野中慢慢消失。或只能变成书本之类的资料束之高阁,得不到传承。但是,如果将会宁民歌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利用电子教学设备,将简单单一的旋律进行再加工,加入电声乐器伴奏以及简单的和声效果,以当地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交流方式进行民歌教学,其传承效果必定具有明显的流传意义。
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下的音乐形式必定赋予会宁民歌以“轻”和“快”的特点,如此一来,歌曲会以较快的速度流传于年轻一代中。其中,“轻”是指现阶段的音乐形式大多将音乐本身的沉重感和嘈杂感进行相应程度的减弱,以便符合年轻人活泼好动的律动感。“快”是指音乐本身的传播速度和旋律节拍的频次。如果一首民歌以较快的速度传播出圈,其音乐作品本身必定符合朗朗上口和旋律抓人的流行特点。另一方面现代传媒技术为音乐教育提供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无论是音乐教科书的文字形式,民歌本身的音频形式,还是背景资料介绍的图片形式,抑或是介绍民歌文化内涵的纪录片视频形式等,这些多元化的民歌教学方式必定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拉近与会宁地区学生的距离,以便激发该地学生对会宁民间艺术的兴趣。
(三)会宁民歌与各种课外实践活动相联系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奇妙的发展经历,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有其与众不同的发展由来,同样,每一首会宁民歌都有其独具特色的发展故事,而每一次的背后故事都与当地人民的交流合作息息相关。对此,教师不仅可以将民歌教育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也可将民歌故事发展指引到课堂之外,即在教学之外组织多种实践活动,通过举办会宁民歌比赛、合唱团或音乐剧等,提升会宁民歌在当地的曝光率,普及年轻一代的民歌教育。
一方面教师可鼓励学生参加会宁地区各种大型公开活动的开幕式或闭幕式,以及会宁一年一度的乡村旅游文化艺术节。将会宁独特的民间话剧、经典的民歌及民间舞蹈展现给人们。并指导学生创作以会宁民歌为主导元素的音乐作品,旨在贴近会宁地区群众的喜好推广并宣传会宁传统文化。对于不熟悉会宁民歌的在场观众,这些音乐作品可以成为引起他们关注和兴入圈启蒙的可能性;对于熟悉会宁民歌的与会观众,这些音乐作品可以成为勾起他们回忆和重温本土文化的音乐引子。总之,每多一次会宁民歌的曝光机会,群众中就会多一个对会宁民歌有认知记忆的普及者。另一方面教师可鼓励中职院校学生尽量将会宁民歌融入多种艺术形式之中,以使会宁民歌以最大可能性展现在不同艺术形式的受众群体之中。比如,根据会宁民歌故事改编的音乐剧或舞蹈剧等多种实践形式不仅可以使民众增加对会宁民歌艺术的了解,还可以用栩栩如生的方式向民众宣传会宁本土的文化知识,以使民众加深对本土音乐艺术的了解,进而增强民众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结语
会宁民歌的传承在与中职院校音乐教育的融合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极大地影响着音乐教学的每个阶段。笔者相信会宁民歌的传承在未来的中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张莹琳.名著与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才智,2020(3):125.
[2]潘其东.探讨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76.
[3]付娜娜.农村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4]邹云来.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8):103-106.
编辑 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