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正虹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数学课堂上加入趣味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能够有效渗透数学思想和文化,对学生的学习也有较大的帮助。探讨了数学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故事;运用策略
学习数学在培养学生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同时,也对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许多小学生思维能力不够成熟,数学学习能力有所欠缺,久而久之出现了抵触心理,导致数学学习结果不理想。教师在课堂中引入数学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下文就数学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一、数学故事情节的建构
1.合理利用新颖、精彩的数学故事开头
数学教师要抓住小学生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打造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故事开头,往往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的注意力专注于接下来要讲授的数学知识中。数学故事应当充分与生活接轨,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故事,这样学生才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数学知识。当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唤起之后,学习效果会大幅提升。
2.数学故事的叙述要曲折、连贯
数学教师要注意把握课堂时间,选取的数学故事不能篇幅过长,但也必须具有曲折、连贯的故事情节。数学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故事情节,教师必须给学生讲述完整,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的起因和结果,并在故事中进行思考。故事和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一定要强,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主次,通过数学故事将教学内容完整呈现。
二、数学故事的运用时机
1.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较活跃、充满想象力的阶段,数学老师对教学故事的选择要把握好“度”,不仅是学生爱听的数学故事,更应该是适合课堂、充满数学趣味性知识的小故事。数学故事是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环节,一节课的开头做好了,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课外延伸,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拘泥于课堂,当一节数学课上完之后,学生还能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延伸,这才是一节成功的数学课。数学教师可以选择在一节数学课结束之前添加一个趣味数学小故事,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故事的效用
1.启迪学生智慧
数学学习需要强大的逻辑思考能力,有效的数学学习也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好数学对学生以后各方面的发展都意义重大。小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加入数学故事不仅让学生在最大限度上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体会和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增强智慧,并逐渐学会自我思考。
2.运用数学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好的学习效果离不开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数学故事的加入有助于小学生开阔视野,对于课本上的数学知识有加深印象的作用,并且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相关的概念。教学过程中故事的应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让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学科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合理地利用数学知识。
3.运用数学故事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知识的发现依赖于前人的努力探索,我们在掌握数学知识时了解了关于数学家发明、发现的过程,掌握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学生的兴趣也更浓厚,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有所改善。
历史故事中数学家们探索问题的过程能给小学生很大的启迪,帮助他们发散思维,积极探索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到数学的思考办法以及学习技巧,打破局限,大膽思考,逐步养成良好的思考学习能力。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故事的关键点
1.选择明确,为教学服务
数学学科思维逻辑严谨,插入具有人文色彩的趣味故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选择教育故事时要注意故事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关联,做到从故事中体现知识,并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理解、记忆数学知识。比如,在练习“按比例分配”这节内容时,老师可以用具体的分配事件为学生讲述,例如,甲、乙两个人共同投资,甲投入资金1800元,乙投入资金3000元。当一季度的收入结束时,两人共收入24000元,那么,同学们给甲、乙两人进行按比例的公平分配。在这个时候,教师用具体的故事展现课堂知识内容,而学生已经被故事吸引,更快融入这个情境中并设身处地地去解决这个问题。数学老师应当保证故事的选择满足课标的要求,为数学教学服务,并且选取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故事。
2.故事的安排要适量
由于课堂时间的局限性,所以故事的安排要合理,时长也要合适,不能过多地占用课堂时间,还是以数学知识的教授为主,教学目标依旧是数学知识和内容。加入数学故事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最大限度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思维,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小结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一定要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加入故事是为了给课堂锦上添花,让课堂的效果达到最大化,运用数学故事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使学生充满学习数学的热情。
参考文献:
[1]仇海兰.浅析数学故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1):125.
[2]罗丽卿.数学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