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问是如此重要,人们须臾不可或缺,世界的运转都要依靠时间的度量。可时间又是如此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我们现代人要如何来判断时间的流逝,以及确定具体时间呢?而且,时问是否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一个统一的标准呢?身处非洲的人为什么会跟中国人有着同样的时间概念?我们怎么知道今晚从北京出发的航班明天会在什么时候降落在伦敦机场?
点评:这不是常见的关于时间的物理学科普书,也不讲时间感受之类的玄学,但确实从我们很少考虑的角度考量时间。人类为什幺要确定时间标准,以何手段来建构这种标准,其背后的经济、政治、社会、宗教意义极其丰富。这是以前我们不太去思考的,内容比纯科普的更有用,也更具启发性。
苏珊·奥尔琳,密歇根大学荣誉博士,古根海姆奖得主。从事非虚构写作数十年,白1992年起担任《纽约窖》专职作家,同时为《Voglle》《滚石>《时尚先生》等知名媒体供稿,是美国最知名的纪宴作家之一。代表作包括《兰花贼》<星期六之夜》等书,其中《兰花贼》被改编为电影《改编剧本》,获柏林银熊奖。奥尔琳一度宣布封笔,不再寫书,因偶然得知洛杉矶公共图书馆火灾事件,重拾对图书馆的回忆和情感,遂重新执笔,花费七年调查并创作出《亲爱的图书馆》。
点评:一本出于个人对书籍与图书馆的爱可以给满分的作品,有非常多我很爱的点,包括但不限于:章节标题用图书馆检索条目的书籍名给予“暗示”(好喜欢这种日常推理);用一场令人崩溃的图书馆纵、足案串联全书(凶手不重要,灼痛的感觉太心碎了);写了女性、少数族裔如何争取在图书馆工作,并且点明刻意不让白人在此工作也是歧视;视野不局限于美国,有提及世界各地图书馆的形貌状态,以及展望了一个太差的图书馆的未来。
三文鱼由来已久。它们
早于我们存在,作为一种可靠的季节性资源,一种来自远洋深处的营养物质,它们在近海地区可以被方便地捕获,从而成了海边人群的生计支柱。我们曾拥有共同的历史,然而近些年来这种历史发展出了新的方向。本书是关于“鱼的城市”的第一本民族志。作者以多物种民族志的视角检审三文鱼养殖如何成为全球化的水产资本产业,讲述三文鱼如何成为养殖的动物和如何被赋了,情感的故事。
点评:鸟类是在空气中游动的生物,鱼类是在海水里飞行的动物。养三文鱼就像养水里的肉鸡.作者认为,“驯化”三文鱼是单向的话语,实际上,三文鱼的生成是和人类在历史上共谋的结果作者民族志写得很好,数量化的“生物群”、时间性的考虑、养殖过程的机械操作、动物个体与群体的情感联系等论述都很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