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之一,看是语言能力新增的技能。文章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Project板块的文本读写教学为例,基于文本可视化探究提高學生看能力的方法,以培养学生从语言、建构、内容和主题等方面形成多模态阅读思维的能力,建构对文本读写的整体意识,实现语言输出。
【关键词】文本可视化;看能力;Project板块;读写教学
【作者简介】李静艳,高级教师,英语教研组长,太仓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太仓市“星级”教师。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言能力是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是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写、看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1]。课程标准在语言技能中增加了看的技能,看也首次作为基本的语言技能之一被列入课程内容。看不同于读,读侧重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看则是将目所能及的各种场景都融入学习活动,拓宽了学习渠道,更加强调学习的情境性[2]。在新媒体时代,通过各种图片、符号、视频、动画等非文字资源快速获取有用信息,已经成为当代语言学习的一大特征,能否及时把握、准确理解目所能及的学习内容将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能,故而学生看能力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且势在必行。
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阅读文本的信息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将所要表达的信息转化为纯文字以外的视觉图像,如图形、表格、动画、符号、视频等,以辅助理解和表达。这既是对学生看能力的高要求,也预示着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看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看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的重视,或者说在培养学生看能力方面还缺乏具体的、可行的策略和方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看“热闹”,即教师展示多模态资源,只是为了美观或吸引学生暂时的注意力,并没有融入语篇背景和场景。如此无关联性、碎片化的多模态资源,并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所读文本的整体理解。二是缺少对看的设计,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单纯地呈现了看的客观属性,如图画、表格、景物、动画等,忽视了对看的主观属性的设计和实施,如对所见事物的理解、看法、态度、评价等。笔者认为,对于看能力的培养,既要给学生提供看的对象,又要教给学生看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非文字资源或把文字转化为“可视”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
二、看能力的培养策略
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Project板块侧重读写能力的培养,文本信息丰富,主题立意具有指导性,要求学生在完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完成迁移和创新性的写作任务。基于有限的教学时间和任务达成时间,教师可根据文本特点创设多模态理解方式,帮助学生看清文本脉络,看懂主题意义,从而能够快速、精准地理解文本和语境,熟练运用词汇和结构对主题进行描述、评论,实现语言技能的输出和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1.词汇可视化,看见语义场
词汇识记一直是语言学习的最大难点。复杂的字母组合,毫无关联的词义匹配,多变的语用情境,这些都大大增加了词汇学习的难度。根据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提出的“语义场”概念,学习者并不能单独研究词汇,因为语言会随着语义场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词汇的核心义素出发,我们可以将词汇分为不同的语义场,如上下语、整体与部分、同义与反义。教师可选取具有核心义素的词汇进行可视化呈现,以画面的发展导入所需掌握的语义场词汇,使学生快速识记和理解形象且具有连贯性的词汇。
Project板块通常由2篇文字化阅读文本构成,词汇量较大,这就增加了学生阅读材料的难度。以模块3第一单元的Project板块为例,该板块含有2篇文章,分别为“Shark attacks”和“The wonderful world of pigeons”。这2篇都属于科普类文章,包含许多专业词汇,共有19个新授词汇,数量较多,成为学生阅读理解文本的难点。对此,教师可以将词汇图片化,以促进学生对专业词汇的识记。
比如,对第一篇文章“Shark attacks”中出现的新词汇,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出6—8种鲨鱼的图片(包括文中提到的3种鲨鱼),先让学生看图了解鲨鱼共同的、主要的身体构造名称(如图1),再要求学生按照攻击性和主要食物类别的标准对这些鲨鱼进行分类。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灵活处理出现的重点词汇。这种词汇可视化方法,增加了学生词汇学习的看的体验,拓宽了词汇学习的维度,产生了语义场的认知体会,使他们学习和运用新授词汇也更具有实效性。
2.情境可视化,看清内容
在传统的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要求学生进行反复阅读,但单一的阅读形式常常会削弱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特别是在篇幅较长的科普类文本中,枯燥的说明性文字会影响学生的阅读体验,压抑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和学习任务的达成。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情境可视化作为辅助教学的方式,借助动态资源为学生创设形象、真实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将抽象的文字带入情境之中加以理解和感悟,利用具体的视频资源帮助学生更轻松、更有逻辑地把握文本信息。
比如,“Shark attacks”一文是关于动物的科普类文章,主要介绍鲨鱼的特殊感官能力,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相关知识并制作介绍有关动物感官能力的视频。为避免说明文的抽象,教师可将文本描绘的情境可视化,用动画演示出来,使文字内容“跃然”于学生眼前,生动展示3种鲨鱼是如何利用它们特殊的感官能力进行攻击和进食的。动态的视频更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文本复杂的逻辑关系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
3.结构可视化,看懂建构
不同的文体,其语篇组织方式和文本结构是不同的,各有其特点。概念图等可视化手段能增强文本的可看性,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整体理解。概念图是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博士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技术。在文本概念较多且关系复杂的情况下,概念图可以使知识图式化、视觉化呈现,有利于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勾勒文章结构,建构知识网络,梳理关键信息,从整体上把握作者写作思路,使学习内容形象化和系统化,促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比如模块3第三单元的Project板块中有一篇近一千字的调查报告“Doing Research on the Internet”,要求學生阅读之后运用文本中介绍的搜索引擎进行主题式搜索并设计海报。这一篇调查报告出现的概念比较多且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巧妙运用概念图梳理文本框架和关键内容(如图2),推进阅读进程,帮助学生开展对文本的深度学习。根据概念图的意义提示和现有的知识框架,学生可以很快复述出文本的主要内容,并能对部分要点提出自己具有思辨性的思考,提高思维能力。针对学生提出的思辨性思考,教师应顺势将这些思考作为研究报告的论题,让学生建构框架并搜索相关信息,再生成新的概念图加以阐述,为读后写作打好基础。
4.主题可视化,看出创新
看能拓展学习渠道,能增加学习资源,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体验。创作通常是基于本文主题,但又会远远超过语篇所呈现的文字内容,这对学生的主题理解和创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主题可视化可以将教材文本内容进行拓展,从语篇之内向语篇之外进行延伸,为学生提供更多可看的资源,发散他们的创新思维,这是进一步理解语篇意蕴、拓展看的内容的有效途径。比如,阅读科幻题材的文本能使学生产生共情,但创作科幻故事,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项具有挑战的任务。它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依据和严谨的思维逻辑,还需要具备深厚的跨学科知识,更需要较强的创造能力。
模块4第三单元的Project板块“Journey to the Centre of the Earth”是一篇科幻小说的概要文本,要求学生学习后创作一则科幻故事。为降低创作的难度,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和信心,教师可以设计几个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如“Why did the author choose a volcano in Iceland as the entrance of the underground journey?Is it possible that there is an ocean inside?Why do you think they came across‘hugeinsects instead of the smaller ones than themselves?If you were author,what changes would you make to this fiction story?”。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能为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提供支架,能引发学生感受情节的科幻色彩并能理解故事发展的一致性,还能为学生提供创造机会,进而发现科幻创作人才。
5.任务可视化,看出能力
文本阅读的有效“输入”是为成功“输出”服务的。学生通过文本阅读的可视化方式,采用信息流程图梳理出文章的线索,探究文中的人物发展,进一步解读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有助于他们更全面、更轻松地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确保阅读的实效性,从而能解构并建构独立的文本写作。
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Project板块,旨在让学生通过Project这个项目,尝试和从事类似文本所描述的事情或任务,如完成一项写作任务活动等。Project的阅读文章通常为写作提供了写作话题、文体样本和语言支架,对文本的学习理解采用可视化的教学方式,把平面式的文本进行“立体”呈现,帮助学生建构“整体式”的作文意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抓重点,获得写作的题眼;对文本以思维导图进行结构梳理,建立文本结构图,目的在于让学生看清作者的思路,借鉴作者组织语篇的方法策略,学会谋篇布局,确保写作内容连贯、有条理,让写作水到渠成。
通过上述具体的文本可视化教学设计,学生能从语言、建构、内容和主题等方面形成多模态阅读思维,建构起看的整体感和写作内容的整体布局意识,实现语言的有效输出。
三、结语
看的能力是英语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文本信息获取,更是个人拓展学习渠道、获得新的学习资源的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是理解和使用视觉语言来学习的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看的能力不是一种孤立的教学活动,而是要把看与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静态的文字成为动态的资源,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杨宇学.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变革[J].英语教师,2017(18):26-29.
(责任编辑:周彩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