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2021-08-26 08:53张云
求知导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小学阶段习作教学思维导图

张云

摘 要:习作作为语言沟通与表达的书面形式,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从当前小学习作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经常出现逻辑不清晰、文章结构混乱等问题。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习作教学,能有效锻炼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素养,促进小学生习作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以小学习作教学为研究主题,分析了思维导图对于小学习作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阶段;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4-0036-02

引 言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在个人思维能力发展、综合素养提升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会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做到有话可写。

思维导图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一种新颖的教学工具,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发散图式工具。其最初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思维整合的科学方法,其主要含义是通过画图的方式,将人们的思维发散过程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以达成锻炼人们逻辑思维能力及问题思考能力的目标。

思维导图具有可视化、放射性、整合性及实用性等特点[1]。具体来说,一是思维导图本身具有图示化特征,能借助图画、符号及文字等将学生的思考过程直观地展现出来,以降低学生的习作难度;二是思维导图通过对主体和分支的划分,能让学生从某一核心点进行发散,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三是思维导图能通过将各部分内容划分出来,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整合,实现对信息的二次加工;四是思维导图操作性较强、易于上手,既有利于引導学生梳理清楚所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又能帮助教师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及规划,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思维导图对小学习作教学的意义

写作始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也是实现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的实践过程。而思维是写作的核心,只有抓住思维这一核心点,才能使写作有深度、有广度。因此,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既能直观地展现文章的行文脉络和结构内容,又能增强学生习作的严谨性与逻辑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小学习作教学质量。具体来说,思维导图对小学习作教学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是培养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基础。小学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习惯的关键阶段。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主要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写好作文,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当前小学习作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无话可写、逻辑不清晰等问题。因此,加强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能让小学生在习作前明确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白自己想要写的主题是什么,并将其用思维导图表现出来,从而掌握写作规律,提高写作能力。

第二,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虽然传统小学习作教学对小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很重视,但没有教给学生具体可操作的思维方法,从而导致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效果不佳。由于思维导图本质上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是由一个点或关键词出发,由中心向四周发散的知识网络,其能直观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包括小学生写作这一内在思维过程。因此,加强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能直观展示学生的写作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掌握中心点,使文章言之有序。

第三,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是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从当前学生写作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在习作前能滔滔不绝地说出自己的写作设想,思维活跃,而一旦落实到实践,就变得兴趣乏乏,写作质量也大打折扣。有些学生对习作存在畏惧心理,有些学生在习作中套路化问题严重、缺乏新意,这些问题导致小学语文习作质量不高。而思维导图能通过图形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加强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能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写作思路,提高小学生习作的质量;能有效改变以往传统的小学习作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丰富习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素质教育背景下,要做好小学习作教学工作,教师应丰富习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生活经验,积累的习作素材较少,因此在写作时经常不知道写什么,也不清楚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所以,在小学习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片段训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鼓励学生灵活运用一些优秀范文的开头和结尾,多借鉴课本中一些优美的佳句,让文章更加饱满、有灵魂。

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可安排小学生简要阐述自己想要写的内容,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针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可直接让他们选好自己写作时的关键词,引导他们依据关键词来进行联想,并进行习作,从而培养其自主思考的能力。

思维导图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方式之一,能促进学生系统思维能力的提升[2]。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明确思维导图的概念、特点及应用方式,加深对思维导图的了解,认识到思维导图是让学生自主发挥想象的过程,而不是限制学生自主思考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创设生活化情境,引领学生发散思维,找出身边的写作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其写作质量。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好地方”为中心,联想与其相关的地点,既可以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公园、游乐场,也可以是旅游胜地、知名景点等,并绘制初步的思维导图(见图1),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始终围绕“好地方”这一核心,主动思考写作顺序、写作结构等,逐步提升习作能力。

猜你喜欢
小学阶段习作教学思维导图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