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儿的年龄比较小,好奇心也比较强,因此,他们的可塑性也非常强。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促进幼儿的成长。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广泛地从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对幼儿行为的规范和指导,同时,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对促进幼儿成长的策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旨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良好习惯;幼儿成长;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4-0032-02
引言
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技能,进而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地了解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习惯,为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行监督和指导
在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应有效监督幼儿的文明行为及安全行为,进一步做好针对幼儿的基础性教学工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幼儿讲述一些关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故事,包括一些关于社会公德、社会秩序及个人优秀品质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提升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而在学习和生活中,帮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使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尊敬师长、诚实守信。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形成安全意识,并使安全文明意识融入幼儿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形成一种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及自我防范意识[1]。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认识红绿灯,让幼儿明确在路上行走时要注意靠右等一些安全文明行为。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
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的过程中,需要做到身体力行,通过自身的行为规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不断引导幼儿通过生活实践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由此,幼儿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幼儿个性品质及心理的培养,不断地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提高他们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也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2]。
不仅如此,幼儿教师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及学习习惯。同时,教师应有效地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及心理特征,进一步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日常的学习,进而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幼儿教师还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式,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同时将课堂内容具体化、简单化,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从而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设计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幼儿的日常生活、思想行为相结合,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还需要家长的帮助,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家长和幼儿教师要起到表率作用,要善于发现幼儿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帮助幼儿解决问题[3]。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发展规律及心理特点,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由浅入深地设计教学内容,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的故事,加深幼儿对这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印象,使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通过言传身教与环境营造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在幼儿的心目中,教师往往具有权威性,幼儿的言谈举止均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因此,要想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教师不应只是说教,还要做到以身作则,规范自身的言谈举止,注重自身修养,做好幼儿学习的榜样,进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幼儿的进步,并给予其肯定与鼓励,由此激励幼儿健康成长。总之,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除此之外,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环境的创设。环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学习资源,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幼儿阶段的教育教学应强调环境的创设,发挥环境的暗示功能,培养幼儿正确的思想观念。首先是物质环境的营造。例如,在培养幼儿洗手习惯时,教师可以对洗手间进行重新设计,在洗手间的墙壁上张贴两幅图片,第一幅图片是手上带有细菌的图片,第二幅图片是正确洗手的过程。这样,幼儿在洗手时就会观察两幅图片,了解手上存在细菌,从而认真地洗手。久而久之,幼儿就会树立认真洗手的意识,养成认真洗手的习惯。其次是心理环境的营造。心理环境能够带给幼儿一定的情感体验,便于幼儿积累更多生活经验。
例如,在进餐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餐前引导,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用餐意识。针对存在偏食习惯的幼儿,教师可以以小故事的形式加深幼儿对食物的了解,改变幼儿的挑食习惯,保证幼儿丰富的饮食。吃完饭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互相检查,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吃得最干净,并找准时机教育幼儿,使幼儿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并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四、积极组织各种家庭活动
当前,由于大部分的幼儿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一些家长较为溺爱孩子,导致幼儿在生活中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仅如此,由于大部分的家长工作比较忙,教育幼儿的时间有限,这就会使幼儿自立能力较差。针对幼儿存在的不良习惯,幼儿教师要积极地创造一些拓展性的条件,加强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幼儿家长明确幼儿园的教学安排,充分达到家园指导的一致性,进而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4]。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通过面谈的方式,与幼儿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并把幼儿每周的学习情况及生活情况汇报给幼儿家长,同时将幼儿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反馈给家长。之后,教师可以和幼儿家长一起分析幼儿形成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从而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对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指导和纠正[5]。这种面对面交谈的方式,能够拉近幼儿家长同幼儿教师的距离,同时也能使幼儿家长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支持和配合幼儿教師的工作,及时地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状况,促进家园共育的良好落实,对幼儿的学习行为及生活行为进行指导和帮助[6],进一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
结 语
总而言之,要想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教师及家长应共同努力。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幼儿行为习惯的指导,而幼儿家长也需要大力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教师和家长只有共同合作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推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此外,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及兴趣爱好,积极鼓励幼儿参与各类活动,进而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沈鸿雁,张雪梅.家园合作共育幼儿成长:浅谈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J].教育,2020(19):51.
冯玉凤.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J].情感读本,2019(14):30.
刘洪梅.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J].考试周刊,2018(19):181.
李爱花.浅谈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J].新课程.综合,2019(11):159.
万贤珍.寻找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正确打开方式”:再谈幼儿良好整理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好家长,2019(67):8-9.
唐丽萍.后勤管理培养幼儿好习惯:“幼儿园习惯养成教育”案例[J].名师在线,2020(34):66-67.
作者简介:顾夕兰(1987.11—),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幼儿园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