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媛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该阶段是培养学生形成缜密数学思维的初级阶段,也是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积极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适宜的学习环境下积极学习和探究,并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进而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礎。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实践;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6-0078-02
引 言
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奇心也比较强,所以在数学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走神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还会使他们的思维发展受到影响。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数学教师要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着手,采取有效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进而使学生更加系统、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一、将趣味游戏引入教学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通常对游戏比较感兴趣。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将趣味游戏引入教学活动中。这不仅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游戏的选择,教师要精心筛选或设计,不仅要让游戏具有趣味性,还要将数学知识充分融入其中,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并且,教师要在教学前做好详细的规划和准备,使游戏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引导学生高效学习,进而使学生喜欢上数学[1]。
例如,“测定方向”这一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分清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如果教师直接教给学生辨认方向的方法,就会使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并影响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为了让学生高效、主动地学习,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时间,准备游戏所需的材料,并选定好游戏的区域。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现象与学生交流:“同学们,太阳每天是从哪个方向升起,哪个方向落下的呢?”通过简单的提问,学生会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并积极回答问题。之后,教师继续提问:“你在生活中是如何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呢?”由此导入具体的教学。接下来,教师引入游戏活动,先让学生清楚游戏的规则:“这些卡片上写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汉字,在学校的操场上,对应的位置上也有这四个方向的卡片,同学们抽取到哪张卡片,就要按照卡片上的方向,去实际的位置拿另一张相同的卡片。如若两张卡片上的方向不同,证明辨认失误,就要为其他同学表演节目。”接下来,教师将学生分为5人一个小组,并带领学生来到学校操场开展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活动,学生不仅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还对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认知,同时增加了生活经验,可谓一举三得。
二、挖掘生活事例辅助教学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时如果直接讲解知识,会让学生感觉单调和枯燥,不利于学生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课堂上,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让课堂气氛变得低沉。因此,数学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出发来学习和探索知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借助生活现象来辅助数学教学,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解数学知识后,挖掘并应用生活事例来让学生进行练习,或者以生活事例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进而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2]。
例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进位加法的知识,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水平。为了让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化,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教师可以提前准备20个金鱼的模型和一个透明的塑料箱。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先通过一个生活案例来引入加法知识:“小红十分喜欢金鱼,所以家人为她买了5条凤尾鱼。一周后,小红又看到了一种红色的小金鱼,十分喜欢,于是家人又给她买了8条,一同放到了鱼缸中。那么这个鱼缸中共有多少条金鱼呢?”此时,教师就可以拿出透明箱,并将箱中注入水,将5个金鱼模型放入水中后,再放入8个金鱼模型。接下来,教师让几名学生分别到讲台上查看透明水箱中共有多少个金鱼模型。当学生数清楚后,教师由此引入进位加法的知识,使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规律。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教师可以继续引入学生熟悉的问题:“学校统计每个班级中的体育用品,一班有篮球7个,跳绳8条;二班有篮球5个,跳绳7条。两个班级中的体育用品总数分别是多少呢?两个班级的篮球、跳绳总数量又分别是多少呢?”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对问题的解答中,既掌握了计算方法,又发散了思维。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气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心情舒畅,积极思考数学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数学知识,将学生引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进一步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快乐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此外,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体验具有趣味性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高效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同时积累生活经验,从而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3]。
例如,“元、角、分”这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对人民币有明确的认知,并懂得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关系。这节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通过模拟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具体来说,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学生比较喜欢的生活物品,如魔方、汽车玩具、练习本等,以及一个标签本和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课堂教学一开始,教师先借助人民币吸引学生的眼球,然后拿出一张10元面值的人民币提问:“同学们,10元人民币是由多少个一元组成的呢?”当学生准确回答后,教师再引入模拟游戏。教师将提前准备的不同物品摆放在讲台上,并向学生讲明游戏的规则:“讲台上有许多同学们喜欢的物品,但都未标价,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心目中的价位,写在标签上,再贴到对应的物品上。之后,再由几位同学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扮演顾客的同学可以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但要求准确应用人民币数量,不可以多花,也不可以少找零钱。”学生将价格标签贴到“商品”上后,教师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发给学生,并做好记录。当学生表演时,教师要重点观察学生在应用人民币过程中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学生表演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给予学生指导和表扬,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并促进学生实践能力、计算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