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宇,王雪送,范 艳,刘燕娜,胡世荣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二科,北京,100078)
中风后抑郁症是患者在中风后常发生的情感障碍,发生率高达60%~75%[1-2]。中风后抑郁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3];不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致残率[4];致使病情加重,提高病死率[5];同时与中风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断恶化[6]。《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提高中医护理水平,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2017年,北京市中医护理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在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指导下,创新性开展了" 一证一品" 专科护理示范病房建设项目,实施“一证一品”专科特色护理模式。为了降低中风后抑郁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将“一证一品”专科护理模式探索应用于中风后抑郁患者的护理中,现将应用方法及效果总结如下。
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8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科住院的中风病患者9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卒中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中医诊断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7]。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8],中医诊断及辨证符合中医郁症诊断及辨证标准。③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评分>7分。④中风前无抑郁症病史。⑤年龄50~75岁,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认知行为异常者。②未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56~74岁,平均(64.48±5.30)岁;病程0.30~2.00年,平均(1.10±0.32)年;文化水平:小学5例,初中20例,高中5例,大学及以上15例。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58~75岁,平均(65.70±5.27)岁;病程0.40~2.00年,平均(1.20±0.27)年。文化水平:小学7例,初中18例,高中4例,大学及以上16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给予抗抑郁药物盐酸舍曲林片治疗。常规护理包括评估、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医护人员与患者多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一证一品”专科护理模式。“一证一品”专科护理模式是一种中医医护一体化、体现中医人文、将“病与证”“辨证与施护”“中医与中药”相结合,是基于中医辨证为基础,根据医生辨证,在辨证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及技术为宗旨,提升住院患者的就医体验的护理模式。
1.2.1 入院护理:①用心接待:入院介绍、协助床单位、更衣等。②科学身心评估:身体评估:各种评测量表,包括肌力、吞咽功能、生活能力、意识、认知等。心理评估:焦虑、抑郁等自评和他评量表。评估抑郁程度,有无自杀及自伤观念、行为。知识掌握程度评估:估引起抑郁的原因及诱发因素。③健康宣教:根据上述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④医生辨证:根据辨证,医、护、康复、心理、营养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制定护理方案。
1.2.2 住院护理:①一般情志护理:将患者安置在安静的住院环境,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护士语言规范、态度平和,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尊重患者的心理需求。饮食护理方面,给予患者泄肝火的食物。根据患者对疾病了解的情况及情绪状态进行多形式的健康指导。此外,对家属进行情志护理,讲解家属的情绪对患者的重要作用,取得家属的支持。②情志护理干预方法:顺情从欲法、疏导宣泄疗法、音乐疗法、呼吸放松法。③睡眠管理[9]:采用中医护理技术促进睡眠。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包括:耳穴压豆(选取神门、心、皮质下、脑干、缘中、交感[10]等穴改善睡眠),穴位贴敷(将吴茱萸药饼贴敷在患者双侧涌泉穴上[11]改善睡眠),中药泡足[12],香附、郁金、玫瑰花药枕[13],肝胆经刮痧、肝胆经敲打[14],循经按摩[15],针对患者个性的疏肝泻火的中医技术。④中风后抑郁常见不适症状护理:口腔异味,给予中药口护;胸胁胀满,给予疏肝利胆按摩法[16]。⑤安全护理:对于有攻击行为的患者不激惹,做好安全防护。观察并判断患者是否有自伤自残、拒绝治疗等行为,再根据患者的情况做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⑥制定运动计划:选择适合患者的运动方式,如轻松散步,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活动的时间。定时按压太冲穴和大墩穴以疏通肝胆经络、泄肝火。
1.2.3 出院前护理:开展常规出院指导,包括出院手续的办理、随诊等。中医特色的出院指导包括四时养生、四时生活起居、四季情志调节与饮食等。教会患者及家属,常用中医按摩保健方法,如疏肝利胆按摩法、安神宁心按摩法等。当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自己及时调理。
1.3.1 抑郁情绪: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本研究选用的是17项版本,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测量患者的抑郁程度。该量表采用0~4分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重,总分≤7分为正常;总分7<~17分为轻度抑郁;总分17<~24分为中度抑郁;总分>24分为重度抑郁。
1.3.2 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分别对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估。该量表最早由Ralf等于1981年编制,1995年由张建新等汉化为中文版,共包含10项条目,每项均为1~4分,“完全不正确”计1分,“有点正确”计2分,“多数正确”计3分,“完全正确”计4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效能感越高。
干预前2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HAMD评分降低,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HAMD评分比较(±s) 分
表1 2组HAMD评分比较(±s) 分
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干预前25.77±8.21 26.42±8.75干预1个月后18.26±3.29*12.33±3.22*#
干预前2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GSES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GSES评分比较(±s) 分
表2 2组GSES评分比较(±s) 分
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干预前11.23±5.65 12.45±6.26干预后17.32±5.24*24.76±6.67*#
中风后抑郁属继发性抑郁,是患者中风后由于躯体功能障碍、中风后遗症以及家庭社会角色改变等因素,致使患者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导致气机失调,主要影响的脏腑是肝,肝气郁结致情志不舒所致。在治疗上,目前的理论为“肝主疏泄,从肝论治”[17-18]的理论。本研究中所采用的“一证一品”护理模式,以辨证为基础,在中医整体护理的前提下,从肝论治,患者的生活起居、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功能锻炼等方面给予患者疏肝施护。护理方案及措施以疏肝为主,体现中医护理特色及专科特色,将病与证、辨证与施护很好的结合,这个模式体现中医医护一体化以及中医人文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一证一品”护理模式应用于中风抑郁住院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况及自我效能,值得借鉴。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开放评审
专栏主编点评:该篇论文作者立意积极,能够按照“一证一品”工作要求组织落实。“一证一品”中医专科特色护理模式在中风后抑郁住院护理中可有效减轻其抑郁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文章思路清晰,结果可靠,依据较充分。建议创新方法具体措施上希望继续完善或丰富,不断积累数据并进行总结分析,更有利于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