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花,夏薇,来丽苹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云南曲靖 655000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累积肠造口患者已超过一百万,肠造口基于个体身体情况,为挽救患者生命而暂时性或永久性将肠管提至腹壁,使腹壁与肠腔相通以错位排泄口,临床根据造口的目的分为空肠造口、回肠造口或结肠造口以及减压肠造口,其中空肠造口用于肠道营养支持,回肠造口或结肠造口用于排泄粪便,减压肠造口适用于阻塞性结直肠疾病[1-2]。理想的肠造口位置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小。近些年国内部分外科医师发现术中定位肠造口位置术后易发生并发症,行造口术前定位的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依从性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3]。该次研究为探究造口术前定位对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比较分析该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86例行肠造口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便利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肠造口术患者,通过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造口术前定位(n=43):男、女分别23例、20例;年龄26~82岁、平均年龄(45.62±1.42)岁;疾病类型:肠道恶性肿瘤、肠坏死(肠穿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别有21、18、4例。对照组造口术中定位(n=43):男、女分别22例、21例;年龄25~80岁、平均(45.61±1.40)岁;疾病类型:肠道恶性肿瘤、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分别有24、14、5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参考第九版《诊断学》中相关疾病临床诊断标准;②患者均获悉该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且自愿行肠造口术,该次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外科急诊手术患者;②术前血流动力学未得到有效控制患者;③伴其他重要脏器疾病患者;④精神、认知以及思维异常患者;⑤严重贫血、严重营养不良患者[4]。
参与该次研究的患者术中造口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
1.3.1对照组术前未行肠造口定位该组患者行常规术前备皮,患者术中麻醉起效后医师结合患者术前相关检查结果,按照拟定的手术方案肠造口手术。
1.3.2研究组行术前定位造口术前专科护士规范进行造口定位,在实施备皮以及造口定位前告知患者术前造口定位的目的以及术中配合事项,并请患者在定位前洗浴、排空膀胱。具体术前定位方式如下:患者去枕取平卧位且充分暴露患者腹部皮肤,操作者站立于患者一侧,观察腹部轮廓,操作者将手掌合拢置于脐下腹白线处,嘱患者双手置于枕后同时逐渐抬头,双眼注视脚尖,操作者向外滑动可触摸到一条纵形收缩的肌肉,即腹直肌,测量腹直肌的宽度。乙状结肠预定造口位于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1/3腹直肌上。回肠预定造口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1/3腹直肌上。横结肠预定造口位于脐水平线、锁骨中线与腹白线之间腹直肌区域。在预定造口位置用油性笔做标记,嘱患者保持站位、坐位、弯腰、下蹲,观察患者腹部轮廓变化情况,结合患者职业特点、腹部轮廓变化情况以及皮肤状况,将预定造口向四周移动,以保证患者站位、坐位、弯腰、下蹲时均可清洗观察到造口,且造口位于皮肤平整部位的中央。然后请患者重复坐位、站位、弯腰、下蹲等动作以确保造口位置,清洁手术区皮肤后用75%的乙醇局部消毒,于选定的最佳造口位置处用标记笔涂出一个直径在20 mm的圆圈,并用3M喷膜局部覆盖,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前禁止用水喷涂、擦洗,嘱患者穿衣、系腰带时应避免损伤摩擦标记点。
两组患者术后护理人员均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选择合适的造口袋,并通过现场模拟的方式,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更换造口袋。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借助Frankl依从量表判断患者治疗依从性:1分:拒绝、痛苦;2分:不合作、不情愿;3分被动接受、冷淡;4分主动合作,享受。
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③随访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借助生活质量量表(a new self adiministered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QOLI)判断患者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躯体、心理以及社会三项维度,共15个因子,总分为15分,1~5分:生活受到轻度影响,6~10分:生活受到中度影响,>10分:生活受到重度影响。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予以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Frankl依从量表4分患者例数比对照组多,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n(%)]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研究组术后3个月生活受到重度影响的例数比对照组少,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比较[n(%)]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年肠造口约新增十万人左右,且肠造口呈逐年递增趋势,传统肠造口定位主要是在术中进行[5]。依据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指定的标准造口位置,行肠造口术,标准肠造口位置应保证患者自己可看清楚,一般肠造口位置位于左腹直肌旁、脐上,同时为避免造口材料对患者皮肤造成刺激,应避免瘢痕、皮肤凹陷、褶皱、骨突区域[6-7]。传统术中肠造口术患者术中肠造口定位时患者单一取平卧位[8]。对于体型肥胖、脊柱畸形患者,平卧时患者腹部平坦,造口平整,当患者取站位、坐位时造口易发生凹陷,或位于骨骼突起处,致使患者无法清晰观察到造口位置,不利于患者术后实施造口护理治疗,继而增加术后造口皮炎、造口旁疝等并发症发生率[9-10]。伴随肠造口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探寻一种便于肠造口患者术后自我护理的一定肠造口定位方式,符合肠造口患者需求[11-12]。术前定位造口术即在依据患者腹直肌以及生理解剖位置选出预定肠造口后,请患者行坐位、站位、弯腰或下蹲等动作,从而观察患者完成上述动作时腹部轮廓变化情况[13]。为保证周口周围皮肤平整,将预定造口向四周适当移动,以获得理想造口,保证患者术后取站位、坐位、弯腰、下蹲时均可看到并触及到造口,其造口远离骨骼隆起部位、皮肤褶皱凹陷处或瘢痕部位,降低患者术后自我护理难度,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该次研究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6%明显比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26%低(P<0.05),周燕[14]临床研究显示术前造口定位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0%,明显低于未行术前造口定位的对照组并发生发生率24.14%(P<0.05),研究结果与周燕临床研究结果一致,均证实,术前造口定位可提升造口术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该次研究基于既往研究,借助Frankl依从量表以及QOLI量表分别判断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显示研究组62.79%患者Frankl依从量表为4分,Frankl依从量表4分所占比例明显比对照组高,且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生活受到重度影响的个体比对照组少,由此可见,肠造口定位可直接影响患者术中治疗依从性以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术前肠造口定位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术前肠造口的重要性,可引导患者积极参与到肠造口定位中,患者在诊疗中可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心与帮助,消除患者对手术治疗的顾虑,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术后回归社会的信心,最大程度降低造口术对患者生活造成的影响[15]。
综上所述,肠造口术患者行术前造口定位在围手术期的治疗依从性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未行术前定位的患者,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