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专业师范生如何提升教学技能

2021-08-24 06:54代利玲
文教资料 2021年15期
关键词:教学技能师范生

代利玲

摘   要: 高职院校思政专业师范生,是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和小学文科类教师的后备军。其教学技能水平,直接影响教学目标和德育目标的实现。教学技能的强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思政专业师范生在教学技能发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专业为例,结合该专业近五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强化思政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思政专业   师范生   教学技能

为了积极适应新疆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的总目标,以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新疆的人才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①,新疆各师范院校及师范专业从2018年开始,不断修订和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强化摆在重要位置,其中思政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问题更是引起各高校的重视。本文以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立足新疆的社会现实和人才需求,力求探索出一条强化思政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有效路径。

一、思政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强化的重要意义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设想,明确要求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2019年9月18日,教育部等五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加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源头储备,支持师范院校不断完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养体系,提高培养质量。由此可见思政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强化越来越受各方面的关注。

“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高质量教育的前提条件是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但近年来随着许多高等专科院校陆续升格为本科院校,弱化了师范性,突出了综合性和学术性,强调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忽略了师范生的专业性,教学技能训练不够,导致一些思政专业的师范生质量不高,教师基本功不扎实,并不能胜任教师工作②(179-181)。低水平的教师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所以,重视高职院校思政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强化尤为重要。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的思政专业师范生属于专科层次,且一部分学生为定向生,毕业后服务于乡镇基层教育,主要岗位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和兼教文科类课程的教师。研究如何强化此类教师的教学技能可以使基础教育改革更深入,使乡村义务教育共享更优更充分的教改成果。思政专业教学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小学教学效果的好坏和德育目标的实现与否。

二、一些学校思政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强化存在的问题

笔者细致分析和比较了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专业近五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调查访问了近五年思政专业的毕业生及在校生和实习生,发现在教学技能培养方面,各方越来越重视,但未能抓住根本问题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如下:

(一)教学技能理解欠准确。

一般师生认为,教学技能是指教学设计技能、说课上课技能和作业布置批改技能等,思政专业也不例外,这种理解是片面狭隘的。教书育人是一项系统性的综合活动,教学技能应该包括一系列具体技能。由于思政专业师范生所教学科的特殊性,在教学技能方面除了面临与其他师范专业相同的问题外,还包括与所教學科特点相适应的独特要求。例如,中小学道德与法治部编教材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涵盖学科门类多。该课程既需要具备更宽泛的学科背景,又需要具有特殊的德育功能,要求思政专业师范生必须具有更宽泛的基础知识,与时俱进,解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思政课教学真正实现从单向的知识灌注向双向的师生互动转变打好基础,顺利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发挥德育功能。另外,对于专科层次的思政专业师范生而言,绝大多数在小学任教,所教学科不仅仅局限于道德与法治课程,还包括所有文科类课程,比如语文、心理健康等。思政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体系应该更完备,确保能够胜任所有文科类课程教学。

(二)各类课程设置欠合理。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首先,各高校师范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一般由三类课程组成:公共课、专业课和实践课。公共基础课一般安排在前三个学期,这三学期以公共课为主,以专业理论课为辅,几乎不涉及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例如“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设计”“微格教学”“模拟课堂”等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从第四学期才逐步开设,且学时量较少。其次,思政专业的专业理论课几乎与公共思政课一致,不具有专业特性,涉及法律方面的课程较少,只有“法学概论”这一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涉及大量法治常识,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法治理论和素养。专业理论课也没有涉及其他文科类专业课程,只开设“大学语文”这一门公共课,仅靠这一门课,怎能胜任小学语文课程或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呢?最后,在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中,所选的参考资料只有部编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和《课程标准》,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如何讲授“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其他文科类课程,比如语文课、心理健康课都没有训练。这些文科类课程有相通之处,但在教学技巧和手段上均有不同,需要区分。

(三)实践能力训练不到位。

在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中,教师的理论讲授内容仍占主导地位,留给学生的实践训练时间较少,且训练中缺少教师的有效指导与评价。微格实训室各高校均已有配备,但没有充分利用,甚至一些教师嫌麻烦从不使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前用手机录好课,然后课堂上通过电脑播放提前录好的上课视频,组织大家评课,导致学生不重视且收效甚微,完全没有发挥微格实训室的重要价值。另外,各高校师范生的教育见习一般安排在第三和第四学期,教育实习在第五学期,第一和第二学期完全不涉及实践训练。教育见习两学期加起来共四周,教育实习共四个月,时间非常短,并且教育见习只是到学校听几节课,观摩一下有经验的教师如何授课,或者帮忙批改作业和看管班级,缺少上台讲课的机会,甚至在教育实习中有些学校对实习生缺乏信任导致实习生只能听课和打杂,没有机会亲自授课。

(四)专业师资力量不匹配。

一些师范院校思政专业一味看重教师的学历和理论水平,专业理论课教师非常充足。但这些教师对中小学教材和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甚少,无法在实践训练中给予学生有效指导。这些学校聘请中小学一线教师担任实践指导教师,这些教师理论功底比较薄弱,有些甚至不是本专业出身。因此,虽然专业教师总数充足,但具有中小学教育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和专业的教学法教师匮乏。如果在实践训练中缺乏合适的指导教师,则对学生的教学技能强化相当不利。严格来说,一个思政专业师范班的学生进行教育见习和实习需要好几位实践指导教师,但实际上师范班的指导教师分配不足,有的甚至就是班主任担任指导教师,有的班主任同时带几个班,几个班只有一位指导教师,影响师范生的实践训练效果。

(五)普通话水平未达标。

根据笔者学校思政专业师范生的毕业标准,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乙等,否则无法获得该专业的教师资格证书。新疆高职院校思政专业师范生中有部分学生普通话水平较低。尽管采取了各民族学生混班教学的方式,但普通话水平差距仍较大。在教学技能训练中,语言表达能力是基础,如果这个基础不达标,技能训练就无法开展。由于技能训练课程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并没有分开实施,因此对于这些普通话水平不达标的学生而言,该课程完全没有发挥实际作用,这些学生的教学技能无法得到有效强化。

(六)各项参赛活动不积极。

高职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是一项提高师范类毕业生教学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赛事,也是对高职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检测。笔者学校每年春季举行“明日之星”教学技能大赛,竞赛分文科组、理科组和体英美组同时进行。先进行各班初选,然后在各学院初赛,最后每个学院推选出1名—2名学生进行校级决赛,在校级决赛中荣获前三名的学生才有资格代表学校参加更高级别的赛事。由于受到参赛名额限制,这样的教学技能竞赛无法在师范生中大面积推广普及,受益面偏小,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大多数师范生并未在教学技能竞赛这个平台中获益,教学技能水平难以从技能竞赛中获得整体提高。

三、思政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强化的有效路径

(一)全面把握教学技能体系,合理设置各类课程。

1.思政专业教学技能体系的构成

思政专业师范生需掌握的教学技能包括基础技能、应用技能、发展技能三大类。例如,语言表达和教学设计能力属于基础技能;课堂讲授和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属于应用技能;音乐基础和实用美术能力属于发展技能。因此,教学技能体系应该由一系列技能组成,各专业在教学技能体系的构成上有共性也有个性。除了各专业师范生要掌握的基本教学技能以外,思政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体系还应该根据毕业标准和就业方向呈现出独特性,并显现在课程设置中。

2.丰富专业基础课的门类

专业基础课应该与中小学教学接轨,不能完全脱离。根据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及小学文科类课程的知识能力要求,笔者学校增设了“法学概论”“宪法学”“小学德育论”“班队工作”“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古典诗词(小古文)精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含课标解读)”等课程,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渠道,夯实理论功底。

3.增强专业技能课的实践性

充分重视专业技能课的开设效果,比如“课程教学设计”“微格教学”“模拟课堂”等必须由专业教学法教师担任,决不能由专业理论课教师兼任。有的专业理论课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不了解中小学教学,将专业技能课当成理论课讲,留给学生实战演练的时间少之又少,即使在学期末留给学生几节课训练,没有进行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收效甚微。专业教学法教师熟知中小学教材和教学,懂得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规律和原则,能够充分发挥微格实训室的重要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加快推进课程改革的步伐

思政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改革应当根据中小学教育实践需求不断调整。比如,笔者学校思政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几乎每年都要修订,在修订过程中,学校邀请了本地区的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教研员参加培养方案论证会,及时听取来自行业的声音,增强教育理论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的联系,效果甚好。

(二)拓宽实践训练的渠道,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1.确保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时间与实效

我国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时间较短,且比较靠后。学校应该从大一开始就穿插一定量的教育见习,在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增强大一新生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并提前以教师的身份感受真实课堂教学,了解试讲和真实课堂的区别,明确教学技能的训练方向。見习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布置适当的任务,见习结束后,梳理观课记录,反思与总结,并提交一份教研报告。教育实习必须保证有完整的一学期时间,不少于16周,必须有明确的实习任务和考核制度,并且选派有责任心、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实习带队,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笔者学校思政专业的教育实习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和社会调查三部分,每部分都有考核赋分标准,严格评分,不合格的不允许毕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重视,而不是疲于应付、流于形式。

2.建立教学技能训练导师制

从大一入学开始,每位师范生配备技能训练导师,导师从教学法课程教师、“双师型”教师和中小学一线教师中选派,每位导师可分配7名—8名学生,跟踪服务学生三年。导师制定规范的指导计划和技能训练任务,定期组织活动和交流研讨。学生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在专业技能课程学习、教育见习和实习及参加各类竞赛时均可请教导师。学校和学院要制定完善的导师津贴、奖励和考核办法,督促符合条件的教师积极担任导师,想方设法强化学生的教学技能,实现教学相长,拓宽科研方向与取得成果。

3.积极拓展双向交流活动

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开展高校与中小学校的交流研讨活动,比如把中小学名师请进学校,开展教学技能方面的讲座,解读课程标准,示范说课授课,指导学生进行教学设计、说课、上课等。甚至可以邀请本校的优秀毕业生回校开展座谈会,与在校大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自己如何从一名师范生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调动在校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利用每学期中小学校园开放日活动,教学法教师带领师范生走进中小学校园,参观研习。另外,区、市、省级教研中心会定期开展各种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高校应与教研中心保持联系,建立合作,带领学生参加教研活动,及时了解该领域的前沿动态。

4.采取轮训制培养“双师型”教师

这里的“双师型”教师指既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又具备实践教学素质的教师,这样的教师既可以承担理论课教学,又可以担任实习指导教师。目前各师范院校或师范专业都面临“双师型”教师匮乏,需要加大培养力度。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可以采取轮训制度。每位新入职的师范院校或师范专业教师应先分配到中小学实践锻炼1个—2个月,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避免之后的授课出现理论脱离实践现象。其他专业教师每三年要进行一次中小学支教活动,紧紧围绕中小学教学实际进行授课。

(三)加强普通话训练,实施分层教学。

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位教师必备的基础技能,师范生从入学开始就要进行普通话训练。笔者学校思政专业各班中的学生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受本民族语言或成长环境的影响,普通话水平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大一或大二时开设一门普通话训练必修课,促进学生普通话水平整体提升,使绝大多数学生顺利达到二级乙等的毕业标准。还可以在每学期开设普通话训练选修课,以满足这些学生的需求。另外,建立学生导师制,开展普通话师徒结对活动,聘请普通话水平高的学生担任导师或师傅,对其他学生进行帮扶指导。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各族学生参与普通话训练的热情,又能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建立良好的学风。

(四)鼓励学生参赛,给予有效指导。

首先,开展院级、校校实习返校学生的汇报课比赛,其他各年级学生观赛,邀请中小学一线教师、教研员、教学法教师担任比赛评委,并开展评课和交流总结活动。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教学技能相关的社团和比赛,如辩论队、朗诵团、“三字一画”比赛、说课比赛、微课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等。最后,高度重视校级、省级及国家级的教学技能比赛,对参赛学生制订培训计划和奖励方案,并且认真严格执行。端正学生的参赛态度,坚持“以赛促学”的理念。对参赛学生配備优秀的专业指导教师,全程精心指导,尽力为学生创造成长和突破自我的机会。同时,优异的比赛成绩将激励整个学院全体学生加强技能训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赛后一定要开展教学反思和交流总结活动,参赛选手、获奖学生及指导教师都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强化教学技能的同时,促进思政专业师范生教研能力的发展。

四、结语

高职院校思政专业师范生是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和小学文科类教师的后备军,教学技能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和德育目标的实现与否,思政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强化至关重要。虽然思政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强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笔者坚信,只要不断努力、继续探索,必将培养出大批教学技能水平高的优秀教师。

注释:

①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2020级普通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Z].

②张国忠.三学期制下,地方高校思政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问题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4(06).

参考文献:

[1]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2020级普通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Z].

[2]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教师函〔2019〕8号)[S].2019-09-27.

[3]蔡江红.以竞赛为载体的思政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方式探究[J].教育现代化,2020,7(55):165-169.

[4]张舒雅.思政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9):185,178.

[5]王云勇,黄一珊.“三新三会”视阈下师范生教学技能体系的构建及其培养——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专业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2(05):59-62.

[6]李珊,荣雪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技能提升研究——以长治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7(20):180-182.

[7]罗紫薇,余炳元.思政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问题和策略研究——以韩山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04):128-130.

[8]高青兰,尹波.高校思政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路径优化——基于中学政治师资培养视角[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2):98-102.

[9]张国忠.三学期制下,地方高校思政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问题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4(06):179-181.

[10]庞海云.师范生教学技能全程化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地方高校思政专业为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02):102-106.

[11]巩俊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模式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4.

[12]侯水仙.思政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09):67-68.

基金项目:2020年度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校级课题“高职院校思政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提升路径探究——以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课题编号:XJJY202002)。

猜你喜欢
教学技能师范生
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工作坊”教学模式对高职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启示
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物理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研究与实践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微课对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