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维度协同实施,帮助小学生提高数学计算学习兴趣

2021-08-24 05:53莫紫婷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7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

莫紫婷

【摘要】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要求、教材编排特点,可得出计算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根据一线教学普遍情况:计算学习较为枯燥,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本文以《除法估算》教学为例,探索如何激发学生估算学习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总结计算教学策略。

【关键词】计算学习;激发兴趣;除法估算

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要求以及教材编排的特点,小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四大板块。从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目标可得出:数与代数因其对于培养学生数感、推理、细心、心理素质等数学素养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而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比重较高。同时由于传统计算教学容易陷入众题堆积等现象。学生容易感觉枯燥,陷入机械性做题,不会变通,做多错多,进而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陷入恶性循环。为有效探索计算教学的策略,本文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除法估算”为例,通过理论与案例结合分析,为计算教学提供实施方法和策略。

学生在前期计算训练过程中,已形成一定数感;同时已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经验。但由于以前学习的估算方法都是把数先看成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惯性,因此,本节课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更灵活的估算方法,突破“估算就是把数据估成与它相近的整百、整十数”思维定式的难点,为后一课时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打下基础。本节课采取的教学策略如下:

一、小组比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是增进学生课堂互动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小组成员的分配符合“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情况下,整体中的每个学生都作为小组中的一份子参与到学习探究活动中,都是被关注的对象,每个学生都去参与小组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班内学生分为6个小组,课前对学生说明本节课的比拼模式。以小组为单位整体进行课堂表现综合评价:对每个小组课堂听讲情况、讨论情况、汇报情况等进行记录和激励,课堂结束时對小组比拼结果进行公布并给予进一步奖励,有效激发生生互动,包括相互交流,认真聆听等。

二、复习导入,唤醒学生知识储备

复习是对已学知识进行再现的一种学习方式,复习导入是除却情境导入以外被任课教师运用最多的教学手段之一。具体来讲:复习导入是以旧知识为桥梁,通过旧知再现,充分激活学生的知识框架存储的运用,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连接点”。既符合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也能帮助学生缓解课堂焦虑,树立自信心,为新知识的学习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学生已有多位数乘一位数(三年级上册)的估算经验,由于距离本节课时间都比较“久远”,学生对于涉及到的估算方法和具体策略会有遗忘。因此,本节课以复习为导入环节。课堂伊始,出示以下估算题:“36×7≈”、“824×5≈”,“29÷3≈”、“245÷5≈”学生独立完成后,并总结:把多位数估成与它相近的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充分唤醒学生关于估算方法的知识储备。

三、创设“矛盾”,激活学生认知冲突

人类容易对信息量大的事物,以及与自己认知有冲突的问题产生兴趣。唤醒学生的知识储备后,学生容易对接下来的估算题目采用相同的方法,形成思维惯式。因此,马上创设“矛盾”题目:“26÷7≈”大部分学生接收到题目后,第一反应是把26估成30,但马上就发现继续计算会出现问题,30除以7还是不能整除。巡堂时候发现个别学生会直接把余数写到答案处,个别学生会先计算出精确答案,再把精确答案进行估算。这时候教师及时在黑板上提出巡堂时候的发现,并追问:我们把被除数看成相近的整百数、整百整十数,是为了能整除除数,方便进行计算,但现在发现:看成相近的整百数、整百整十数不能整除除数,我们还有什么好方法?这时候,部分学生会得到灵感:以前估成整十整百是为了整除,现在估成整十整百都不能整除,那就估成一个可以整除的数。进而纷纷有学生提议:“把26估成28”、“把26估成21”。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想乘法口诀,几乘7接近26,商就是几。最后比较:把26估成28或21都能整除,哪一种估法更好,得出“几乘7最接近26,商就是几”。通过创设解题思路上的“矛盾”,激发学生认知冲突,进而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进而得出更恰当的估算方法,帮助学生在思想情感上认同新估算方法。

四、互教互评,引发学生分享欲望

在生活中,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验:把一个知识教会别人,别人在收获新知的同时,对自己的付出表示感谢。这时候,我们也会感到很快乐。学生都希望获得周围人对自己的尊重,向往师长对自己的肯定和赞扬。获得新方法后,学生正处于“获得满足感”时期,此时,设计梯度估算题目,对新知进行及时巩固。下面算式结果比较接近几十?“78÷4≈”、“98÷9≈”、“590÷9≈”设置成闯关游戏,有效激发学生的挑战心理。评讲的方式将由学生“互教互评”进行:会的学生当“小老师”,分享自己的答题过程,其他学生当“小评委”,对“小老师”的讲解给予评价。“小老师”既能在教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小评委”也能在倾听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对“小老师”的表现给予评价。对于“98÷9≈”,个别学生会把98估成99,答案是11,对于有不同意见的学生,鼓励他发表自己的想法,并邀请其他学生对其答案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情。对于“590÷9≈”的处理,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小组交流,并在全班汇报,继而得出:想几十乘9最接近590,商就是几十。学生最懂学生的语言,学生之间相互教学,相互评价,有效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

五、多彩练习,帮助学生融会贯通

游戏的趣味性就在于画面以动态形式呈现,闯关形式多样,能激发游戏者自发不断探索闯关时遇到的难题。习题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欲,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主动思考、讨论、探索,从而走向创新。估算意识和策略的培养离不开实际问题情境,为避免题型单一,接下来设计跟估算有关的解决问题。由易到难,梯度递进,设计题目中的提示词:“答案大约是几十?”、“答案大约是几?”引导学生采用“想乘算除”的估算方法。另外,对分享答案的学生选取采用随机抽签的模式,增加反馈环节的刺激性和随机性,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六、课后评价,促进学生精益求精

学生进行自评、他评;最后教师补充评价,促使学生对自己有评价,对他人有评价,利于学生正确充分地认识自己,获得别人肯定会感到自豪,在意见中也能汲取营养,每个学生都能在此过程中进步。课堂结束前,组织学生分享本节课收获的知识,并设计评价环节:自评,小组评,对积极发言,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通过课后多维度评价,培养学生建立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意识,为改进自己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提供依据。

本节课通过运用小组比拼、复习引入、创设“矛盾”、互教互评、多彩练习、课后评价等多个维度协同实施。充分激发学生探索估算方法、解决估算问题的兴趣,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达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学效果良好。在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手段基础上,其它课例可按照实际增加情境、动手、绘本、故事等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杨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4.

[2]陈玖玲.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6.

[3]金花.试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J].小学数学研究,2013,2.

[4]王明礼.创造快乐数学课堂[J].教学与管理,2007,7:63-65.

[5]安良远.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趣味性和开放性探究[J].教研前沿,2011,2:36.

[6]徐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关注生活实践 优化作业设计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