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艳菲
(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超声科 广西 柳州 545000)
胃肠道畸形属于胎儿十分常见的一类先天性畸形,主要可分成三个方面,一是消化器官位置异常翻转,二是消化道组织分化过程未正常完成,三是消化道器官分化结果不够合理[1]。主要症状包含呕吐、腹胀,可呈现进行性加重,部分伴随排便异常等。胃肠道畸形病因暂未完全明确,可能和先天性的发育障碍及出生缺陷等相关。因伴消化道畸形的胎儿于出生后有着较高病死率,因此尽早确诊后及时开展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着重要意义。超声属于消化道畸形诊断中的首选方式,有着分辨率较高、图像清晰、无创、无叠加效应以及安全性较高等优点,能对多类消化道畸形进行产前筛查和诊断[2]。现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行产前超声筛查的31例怀疑胎儿消化道存在畸形的孕妇,观察产前超声在诊断工作中的作用,具体如下。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本院开展产前超声筛查的共31例疑似胎儿消化道畸形孕妇,年龄21~38岁,均值(28.65±3.68)岁;孕周19~32周,均值(24.40±2.08)周。纳入标准:(1)均为单胎;(2)孕妇年龄在21~38岁;(3)经产前超声检查高度怀疑胎儿存在消化道畸形者;(4)具备正常的认知能力,可配合完成此次研究者;(5)孕妇均自主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1)认知存在障碍或者精神类疾病者;(2)后续在本院开展尸检或者手术病理检查者;(3)无完整临床资料者。
采用美国GE-E10彩超诊断设备和二维凸阵探头,探头频率在2.5 MHz~5 MHz,具体检查方法如下:指导孕妇采取仰卧体位,必要时取侧卧体位,后经超声对胎儿开展多个方位扫描检查,进行股骨的长径值、肱骨的长径值、头围值、腹围值、双顶径值以及羊水指数等指标测量,同时测定出脐动脉位置的血流搏动及阻力指数、和S/D比值等进行测定。对腹部进行扫查时,应行多个方面扫查,详细观察消化道有无畸形情况存在,机体其他的脏器有无畸形存在,观察到异常之后应于30 min后重新进行检查,部分孕妇在检查需要的情况下需第2 d开展胎儿腹部复查,直到获得满意的胎儿腹部胃肠道图像,并由两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汇总有关检查结果,后统一意见得出最终诊断结果,再完善有关记录。
观察胎儿消化道畸形类型及超声声像图特征,同时和产后尸检或病理结果相比较,统计超声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灵敏度=真阳性数/(真阳性+假阴性)例数×100%;诊断特异度=真阴性数/(真阴性+假阳性)例数×100%[3]。
和尸检或者病理检查对比发现,产前超声对消化道畸形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90.32%(28/31)、83.33%(10/12)、94.74%(18/19),见表1。
表1 产前超声对消化道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例)
经产前超声检查显示11例胎儿存在消化道畸形,十二指肠存在梗阻总共4例、食道存在先天闭锁总共2例、小肠存在闭锁或狭窄总共2例、结肠闭锁2例、肠道重复畸形1例,占比依次为36.36%(4/11)、18.18%(2/11)、18.18%(2/11)、18.18%(2/11)、9.09%(1/11)。
2.3.1 十二直肠梗阻 产前超声确定4例十二指肠存在梗阻现象,能观察到胃、梗阻附近的十二指肠的扩张情况较为严重,液体存在滞留现象,表现出双泡征象,因其有着持续性,可因胃肠道蠕动出现形态和大小变化,常常伴随大量羊水。
2.3.2 先天食道闭锁 产前超声确定2例是先天食道闭锁,超声特征如下:胎儿的上腹未观察到胃泡影,或者胃泡影较小,较少可探及到扩张近端食管的盲端,常伴随较多羊水。
2.3.3 小肠闭锁或者狭窄 产前超声确定2例是小肠闭锁或者狭窄,观察到闭锁附近肠管有扩张,且内容物存在滞留现象,有大量呈现出柱状的肠管影、囊泡等。受闭锁位置差异影响,于囊泡的总数上也存在较大差异,部分肠道蠕动处在亢进状态或者肠道产生逆向蠕动。空肠闭锁高位多伴随较多羊水,而低位则羊水量正常。
2.3.4 结肠闭锁 产前超声确定2例是结肠闭锁,超声特征如下:结肠存在扩张,伴随孕周增加不断扩大,大肠的直径随之增加。
2.3.5 肠道重复畸形 产前超声观察到1例肠道存在重复性畸形,显示胎儿腹腔有囊性的暗区存在,部分是椭圆状,还有部分是圆形,该类型容易和腹腔囊肿相混淆。
胎儿机体中各类器官发育和成形过程有一定规律,同时较为复杂,于孕7~10周,胎儿消化基本开始成形,期间任何异常均能引发畸形现象[4]。消化道是机体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发育情况和对胎儿日后生长及出生质量紧密相关,当消化道产生异常发育时,严重者会导致新生儿死亡。畸形属于消化道一类发育异常情况,指的是发育阶段胎儿出现形态和结构方面的异常,体现在以下方面[5]:(1)器官在发育的位置上存在异常;(2)胚胎结构中部分有残余现象存在;(3)组织分化受阻,进而引发管腔狭窄与闭锁;(4)器官分隔出现异常。因此,积极开展胎儿消化道产前检查对确保胎儿出生质量十分重要。
经临床研究发现[6],胎儿食管闭锁不能直接显示于产前超声有关检查图像中,诊断时主要结合医师临床工作经验,同时食道闭锁超声图像特点是胃泡较小甚至无胃泡;肠管狭窄或者闭锁出现原因在于肠管的分化过程受到阻碍,同时肠管未彻底空泡化,从而引发肠管狭窄或者闭锁,部分严重者能出现肠管扭转,若声像图中产生双泡征,则能评定属于十二指肠闭锁,当胎儿肠管切面超声观察到多部位异常扩张,同时不伴随线性回声,能初步评定可能是十二指肠闭锁。肠管异常数量和闭锁点高度之间为负相关关系,肠管异常数量越多,则肠管闭锁点高度越低。对于肛门闭锁超声图像特征主要是胎儿腹部有明显增大,且声像图内存在显著U状肠管与双叶征,同时因肛门闭锁,较多胎儿存在羊水较多情况。此外,安晓霞[7]等发现先天巨结肠症也是胎儿一类常见的消化道异常疾病,主要特点是肠管存在异常性扩张,受小肠扩张或者胎粪影响易出现误诊,但本次研究中未观察到该病症出现,还需日后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开展进一步分析。本次研究发现,和尸检或者病理检查对比,产前超声对消化道畸形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90.32%、83.33%、94.74%,说明产前超声有着较高诊断价值。但检查期间依旧存在1例漏诊,考虑可能和超声检查时胎儿骨骼回声、仪器分辨率、羊水过少和操作者工作经验等因素影响有关,因此临床检查时一旦观察到异常需及时开展染色体检查,以免出现漏诊,后及时予以终止妊娠等处理。有研究发现[8],有近45.7%胎儿畸形于孕28周之前明确诊断,因此,需要加强孕28周前的检查工作,尤其应对部分以往妊娠时出现胎儿畸形、检查时羊水量过多、存在家族遗传史和有明显致畸因素等孕妇加强筛查。此外,超声医师于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对图像的辨认能力,最大程度保障最终诊断结果准确度,从而减少胎儿缺陷出现,达到优生优育目标。
综上所述,产前超声筛查对消化道畸形有着重要诊断价值,能为临床开展后续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值得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