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林,高 瑾,赵毅斌,杨晓云(通讯作者)
(1云南省昆明儿童医院放射科 云南 昆明 650021)
(2云南省昆明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云南 昆明 650021)
(3云南省昆明儿童医院康复科 云南 昆明 650021)
(4云南省玉溪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云南 玉溪 653100)
脑损伤属于早产儿较为常见疾病,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胎儿被迫离开子宫环境,机体各器官功能还尚未完全发育,致使脑部血氧供给不够,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损害脑组织,给患儿生长发育带去很大影响,并带给患儿家庭与社会沉重负担[1]。早产脑损伤患儿初期没有特异性症状,很难诊断,临床很容易漏诊、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本文分析磁共振多序列联合检查早期诊断早产儿脑损伤的价值,挑选2019年1月—2020年1月昆明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早产脑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整个研究过程。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昆明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早产脑损伤患儿,入选条件:满足早产儿脑损伤相关诊断标准;有原始反射异常、呼吸阻滞、握力低下等症状;生产前产妇出现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宫内窘迫等现象;生产后患儿有感染、低氧血症、窒息复苏抢救史;患儿家属知情。排除标准:先天性脑发育异常、低血糖脑病、异常代谢性脑病及其他脑病患儿;其他系统严重畸形患儿;其他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男40例,女20例,胎龄29~36周,平均(32.51±4.13)周;体重1.54~3.48 kg,平均(2.51±1.13)kg。
所有患儿于出生后1~14 d内,运用GE1.5T、MRI成像仪进行检查。头颅正交线圈,全部实施弥散加权成像(DWI)、常规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开始扫描前,让患儿吸入七氟烷镇静,设定常规MRI扫描参数:T1WI TR为600 ms,TE为12 ms,层厚是6 mm;T2WI TR为6 000 ms,TE为102 ms,层厚是5 mm。设定DWI扫描参数;设定TR为4 500 ms,TE设定为70 ms,层厚设定为5 mm,层间距设为1 mm,b=1 000 s/mm2。设置SWI扫描参数:TR设定为30 ms,TE设为20 ms,层厚设这1.5 mm。将SWI原始数据上传到工作站,处理重建后取得最小密度成像。
观察患儿脑受损位置、种类,以及出现比率。分析常规MRI、DWI及SWI扫描检查早产儿脑损伤的状况。
本次研究利用SPSS 19.0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通过()形式来体现,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形式反映,行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突出有统计学意义。
所有患儿中,脑室四周白质出现软化,占比最高,紧随其后的是脑室四周—脑室内出血、脑皮质受损,见表1。
表1 早产儿脑损伤位置、种类情况
同常规序列、DWI序列、SWI序列单项诊断的情况相比,MRI多序列联合诊断的检出比率更高(P<0.05),见表2。
表2 常规MRI、DWI及SWI扫描检查早产儿脑损伤的状况
早产儿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一些早产儿在接受诊断与治疗后,还会有预后不良状况。神经发育障碍是引发残疾的重要原因,另外以下因素同样是引发早产儿脑损伤的重要危险要素:胎儿原因、母体原因、生活方式、出生体质量、产前感染等,而实际上疾病的发生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2]。目前临床没有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特效治疗手段,核心就是预防,应当尽早检查诊断有症状的早产儿,及时治疗,从而有效减少早产儿脑损伤的致残比率。
临床诊断早产儿脑损伤的手段有许多,包括CT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等。CT检查带有辐射性,难以精准评估早期缺血性脑损伤病变与远期神经系统预后,经常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超声检查操作流程简便,不会给患者带去创伤,成本低,然而此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够扫描整个脑部,极容易漏诊脑白质非囊性胶质细胞增生与点状出血的状况[3]。常规MRI检查主要有T1WI序列和T2WI 序列,其组织分辨率与灵敏性都偏高,能够清楚呈现脑实质病变位置、大小、形态等,并且可以体现CT 检查无法检测到的小出血灶、非出血性挫伤和水肿等状况,不会受到 CT 检查颅骨伪影的干扰,能够清楚检测到颅窝区、皮层表面与深部白质的病灶情况。
伴随MRI技术的不断更新,新生儿神经系统的脑功能成像被普遍应用于临床实践。DWI是功能成像方法,是以活体为基础的无创性检测,其原理是通过反映弥散系数(ADC),对细胞内水分子运动状态进行定量分析,判定组织水肿性病变,进而精准诊断早产儿脑损伤[4]。SWI属于新型MRI扫描手段,其精准与灵敏性都很高,其与T2WI有所不同,它是以组织间不同的磁敏感性为基础而获得图像,能够反映连续脑血管图像,有助于判定微小出血灶,包括:隐匿性血管疾病、脑出血等[5]。
本次研究所有患儿中,脑室四周白质出现软化,占比最高,紧随其后的是脑室四周-脑室内出血、脑皮质受损。同常规序列、DWI序列、SWI序列单项诊断的情况相比,MRI多序列联合诊断的检出比率更高(P<0.05)。据此得知,同常规序列MRI检查对比,DWI序列诊断缺血性脑出血损伤的灵敏度较高。DWI是以水分子弥散运动特性为前提进行成像,能够检测脑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运动状况,同常规MRI成像比较,DWI成像更快,所以,能够运用于早期诊断与识别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成为临床评定幸存早产儿脑白质损伤与发育的重要方式[6]。
SWI是目前MRI检查的新型方式,其分辨率较高,借助三维梯度回波磁共振技术,经由血液制品、铁、钙化等组织或物质的磁化率差异成像,运用薄层扫描,收集相位图和幅度图等信息,采用高通滤波器,消除掉磁场内不均性的相位变化,同时采用负相位赋值形成相位蒙片[7]。相位蒙片主要表达与易感性物质的磁敏感性能存在差异,可与幅度图加权,提升组织间对比度,扩大病灶与血管的可视化,同时依托最小强度的投影,呈现血管与病灶于不同层面中的连续性,可以较为灵敏、精准的判定颅内出血状况,从而有效填补传统MRI检查对微出血与超急性脑出血灵敏度差的弊端[8-9]。
临床研究发现,磁共振多序列联合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早产儿脑损伤,早产儿出血48 h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成为有效参考对于预后,多阶段动态影像检查结构预测预后的价值则更高[10]。
总结此次研究可以得出:采用MRI多序列联合检查早期诊断早产儿脑损伤,检出精度高,可以提供可靠影像学用于后续临床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