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剂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老年冠心病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2021-08-24 08:20张坚泉刘成荫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4期
关键词:质量指标冠心病图像

张坚泉,刘成荫,李 志

(五华县人民医院CT室 广东 梅州 514400)

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中,可用方式有多种,但不同诊断方式图像质量不同,为提升诊断正确率,需要采用高质量图像作为分析资料。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CTA)是诊断中较为可靠的方式[1]。而实际应用中,由于诊断方式辐射剂量、对比剂浓度A较高,会导致患者产生较大不良反应,甚至增加致癌风险,尤其是体质较弱老年患者。为此,优化平衡CCTA诊断图像质量与辐射和对比剂用量,减少其使用量,降低对患者负面影响成为诊断中研究重点[2]。研究将我院收治的70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老年患者作为诊断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后采用不同浓度对比剂CT血管成像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2019年6月—2021年1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临床怀疑或已知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老年患者进行观察,连续选取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在20~25 kg/m2的70例患者作为诊断分析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全部患者进行分组,分组后设置对照组(n=30)与试验组(n=40),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0~79岁,平均(67.2±4.5)岁,心率均值(64.2±3.1)次/min。试验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1~78岁,平均(67.1±4.6)岁,心率均值(64.3±3.0)次/min,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者年龄≥60岁;BMI≥20 kg/m2且<25 kg/m2;心肌收缩舒张功能正常,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心率<70次/min;诊断为窦性心律,且心律整齐,心率变异率<5次/min;呼吸训练达标,屏气时间长达12~15 s;患者知晓该项研究具体内容,且签订诊断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有对比剂过敏史患者;难以配合进行扫描和屏气患者;妊娠期女性;临床生命体征不稳定;凝血功能障碍;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失代偿心衰、心内膜炎、瓣膜病、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低血压等;合并严重电解质紊乱;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有冠状动脉搭桥术史或支架植入史。

1.2 方法

检查设备:西门子 SOMATOM Perspective 64排螺旋CT扫描仪。

检查准备:于检查前0.5~1 h,给予患者口服25~50 mg倍他乐克(β受体阻滞剂)(生产厂家: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0;规格:25 mg×20片)。若检查前服用倍他乐克后,患者心率≤70次/min,应于检查前5 min舌下含服0.25 mg硝酸甘油(生产厂家: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1022;规格:0.5 mg×50片),进行冠状动脉扩张。

设置参数:准直器宽度:64 mm×2 mm×0.6 mm,机架旋转时间:350 ms/周,扫描时间:5~8 s,65%~75%R-R间期剂量曝光。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60 mL对比剂,注射流率为5.5 mL/s。对照组参数:管电压120 kVp,对比剂浓度350 mgI/mL;对照组参数:管电压80 kVp,对比剂浓度320 mgI/mL;

诊断方式: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气管隆嵴下水平至膈面,长度为12~15 cm,扫描期间患者位置屏气状态,对患者进行常规钙化积分扫描,然后进行增强扫描。扫描中均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和采用对比剂自动跟踪触发技术。触发点位置在升主动脉根部,其阈值控制在120 HU。扫描结束后对照组图像重建采用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 FBP),试验组图像重建采用Karl3D迭代算法。

诊断评估:患者数据评价中,安排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确定质量评分。并通过客观评价比较两组噪声、SNR和CNR的差异。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冠状动脉CTA检查者的主观(主观评价指标、血管阶段)和客观[客观评价指标图像噪声(stable disease, SD)、图像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度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 CNR)右冠、CNR左前降、CNR左回旋]图像质量指标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定量资料正态分布检测均使用Kolmogorov-Smirnov法,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非正态分布者,组间比较进行方差分析,并用Bonferroni法校正,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法,并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结果分析,若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主观图像质量指标比较

两组主观图像质量指标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CTA检查者主观图像质量评分

2.2 两组客观图像质量指标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客观图像质量,对照组与试验组客观评价指标SD和血管阶段(CNR右冠、CNR左前降和CNR左回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管阶段SN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CTA检查者客观图像质量评分()

表2 CTA检查者客观图像质量评分()

注:SD:图像噪声;SNR:信噪比;CNR:对比度噪声比。

血管阶段SNR CNR右冠 CNR左前降 CNR左回旋试验组 40 24.04±3.6521.40±2.9125.84±5.3626.20±6.0124.03±5.31对照组 30 25.15±3.9718.55±2.8723.67±5.0123.96±5.2323.50±4.02 t 1.213 4.079 1.723 1.630 0.457 P 0.229 0.000 0.089 0.108 0.649组别 例数客观评价指标SD/HU

3 讨论

冠心病是老年患者群体常见心血管疾病,该病临床症状和体征较为特殊,发病率较高,且近年来临床中呈现逐渐上升趋势[3]。而早期采用适合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早期确定患者病情,利于降低疾病发病率,提升对疾病控制效果[4]。因此,为保证诊断正确性,确定患者病情,应选择适合方式进行诊断。现阶段,因CCTA无创、检查费用较低和操作方便等优势,使得该诊断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甚至成为老年冠心病患者首选筛查手段[5]。但在使用该诊断中,由于CCTA辐射剂量较高,且需注射高浓度对比剂,会影响患者肾脏、甲状腺功能,甚至产生严重不良反应,且具有潜在致癌风险。进而使得在CCTA诊断中优化平衡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对比剂用量成为研究重点[6]。

本次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主观评价结果显示,组间图像质量指标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组客观指标,两组客观评价指标SD和血管阶段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管阶段SNR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利用128层螺旋CT进行诊断,相比于高管电压、高对比剂,采用低管电压、低对比剂对老年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利于降低辐射剂量、对比剂摄入量以及诊断方式对患者的影响,提升诊断方式使用安全性,临床中双低剂量CCTA诊断方式具有更高使用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双低剂量CCTA诊断方式,既可保证诊断图像本身质量,又可降低对患者负面作用,诊断方式在老年冠心病筛选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质量指标冠心病图像
基于移动护理下全院护理质量指标监控系统的探索研究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有趣的图像诗
警惕冠心病
茶叶籽油精炼工艺条件对其质量指标的影响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医学检验质量指标: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基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