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

2021-08-24 08:20黄正旺关国信冯舒茵庞杰荣钱向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4期
关键词:肌层正确率宫颈

黄正旺,关国信,王 敏,冯舒茵,庞杰荣,钱向东

(广东同江医院放射科 广东 佛山 528300)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主要采用诊断性刮宫进行临床诊断,但术式选择主要由病理组织学类型、术前分期决定,所以对其子宫肌层、宫颈浸润程度以及正确分型的早期诊断,对其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据研究[1],MR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歧、基层浸润程度具有很好诊断价值,目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以我院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术前MRI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实施对照分析,以分析MRI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2019年1月—2020年1月),经分段诊刮病理确诊,并于我院行MRI检查。其年龄最小为38岁,最大为85岁,平均年龄为(56.25±8.56)岁。其中10例绝经前,20例绝经后,均存在不规则阴道出血症状,均行子宫内膜癌手术实施临床治疗。其MRI检查与手术日期相距3~8 d,平均为(4.43±0.56)d。其中2例曾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1例曾患有乳腺癌,术后采用他莫昔芬进行治疗。排除存在严重合并症者、有精神病史者以及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手术方案:采用筋膜外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部分行次广泛切除。对于Ⅰa期、Ⅰb期G1高分化腺癌无肌层浸润患者,不行淋巴结切除术,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子宫内膜癌。根据FIGO手术病理分期标准进行病理分期。分期:Ⅰa期、Ⅰb期、Ⅰc期分别为4例、18例、3例;Ⅱa期、Ⅱb期、Ⅲa期分别为1例、2例、2例。病理类型:内模样腺癌、鳞癌、腺鳞癌、浆乳癌、混合癌分别为22例、2例、1例、1例、4例。组织分化: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未分化分别为13例、10例、6例、1例。

1.2 检查方法

本研究分别用到飞利浦Achieva 3.0T、西门子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机,其序列为自旋回波序列,以盆腔轴位、矢状位行T1W1扫描。主要对矢状面T2W1压脂扫描成像进行观察,以评估子宫癌变情况,由两名高年资影像学医师,于术前以MRI为参照,共同对子宫内膜癌分期标准进行分析,并按照不同病变信号给出临床诊断。

2 结果

2.1 子宫内膜癌MRI表现

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宫腔内有软组织影,其中绝经前女性均后内膜增厚9 mm以上表现,绝经后女性则厚度在5 mm以上。T2W1影像上有均匀或不均中高信号呈现,其间有不规则或结节状低信号区,低信号主要发生在肿瘤内坏死上。MRI在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可以准确估计肿瘤分期上。见图1、图2。

图1 患者子宫内膜癌MRI表现

2.2 MRI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

30例患者于手术病理结果均证实子宫内膜癌,其中3例患者伴有子宫肌瘤。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30例患者MRI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例)

本研究中MRI诊断结果,5例不符合手术病理分期,诊断正确率为83.3%(25/30)。该5例患者均为绝经后,并未伴有子宫肌瘤。Ⅰ期患者MRI结果提示,5例病变位于子宫内膜,16例病变侵犯浅肌层2例侵犯深肌层;术后病理学检查显示,4例病变位于子宫内膜,17例侵犯浅肌层,2例侵犯深肌层。其中3例术前MRI显示,病变位于子宫内膜者,术后病理学检查,提示侵犯浅肌层2例,侵犯深肌层1例;MRI提示病变侵犯浅基层者,术后病理学检查显示病变在内膜。MRI在Ⅱa期、Ⅱb期、Ⅲa期的诊断正确率是84.0%(21/25),MRI在深肌层浸润、浅基层浸润的诊断正确率是96.0%(24/25),有3例患者病变累及宫颈,1例患者病变累及盆腔淋巴结转移。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发生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多发于围绝经期、绝经后女性人群,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发生率较高[2]。目前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可对其浸润程度、分期情况进行正确诊断,可作为临床上制定手术计划的一项重要依据[3-4]。宫腔镜、诊断性刮宫是目前用于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但不能用于对肿瘤浸润程度的判断,CT、超声检查对于肿瘤浸润程度的判定存在一定局限性[5]。由MRI的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并且可实现多序列、多参数以及多方位成像,可将子宫及其周围组织全面显示出来,并且可以将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清晰显示出来,所以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MRI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6-7]。

采用常规磁共振T2W1可将子宫内膜、结合带以及肌层清晰显示出来,为肿瘤范围、部位于浸润子宫壁程度的正确判断提供解剖学基础。在T2W1上,MRI正常子宫内膜主要表现为位于子宫中央的长带状高信号结构,具有均匀性特征,外缘是低信号结合带[8]。绝经前,子宫内膜厚度在1~7 mm之间,跟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排卵期在2~4 mm之间,黄体期可4~7 mm之间,绝经后厚度在3 mm以内。结合带外缘是中等信号子宫肌层,其子宫结合带的存在体现为清晰、完整性与连续性特征,肿瘤在子宫内膜内部局限。如肿瘤累及其结合带,并与子宫肌层之间无清晰分界,此时可确定为肿瘤浸润肌层[9-10]。本次研究中MRI对于Ⅱa期、Ⅱb期、Ⅲa期诊断正确率是84.0%(21/25),对浅浸润、深浸润诊断正确率是96.0%(24/25)。分析出现分期不准确的原因,可能在于宫腔内息肉状肿瘤导致连接带缺失、肿瘤与肌层、平滑肌瘤等信号缺失,致使MRI对肌层浸润深度的估计存在困难,因此准确性降低。一旦病变累及宫颈,不仅需要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与双侧附件切除术,同时还要进行盆腔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所以Ⅱ期诊断很重要。本研究中MRI提示有3例患者病变累及宫颈,该结果与手术病理学结果具有一致性。增强T1W1自旋回波序列以宫颈上皮信号中断为主要表现,其肿瘤信号深入至宫颈间质或宫颈管,同时宫颈管有增宽趋势。此外,本研究MRI结果提示,有1例患者病变累及盆腔淋巴结转移,该结果与手术病理学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肌层浸润深度的临床诊断中,MRI具有一定优越性,应该将其作为一种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肌层正确率宫颈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