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

2021-08-23 08:19吴丹
时代汽车 2021年15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实践高职

吴丹

摘 要:随着全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体化发展,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全球危机。我国政府以超拔的顶层设计思路,提出了化危为机的新思想,推动了新能源发展战略。本文以此为背景,选取高职《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作为探讨题目,概述了新时代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分别从课程思政教学的内涵、特征、措施、效果、改进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讨论。

关键词:高职 新能源汽车概论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Course“Introduction to New Energy Vehicles”

Wu Dan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ntegration, the energy crisis has become a global crisi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uts forward a new idea of turning crises into opportunities with superb top-level design ideas, and promotes the new energy development strategy.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selects the research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Introduction to New Energy Vehicles"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the topic of discussion, and outlines the importance of promo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the curriculum in the new era. The five aspects of the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measures, effec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the curriculum are discussed.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roduction to new energy vehicles,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teaching practice

新時代,我国推进了制造业转型与职业院校改革,形成了职业人才培育方案,有效保障了职业人才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均衡。然而,在实际的高职院校人才培育过程中,由于《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偏重于基础理论教学,加上该课程牵涉到诸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学生在接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了学习积极性受挫、主动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因此,在当前阶段有必要借助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运用宏观的思想政治理论与微观的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全面促进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实践。

1 新时代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

习总书记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了思想政治理论与专业课程教学同步推进培育新型人才的重要性,点明了“课堂教学”作为实践课程思政教学的“主渠道”。通过对相关讲话内容的学习与深入研讨,在新时代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十分重要。具体解析如下: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包括了党史与党政及党策,通常课程思政可以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思想,转化为具体的课程内容,传导给广大学生。从而在意识形态层面强化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与我党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梦两大目标联系起来,突破学生个体认知的界限,为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供价值牵引。第二,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可以将革命前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为学生注入内在动力,使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过程中,逐渐了解新中国之所以能够创造“经济奇迹”、构建人类演进史中从未设想过的宏伟目标的伟大性。进而将自身与党、国家、社会主义牢牢拴在一起,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全人类走出生存危机而奋发图强。第三,借助课程思政能够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方面进行一些价值牵引,化解网络世界给学生造成的“价值无根性”,预防“虚无主主”对学生的侵害,进而使学生真正回归到做学生的本分。克服易受挫、学习无动力等消极心理,为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内在的精神动力支持。

2 高职《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2.1 高职《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内涵

课程思政教学的内涵,集中体现在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目标培育方面。在新时代高职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应该以此目标为准,通过课程教学途径,科学的渗透思想政治理论,让学生在循序渐进式的学习过程中,真正掌握到课程思政中的思想政治理论,并将其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建立起“身有技能,心有思政”的知识结构。

2.2 高职《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特征

新能源汽车概述课程虽然属于基础性课程,但是,在专业教学层面,概论提供的内容涉及到了以全球同业发展现状为准的全面内容,其中涉及到了采用不同类型动力的电动汽车,并且对各类新能源汽车的燃料或电池等生产工艺的分析。学生通过抓取其全面性、体系化的基本特征,可以从整体上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以及相关企业的经营业务有所理解,并通过对新能源汽车概论的深入学习理解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业链、价值链等构成。由于该课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学生容易听不进、学不懂的情况。因此,通过课程思政可以调节这种理性知识造成的枯燥感,为学生助力打气。借助思想政治理论的逻辑训练、内容传导,逐渐走进新能源汽车行业。

2.3 高职《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措施

考虑到新能源汽车概论偏于理论,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复杂性的特征,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过程中,选择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由此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一种“交互”关系,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实时的课堂探讨,逐渐搞清楚课程内容,并将理論与实践结合起来。具体如下:

第一,学生通过对教师制作的PPT进行整体观看,向教师进行发问,由教师回答学生提出的思想政治话题的内涵与问题。由于新能源汽车概论牵涉到全球同业发展问题,教师在制作PPT的过程中,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内容,设置了政策导向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政府的政策,从宏观牵引与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两个层面,较为全面的理解概论的专题课程内容。

第二,在教学牵引、教学问答、教学讨论、教学总结四个环节中,教师结合实际的概论专题,设计了针对每个环节的“思政主题与思政问题”,学生可以在自由讨论的情况下,提出问题或提供答案,并由教师进行评价与牵引。每个环节均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可以自告奋勇的对PPT进行解析,并牵引出思想政治话题,也可以通过教师——学生问答、学生——学生问答,以及相互讨论,使整个课程思政教学充满活力与热烈的讨论氛围,激活课程教学。尤其在教学总结环节,教师在进行总结前,先对学生进行了激励,让学生以个体、群体的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尝试性的总结(形式不限)。

第三,具体的课程思政教学中,主要以渗透方式为准。具体操作方面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在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借助思想政治理论及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各项政策,使学生透过政策更为清晰、直观的理解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够获得较快发展的原因。另一种是在课程教学中,用思想政治理论,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反思能力、哲学思维,使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存在与意识的有关系辨析、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考,以及因果逻辑、整体与局部关系等方面的思辨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四,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与企业的经营业务。所以,教师在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相关资源的搜索与整理,以及融入应用方面,增加了以案例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内容。此时,学生可以将新能源政策、新能源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进行关联性学习,从而更为系统、专业的认识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由此引申出了对于学生职业规划问题的探讨。

2.4 高职《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在实践方案执行过程中,配套设置了教学效果评价方式,根据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参与情况、接受情况、讨论情况等,对每节课程对应的能力训练结果进行了具体的评价。从整体上看,实践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参与到了课程教学之中,真正成为了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的“主角”。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学生表现,既满足了新时代高职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社交”需求,也使学生在多元的“交互”中,达到了对专业知识、思政知识的学习目标,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第二,通过思想政治理论中的理性思辨与逻辑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探索能力明显提升,对于同一思政主题或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展开解读与分析。使学生真正摆脱了感性直观条件下,对思想政治理论的陌生化与拒绝化现象。

第三,通过课程思政,学生能够将远大理想、职业规划进行关联,突破认知局限,健全自身的人格,可以使学生逐渐塑造自身的社会化人格。

2.5 高职《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进

从改进的角度看,实践过程中对于翻转教学模式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突出学生主体后,也容易导致学生“放飞自我”,造成专业教学、思政教学知识方面的破碎化、片面化。所以,在改进过程中,适度调整了教师教学的比例,在教师的牵引角色之上,增加了针对具体专题的“定时解说”,其中突出了“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论证”。有助于学生完整、客观的接受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3 结语

总之,在高职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方案与措施的实施中,主要是将概论专题课程、思想政治理论、新能源发展相关政策、学生职业规划,全面贯穿到了课程思政教学之内,利用翻转课堂模式,使学生主动完成了对各项内容与问题的了解、理解、探讨、思索。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后,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闻乐见或擅长的方式,借助演讲、单口相声、图谱说明等。对思政内容进行综合化表达,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参与能力、创新能力、思考能力的牵引与训练,也使学生在整个课程思政教学中逐步完成了个体思想的成熟与发展。

课题基本信息:咸阳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20KCSZ175。

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学校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课题—《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SGKCSZ2020-1617。

参考文献:

[1]王亮.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南方农机,2019,50(18):120-121.

[2]刘博夫,程佳佳.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探析[J].神州,2020,19(3):259-260.

[3]周均.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5(13):8-9.

[4]陈世江,向丽君,蔺朝莉.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构造与检修》课程思政实施探讨[J]. 内燃机与配件,2019,No.298(22):262-263.

[5]姚建盛,刘凯辉.新能源汽车检修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J].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0,No.386(22):12-14.

[6]李勇.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旬刊,2018,No.332(03):99-100.

[7]李国彬.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内燃机与配件,2019,No.283(07):244-246.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高职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