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数学语言转换,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2021-08-23 01:55罗卫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9期
关键词:转换数学语言语言表达能力

罗卫珍

【摘要】数学教学中,巧借数学语言的转换,引导借助不同的数学语言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并借助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结合文字语言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培养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本文对如何巧借数学语言转换,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数学语言;转换;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数学课堂中的交流、发言都离不开数学语言的表达,掌握数学语言有助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数学语言发展的黄金期。因此,小学阶段开展数学语言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数学语言可以分为抽象性数学语言和直观性数学语言,包括数学图形、符号、术语、概念等。可以归纳为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三类。数学教学中,我们如何巧借数学语言转换培养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呢?下面作了探讨。

一、学习概念巧借数学语言转换,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概念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在进行数学概念学习时,老师可以借助语言转换降低的学习难度,提升数学概念的教学效果,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时,老师可以使用PPT课件向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让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用数学语言表达“学校舞蹈小组的80%是女生”描述对“80%”理解。由于之间客观存在个性差异,老师可以根据的认知特点和学情,鼓励引导借助数学语言的转换采用适合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如:有列出了这样的表格表达自己对80%的理解。

有画出白格图,用涂色的方法来表示80%,也有用线段图来表示80%……根据自己对百分数的理解,把文字语言转换成图表语言和图形语言,借助图表语言和图形语言形成文字语言进行表述,有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这时,老师追问:“80%表示哪什么数量和什么数量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量之间是什么关系?”通过拓展学习帮助深化对百分数的理解。巧借数学语言的转换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在多渠道解读中对百分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更扎实。

二、在计算教学中巧借数学语言转换,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计算教学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算理和计算方法,并引导说出算理和计算过程,把符号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促进图式与口算的联系,图式与竖式的联系,口算与笔算之间的联系等,不但有利于帮助掌握算理和计算方法,同时培养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14×1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已学过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有了拆一个两位数分开乘的经验。这时借助图形语言,引导在点子图中圈出自己算式的每一步,一边圈一边说,先算14×10=140,再算14×2=28,最后算140+28=168,所以14×12=168;也可以先算10×12=120,再算4×12=48,最后算120+48=168,所以14×12=168。这样的教学既培养了思维的条理性,同时培养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巧借数学语言转换,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老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说一说,有哪些数学信息,从而进一步引导理解说一说这道题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解答这道题?解答这道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等。教师可以指导借助数学语言转换,帮助解决问题。

1.文字语言转换图形语言

我们在学习文字表述类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把文字语言转换成图形语言或符号语言帮助读懂题意,并让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题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的时候,“淘气过生日,妈妈买来一个蛋糕,切了    给淘气,淘气只吃了其中的     ,淘气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可以指导把蛋糕转化为圆形帮助理解题意:

切了                 吃了其中的                     吃了整个的几分之几?

也可以借助线段图来理解题意:

并鼓励边画边说出对题目的理解,把蛋糕杯平均切分4份,把其中的一份再分成2小份,求其中的一小份占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借助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的转换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2.图表语言转换文字语言

表格类的题目具有知识覆盖面广、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等特点,在学习表格语言类题目的时候,先要读懂表格,然后分析表格,这个过程也就是表格语言的转换成文字语言的过程。如,六年级下册《正比例》中的一道练习题:排队做操,排数和总人数变化情况如下表,请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这类的表格题型的学习,重点的不在于怎样列算式,而是引导观察表中的信息,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学习如何把表格语言转换成语言数学语言之间,读懂表格中的含义。并鼓励用自己的语言把表格的意思表述出来,实现把数学表格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排队,2排32人,3排48人,4排64人,问6排有多少人?12排又有多少人?如果128人要排几排呢?”通过这样的数学语言之间转换,帮助理解题意,梳理知识间的联系,既培养了数学语言的转换能力,同时也培养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3.文字语言转换符号语言

在遇到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图形语言帮助读懂题,明晰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引导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习惯文字语言转换成符号语言。例如,用方程解“果园里有桃树和李树共360棵,桃树是李树的3倍,果园里有李树多少棵?”借助线段图理清桃树和李树的数量关系,引导用符号语言代替文字语言边说边写。设:李树有“x”棵,桃树是李树的3倍“3x”,桃树和李树共360棵“3x+x=360”。文字語言轻松转换成符号语言,轻易解决列方程解决问题,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四、单元知识整理巧借数学语言转换,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必须充分运用《单元知识整理》一课,为提供重新组建对单元知识认知结构。在知识整理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数学语言的转换对所学知识、认知事物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归纳、概括、提炼,使新知识旧知识完美地融合成一体,达到构建良好认知结构。如借助思维导图中的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概括表述本单元的知识;借助数学语言的转换,加深单元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数学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巧借数学语言的转换,引导学生借助不同的数学语言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并借助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结合文字语言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条理性、深刻性、科学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转换数学语言语言表达能力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学好数学,从数学语言开始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探索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