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敏 陈乔 谌国鹏 薛艳 习广清 邢丽红 王罡 王晓娥
随着油菜多功能利用产业的发展,菜油两用油菜品种的选育已经成为科研院所研究的方向和热点。中国农业科学院油菜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硒滋圆1号和硒滋圆2号不仅提升了油菜产业链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对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邡油777是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19年自育的甘蓝型两系化杀油菜品种[1],该品种营养生长旺盛,分枝能力较强,汁液润甜,鲜薹产量高,摘薹后菜籽产量显著增高,是优良的菜油两用型油菜品种之一。本研究以该品种为对象,设置薹期追施和不追施尿素2种处理,分析对薹期采薹产量和采薹后籽粒产量的影响,旨在为该品种菜油两用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邡油777,由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
试验在汉中市汉台区宗营镇新校村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旱作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前茬为水稻,黄棕壤,肥力中等。
2020年9月25日播种,直播,播种量300 g/667 m2,播种时667 m2施尿素10 kg,碳酸氢二铵12.5 kg,氯化钾12.5 kg,硼砂1 kg为基肥。试验设一次采薹后667 m2追施5 kg尿素(处理1)和一次采薹后不追施尿素(对照)2个处理,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长6 m、宽2 m,小区面积12 m2。条播,行距30 cm,密度1.5万株/667 m2。试验地四周设1 m宽的保护行。
①调查指标 主薹长25 cm时进行第一次采摘,采薹部位为主茎加1个分枝;采后立即追加尿素,10 d后进行第二次采摘,采薹部位以主薹下部留3~5片叶利于侧薹生长为宜。采摘后直接用电子秤称量鲜薹质量。2021年5月5日,在每小区中间连续取10株室内考种,分别调查株高、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和千粒质量[2]。
②计算公式 总产值=籽粒产值+菜薹产值-薹肥成本;油菜籽产值=油菜籽产量×油菜籽价格;菜薹产值=菜薹产量×菜薹价格。
③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Excel软件进行。
由表1可知,采薹后施肥对邡油777经济性状影响明显。采后施肥组,株高明显增加,平均株高165 cm;分枝数明显增多,增加43%;有效角果数由采后未施肥的289个,增加到采后施肥的302个,增加4.4%;千粒质量增加不明显,两者相差0.02 g。采薹后施肥,邡油777有效分枝数增加明显,分枝能力强,菜薹产量明显增加。
表1 邡油777第一次采薹后不同施肥处理主要经济性状和生育期表现
籽粒成熟期随着采后施肥而推迟,采后未施肥,邡油777生育期为242 d;采后施肥,邡油777生育期为245 d,较对照延长3 d。
①菜薹产量比较 由表2可知,邡油777第一次采薹667 m2产量107.50 kg。第二次采薹,采后未施肥处理(对照),667 m2产量为156.11 kg;采后施肥处理(处理1),667 m2产量为198.33 kg。采后施肥处理667 m2菜薹总采摘量比未施肥处理增加42.22 kg。
②油菜籽产量比较 由表2可知,未施肥处理(对照)667 m2油菜籽产量158.67 kg;采后施肥处理(处理1)667 m2油菜籽产量179.60 kg。采后施肥处理(处理1)667 m2油菜籽产量比未施肥处理(对照)增加20.93 kg。
采后追施尿素
菜薹
由表2可知,采后施肥处理(处理1)每667 m2总产值为2 678.59元,未施肥处理667 m2总产值为2 333.54元,采后施肥处理667 m2尿素投入量为5 kg,合计9元,故采后施肥处理667 m2经济效益比未施肥处理增加336.05元。
表2 邡油777不同施肥处理菜薹和采后油菜籽产量
油菜结荚
油菜基地
提升综合效益是发展油菜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化生产的关键,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重点[3]。普通油用油菜只收获油菜籽,而菜油两用油菜在保证油菜籽产量基本不减或略有增产的同时,增收一季油菜薹,可以大幅提高油菜种植效益[4]。油蔬两用品种的筛选和培育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和提高冬闲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5~8]。2021年油菜薹采摘期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相对严重之时,保障疫情期间蔬菜供应,是缓解蔬菜市场供应不足的关键。
邡油777菜薹口感微甜脆爽,VC含量高,营养丰富,冬春田间病虫害少,是市民餐桌蔬菜的优质安全选择。薹期追施尿素后,可促进该品种下部休眠芽萌发,促进分枝和花蕾分化,可增加鲜薹产量和后期油菜籽产量,采后施肥,667 m2总产值为2 678.59元,比未施肥处理增加336.05元,达到油蔬两用最佳经济效益。生育期比未施肥处理长3 d左右,但并不影响下茬水稻的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