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会芳,齐宇,郭亚男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郑州 450052
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全球每年新增食管癌30 万例,其中中国占50%,且多数患者的病理类型为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癌的进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多为轻度不典型增生,然后进展为中度不典型增生,最后衍生为重度不典型增生、初期癌及中后期癌。由于早期食管癌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者确诊时多已进展至晚期,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营养不良、消瘦等。手术防止食管癌进一步恶化的成功率仅为10%~20%,而术后放化疗仅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延长生存时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放化疗还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可加速肿瘤的恶化速度,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随着医学条件的改善和对食管癌的深入研究,现代医学的研究重心逐渐偏向于现代护理技术。心理干预以最适宜的方法、科学态度及时疏导患者的心理负担、思想顾虑等,为患者答疑解惑,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结构式心理干预可对患者的信念、情绪及行为形成积极影响,使患者以乐观、积极、更加完全放松的状态面对后续治疗,可明显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本研究将结构式心理干预应用于食管癌患者中,探讨其对食管癌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负性情绪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P
﹥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院前指导、基础护理、康复指导、用药指导和心理干预,每次30 min,干预时间为1 个月。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结构式心理干预,由组长(具备心理培训资质)、责任护士4 名成立心理干预小组,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认知干预,由组长向食管癌患者普及相关疾病知识、手术方案及临床治疗方案,提高患者对食管切除术的认知程度,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②心理干预,鼓励患者讲述疾病不同时期的感受,对出现负性情绪的患者及时进行安慰、鼓励和引导,直至负性情绪缓解,与其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指导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使患者切身感受来自家庭和医护人员的安慰和鼓励。③行为干预,对于不同恢复阶段的患者,护理人员予以相应的处理方式。指导患者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自我调节,如散步、适当锻炼、听相声等。④饮食干预,提醒患者少食多餐,多进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禁食辛辣、油腻食物,戒烟戒酒。⑤健康干预,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尝试性恢复锻炼,每次30 min,干预时间为1 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干预前后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状态,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改良Barthel 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Ι)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共10 个条目,每个条目0~10 分,总分100 分,≥61 分为生活自理能力良好,40~60 分为生活自理能力一般,≤39 分为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这两个量表均以50 分为临界值,评分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P
﹤0.01)。(表1)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的比较
Z
=25.650、16.125,P
﹤0.01)。P
﹤0.01),且观察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1)。(表3)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n(%)]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SDS 量表评分的比较
P
﹤0.05)。(表4)表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n(%)]
多数食管癌患者进行食管切除术前存在进食困难、营养不良等症状,负性情绪明显。手术可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进食困难的症状,但同时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眩晕等,部分患者不重视术后的恢复速度及情况,致使其术后的恢复效果不佳,多数患者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给予食管癌患者适宜的心理干预改善其心理状态尤为重要。结构式心理干预在食管癌患者的治疗中较为常用,其以心理支撑为基础,以相关医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利用多个与心理干预有关的成分,将健康教育、突发状况的应对与情绪调节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本研究采用结构式心理对食管癌患者进行干预,通过心理支持从各个方面(认知、感觉、情绪、心理状态和行为)充分激发患者的积极性,鼓励患者进行自我调节,以缓解不佳的心理状态,使其更加主动积极地面对治疗。此外,结构式心理干预降低了一系列由不良情绪引发的不良反应,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其面对疾病的自信心。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胸管留置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这与王琴和丁冰沁的研究结果相似。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患者,说明结构式心理干预可从认知、感觉、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充分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与张惠芳等的研究结果类似。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患者,这可能是因为结构式心理干预提高了食管癌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音乐和视频疗法可放松患者的心情;同时,医护人员、家属的关心和慰问、患者间的沟通,均可以明显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绪,与冯苑苓的研究相符。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90%,这可能是因为结构式心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分散了患者的注意力,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与李绵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结构式心理干预可促进食管癌患者的术后恢复,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负性情绪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