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2020 年高考不等式题的探究与教学思考

2021-08-18 08:34武增明
河北理科教学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考题证明变形

1 考题呈现

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Ⅲ文、理科数学第23 题:设a,b,c∈R,a+b+c=0,abc=1.(Ⅰ)证明:ab+bc+ca<0;(Ⅱ)用max{a,b,c}示a,b,c的最大值,证明:max{a,b,c}≥34 .

2 考题溯源

3 证法探究

4 教学思考

4.1 遵循教纲

不等式选讲是高考的选考内容,由于不等式的证明题往往涉及多种变形方法和变换技巧,因此这类问题对学生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有的学校不讲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只选做极坐标与参数方程问题,导致学生知识的缺失.

不等式证明问题,可以有效考查学生对不等式知识、几种常见的不等式证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有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个性品质.在不等式证明问题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力求理清不等式知识的相关联系,讲清探究获得证明方法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清楚证明方法的来龙去脉,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

4.2 夯实基础

上述考题的第(Ⅱ)问的证明过程涉及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相当丰富.学生要想熟练地给出证明,需要对不等式的相关性质和常见的证明方法,如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放缩法等熟练掌握,切实把握每一种证明方法的变形方法和技巧,知道基本不等式、柯西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等经典不等式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的变形应用,做到融会贯通、游刃有余.

4.3 立足教材

教材是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教学的基本遵循,是高考命题的源头活水.每年有大量的高考试题源于教材,另外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思想方法都在教材中.因此无论是新课教学还是高考复习,都应该充分地挖掘教材中典型例题和习题的潜在价值,发现它们在知识、方法及其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的联系,以期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4.4 培养习惯

不等式证明难,但再难的题都有章可寻、有法可依.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审题,发现待证结论与已知条件之间的联系,探究如何变形才能让它们走向统一的方法和策略,注重对证明思路或解题思路的分析和探究,努力发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可能性.长期坚持反思和联系的良好习惯,终将转化为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证明能力.

猜你喜欢
考题证明变形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获奖证明
光学常见考题逐个击破
判断或证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变形记
谈诗的变形
“我”的变形计
对一道研考题的思考
会变形的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