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静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山西 太原)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变化,同时加上社会竞争的压力日益增大,患者产生肝胆疾病的概率逐渐攀升,根据有关数据统计,现胆囊结石的患者则占有了总人数的0.9%~10.1%,可见肝胆疾病为我国患者带来的巨大影响[1]。通过手术进行胆囊切除是目前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手段,但手术方式往往会对术后患者产生明显的身体影响,患者术后会出现躁动、剧烈疼痛现象[2]。常规手术麻醉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镇痛效果,但收效不佳并且容易产生各类不良反应,患者的整体预后效果较差,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麻醉措施之一,能够显著提升麻醉质量,改善患者疼痛情况[3]。现通过选取150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进行镇痛处理,为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为胆囊切除患者带来的效果,有以下报告。
经相关部门批准,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所收治的150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进行镇痛处理,通过采用不同镇痛措施进行随机数表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男38例,女37例,年龄31~57岁,平均(40.31±4.21)岁,观察组男41例,女34例,年龄29~59岁,平均(39.86±4.72)岁。对比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性别及年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为胆囊切除手术患者;②患者均符合麻醉相关指标;③患者在知情条件下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结合其他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存在其他慢性疾病者;③存在麻醉禁忌、过敏患者。
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麻醉方式,于术前选用依托咪酯3 mg/kg、阿曲库铵 5 mg/kg、舒芬太尼 3 μg/kg、进行静脉推注,药物注射完成后5 min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泵注,剂量为0.6 mg/(kg·h)、0.4 μg/(kg·min),随后对患者采用七氟烷 1.3 维持麻醉效果[4]。手术完成后停止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七氟烷。若患者术中心脏收缩压<80 mmHg或血压低于基础血压30%时需采用3~6 mg麻黄素进行注射,若患者血压高于基础血压30%时采用10~15 mg乌拉地尔进行注射[5]。
观察组除常规麻醉外,术后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医生需要在超声的引导下对患者肋缘下行双侧腹部平面穿刺,随后采用无菌包裹6~15 MHz的探头于患者肋缘下位置放置,对患者腹膜、腹横肌、腹内斜肌以及腹外斜肌进行区分,随后采用神经阻滞穿刺针于探头位置进行穿刺[6]。穿刺针穿刺于腹横肌与腹内斜肌之间的间隙,并向其注射浓度为0.33%罗哌卡因20 mL,完成后对患者穿刺针部位进行消毒同时使用超声观察患者药物的使用情况,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于患者术后进行[7]。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麻醉镇痛的整体使用效果对比,分显效、有效和无效三项。显效:患者在进行麻醉后镇痛效果显著,术后无明显疼痛感,无不良反应产生;有效:患者麻醉镇痛效果较好,患者存在轻微痛感,于耐受度之内,存在一定程度皮肤瘙痒以及嗜睡现象;无效:患者麻醉镇痛效果不佳,患者存在明显疼痛感,部分患者为剧烈疼痛,存在恶心、呕吐等现象。
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期内的疼痛情况,包含稳定时和咳嗽时,采用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进行评估,满分10分,分值越高代表疼痛情况越明显,分别于术后2 h、术后6 h以及术后24 h进行1次评估[8]。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包含恶心、呕吐、嗜睡以及皮肤瘙痒等情况的产生[9]。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分别应用t、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的整体有效率对比[n(%)]
观察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n(%)]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镇痛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3。
表3 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疼痛变化(±s)
表3 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疼痛变化(±s)
组别 2 h 6 h 24 h观察组(n=75) 1.87±0.41 2.24±0.82 2.89±1.43对照组(n=75) 4.87±1.31 4.17±1.17 3.16±1.37 t 18.927 11.699 1.628 P 0.000 0.000 0.107
胆囊切除手术往往会对患者的呼吸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在患有肥胖症的患者中更为明显,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10]。另外据有关数据调查,通过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通常具有明显的疼痛感,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镇痛措施,若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未能得到及时缓解,极有可能转变为慢性疼痛,从而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因此为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抑制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具有重要意义[11]。传统手术镇痛的有效性不足,无法获得良好的疼痛抑制效果。其中瑞芬太尼作为阿片镇痛药物,效果明显,但半衰期短,患者在拔管之前可能以手术切口的疼痛引起躁动反应。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术后镇痛的措施之一,能够通过抑制腹壁痛觉传导来达到抑制疼痛信息传递的效果[12-13]。同时该方式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优势,在进行镇痛的同时不会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呼吸系统,对患者术后镇痛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同时与其他麻醉药物进行联合应用,还能够对这个围手术期的治疗提供保证,从而减少围手术期外周、中枢以及抑制神经的可塑性变化,起到创伤后镇痛以及减少镇痛药物使用率的特点,提高整体手术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14]。
本文通过选取150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进行镇痛处理得出结果: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通过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的方式,可显著降低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指数,且整体使用有效率较高。同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的预后效果,对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及治疗费用具有一定的作用,患者术后能够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并保持长时间的稳定,对临床胆囊术后镇痛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15]。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可有效降低患者在实施胆囊切术手术后的疼痛感,有效率较高,持续时间长,可减少患者的身体负担,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影响,具有良好的术后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