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深度學习是指深层次的学习,最早由瑞士学者提出,需要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行为,建构生态化课堂,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获得健康成长。高中音乐鉴赏教学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学生只有投入音乐作品的欣赏中,才能增强音乐核心素养,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本文以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为例,探索了深度学习的音乐课堂样态,旨在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深度学习;音乐鉴赏;高中课堂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0-0083-02
引 言
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不能照本宣科。近些年来,无数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对高中音乐鉴赏课堂展开研究,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究。现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学生的参与度也有了明显提高。但是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还需要采用深度学习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深度学习的由来
深度学习是瑞典学者在学生阅读实验的基础上,针对浅层学习而提出的概念,浅层学习所形成的记忆是孤立的、非批判性的,而深度学习是一种理解型的学习方法,是相对于记忆式学习而言的。深度学习在教学策略方面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注重学生知识的生成和迁移,同时侧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对方法的掌握[1]。
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现状
(一)能力提升受限
在当前的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上,经常是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学生难以发现问题,也很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思维没有被开发,在学习中缺乏启示。正是因为教师采取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缺乏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没有对课本教材进行深度拓展,学生能力的提升才会受限。
(二)育人效果不佳
当前,高中音乐鉴赏课育人效果不佳,大部分教师只看重“教”,忽视了学生的“学”,没有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导致学生无法对音乐鉴赏模块进行自主选择。《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以学生三维目标为教学基点,更加看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课程标准》中,音乐教学保留了必修课程,同时又增加了选修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学习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选修内容学与不学都取决于学校和教师,选修模块被指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效果不佳。
(三)素养形成受阻
音乐素养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它不但包含知识技能,同时还包含个体的气质、思想、习惯、性格等,能够让人由内而外散发出艺术素养,形成良好的内在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当前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更加侧重教学任务的完成,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高中音乐的鉴赏曲目蕴含了较为丰富的内容,能够指导学生的实践。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需要掌握知识技能、基本能力及学科素养,这三个方面都是学生在成长和发展中必备的,并且三者可以相互转化,共同融合,共同发展。
三、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途径
(一)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纲领,教师的大部分教学行为和教学设计都是从教学目标中衍生出来的。要想进行深度学习,教师就要发挥高中音乐学科的育人作用,侧重教育的整体化。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教学目标存在割裂的现象,忽视了学生内在的文化品质。高中音乐的核心素养包含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内容,需要学生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按照育人的标准制定教学目标,提高音乐教学的整体化意识,在每一节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也要严格遵循整体化原则,让课堂教学活动有内在逻辑联系,努力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加强学生的音乐感悟,使其学会归纳和运用。
例如,在教学高中音乐“鼓乐铿锵”时,教师要以核心素养的内容为根本出发点,立足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听音频、看视频,模仿视频中的演奏节奏,体验鼓乐中的多种表现手法,如渐弱、渐强、震音等;其次要结合教学活动和课本,让学生理解鼓乐的基本知识,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锣、鼓等乐器表演打击乐,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提升音乐核心素养。
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所描述的生产生活场景,体会音乐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学习《脚夫调》时,学生需要了解西北民歌的基础旋律,体会西北民歌给人带来的乐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结合当地人民的特征,融合地理、政治等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
(二)完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高中音乐的关键所在,音乐鉴赏也来自广大人民劳动的生活,所以在音乐鉴赏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立足生活来开展教育。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学活动要展现出社会的发展内容,符合时代发展特色。音乐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音乐作品,包含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深度学习就是要将外界的学习内容转换为自身的精神内核,让音乐作品经过学生思维的加工,形成独特的精神力量。作为高中音乐教师,我们要对教材上所呈现的内容进行挖掘和分析,并加入自身的思想和研究成果,从而为学生呈现高质量的学习材料。
例如,在教学《欢乐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这首钢琴曲填词,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正确把握音乐作品风格。学生在填词的过程中会运用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从而启迪智慧,促进音乐思维的发展。教师还可以对高中音乐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开发,让学生学习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课程,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坚定其文化自信,增强其民族文化自豪感。
(三)改变教学过程
进行深度学习,教师还应改变教学过程,重视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参与和体验,尊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在传统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很多教师会给学生播放音乐。然而,对音乐的鉴赏不能仅仅停留在“听”上,还要有联觉和感悟,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活动,让每位学生都可以有具体的操作空间,顺利地将学科知识进行转化,形成自身的精神内核,提高自身的精神文化素养。深度学习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创作中,深刻地体会到音乐的美感,真正地去鉴赏音乐,热爱音乐,因此,教师还可以运用项目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分小组鉴赏不同风格流派的音乐内容,使各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形成最终的研究报告,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分享音乐鉴赏的成果。
结 语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的音乐能力和鉴赏水平都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深度学习就是要更好地达成音乐教学目标。教师是音乐鉴赏课堂的引导者,也是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因此,开展深度学习,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音乐能力,分析音乐学科的规律和现象,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学生学习音乐、鉴赏音乐的动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意识。音乐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刘菲.高中音乐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黄河之声,2020(07):104.
作者简介:顾喜叶(1984.8-),女,江苏江阴人, 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无锡市教学能手,江苏省教育学会会员,多次开设市级公开课,教学课例收录于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各学科远程研修项目(国家级培训),获苏州市中学音乐优质课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