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效果分析

2021-08-17 11:10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13期
关键词:切除率标志物内镜

杨 彪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贵州 黔东南 556000)

胃黏膜下肿瘤是起源于黏膜层下的一种病变,其表面常覆盖正常的黏膜组织,且常规活检通常无法获得准确的病理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恶变风险。目前临床常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来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疾病,其可通过黏膜下注射来分离黏膜下层与黏膜层,进而剥离病灶组织,但存在较大的穿孔风险[1]。内镜全层切除术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新型临床技术,该术式可以对病变部位进行完整的全层切除,具有较高的病灶切除率[2]。本研究旨在探讨内镜全层切除术对胃黏膜下肿瘤患者肿瘤标志物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58例胃黏膜下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1、8例;年龄35~68岁,平均(51.17±0.98)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36±0.45)年;肿瘤直径0.5~2.5 cm,平均(1.22±0.18) cm。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9、10例;年龄36~65岁,平均(51.37±0.79)岁;病程8个月~6年,平均(2.41±0.50)年;肿瘤直径1~3 cm,平均(1.29±0.25) 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肿瘤临床诊疗指南》[3]中关于胃黏膜下肿瘤的诊断标准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者;病灶位于胃壁固有肌层者;术前腹部CT检查显示边界清晰且未有周围组织浸润和远处转移者等。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者;持续使用抗凝药物,且不可中断者;肿瘤位于胃前壁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术前1周停用抗凝药物,并行凝血功能、心电图等常规检查,以确保手术耐受。对照组患者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实行全身麻醉后,于病灶边缘0.5~1.0 cm处做电凝标记,于病灶边缘标记点外侧行多点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将病灶抬起,以钩形电刀剥离病灶黏膜下层,剥离过程中反复开展黏膜下注射工作,维持剥离层次于黏膜下层位置,逐步分离病灶,并将其切除;完成病灶切除后,使用氩离子凝固术和止血钳夹闭创面可见小血管,若病变的创面较大,则使用金属钛夹夹闭。给予观察组患者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实施麻醉并确定肿瘤浸润深度、范围等,针对直径<1.2 cm的肿瘤,使用氩气刀于肿瘤边缘2~3 mm处做好标记,在病灶边缘标记点外侧开展黏膜下层多点注射亚甲蓝、1∶2 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混合液,以隆起整个病灶,使其与肌层分离,使用钩刀沿标记点中间位置取纵切口,于肿瘤上方放置透明帽,将瘤体吸入透明帽中,以高频电圈套器套住后,在胃镜下切除肿瘤;针对直径>1.2 cm的肿瘤,标点与注射方式同上,切开肿瘤周围黏膜和下层,充分暴露肿瘤,沿着肿瘤周围固有肌层剥离瘤体,直至浆膜层,在胃镜指导下进行肿瘤切除,术毕使用金属钛夹缝合创面。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1年。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切除情况。②比较术前与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50(CA50)、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水平。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以3 5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后取血清,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③比较术前与术后3 d两组患者的血清内皮素(ET)、C- 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 -6(IL-6)水平。血液采集与血清制备方法同②,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④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感染、术中出血。⑤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肿瘤切除情况 观察组患者完整切除率为96.55%(28/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1%(21/29);观察组患者部分切除率为 3.45%(1/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9%(8/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4.735,均P< 0.05)。

2.2 肿瘤标志物 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CA50、CEA及CA19-9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指标比较( ±s)

注:与术前比,*P < 0.05。CA50:糖类抗原50;CEA:癌胚抗原;CA19-9:癌抗原19-9。

组别 例数 CA50(U/mL) CEA(ng/mL) CA19-9(U/mL)术前 术后3 d 术前 术后3 d 术前 术后3 d对照组 29 23.15±3.08 13.17±1.64* 15.41±2.27 3.31±0.16* 39.05±3.35 13.35±1.79*观察组 29 23.21±3.12 12.29±1.04* 15.39±2.31 3.08±0.09* 39.12±3.41 12.21±0.84*t值 0.074 2.440 0.033 6.747 0.079 3.105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3 炎性因子 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ET、CRP及IL-6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s)

注:与术前比,*P<0.05。ET:内皮素;CRP:C- 反应蛋白;IL-6:白介素 -6。

组别 例数 ET(ng/L) CRP(mg/L) IL-6(pg/mL)术前 术后3 d 术前 术后3 d 术前 术后3 d对照组 29 1.98±0.66 2.29±0.14* 27.37±3.06 44.03±4.12* 34.63±1.35 56.12±2.39*观察组 29 1.95±0.71 2.59±0.71* 27.42±3.11 65.53±5.31* 34.59±1.42 75.24±5.39*t值 0.167 2.232 0.062 17.227 0.110 17.463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4 并发症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2.5 复发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为6.90%(2/29),显著低于对照组27.59%(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0,P< 0.05)。

3 讨论

胃黏膜下肿瘤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肿瘤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有消化道出血、胃肠道梗阻、发热及腹痛等,对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虽可减小手术对患者机体产生的损伤,对术后恢复有积极作用,但是该术式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的难度较大,肿瘤残留风险较高,易导致术后病情反复[4]。

内镜全层切除术是在剥离术的基础之上,于切除病灶时主动造出消化道穿孔,并且在彻底切除后,对穿孔部位实施修补的一种手术治疗措施,可避免因病变浸润过深而限制手术的操作与效果,减少外科手术再修补的概率;此外,内镜全层切除术可将整块病变切除,为术后病理检查提供完整、有效的组织,利于评估患者肿瘤危险性,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术后预防、治疗措施[5]。

内镜手术虽然属于微创手术,但仍不可避免地会对患者机体造成创伤,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应激性炎性因子的产生[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完整切除率与术后3 d血清ET、CRP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部分切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对胃黏膜下肿瘤患者实施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可完整切除患者病变部位,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但相较于内镜黏膜剥离术,内镜全层切除术可能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大,因此所产生的应激性炎性因子更多。

临床相关统计表明,胃癌患者CEA阳性率在60%左右,因此医务人员常依据CEA水平来判断胃部肿瘤疾病患者的病情;CA50为临床常用的糖类抗原肿瘤标志物,具有肿瘤识别谱广的优势,对于鉴别胃黏膜下肿瘤具有较高的价值;CA19-9又被称为胃肠道相关抗原,对于病情监测、评估复发均具有重要意义[7-8]。内镜全层切除术利用钩刀切开肿瘤周围黏膜层,充分显露固有肌层病灶,利于提高肿瘤完整切除率,而术中通过结扎基底部消化道壁,可阻断血液供应,保证手术视野清晰度,提升病灶清除效果,降低疾病反复发作的风险[9]。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3 d的血清CA50、CEA、CA19-9水平及术后1年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相较于内镜黏膜剥离术,内镜全层切除术可更有效地清除胃黏膜下肿瘤患者机体病灶组织,从而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抑制病情复发。

综上,相较于内镜黏膜剥离术,内镜全层切除术可更有效地清除胃黏膜下肿瘤患者机体病灶组织,从而降低机体肿瘤标志物水平,预防再次复发,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但其可能对患者机体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切除率标志物内镜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的非治愈性切除率及影响因素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新辅助化疗联合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胃癌的效果分析
一种用于内镜干燥的酒精收集器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