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接骨板治疗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2021-08-17 11:10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13期
关键词:骨板偏角腕关节

杨 雯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徐州 221011)

桡骨远端骨折属于骨科常见病,主要是指桡骨远端约3 cm处发生骨折,据调查统计发现,在全身骨折的发病率上,桡骨远端骨折的占比约为1/6;在关节面骨折的发病率中,桡骨远端骨折的占比约为1/4,给患者的日常生活与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1]。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提升,手术成为桡骨远端骨折的重要治疗手段,其中外固定支架对复位固定具有一定的效果,具有操作简单、局部无须作切开剥离等优势,但对无韧带附着的骨折块复位效果欠佳,影响腕关节功能的恢复。而锁定接骨板具有切口小、骨膜破坏小等优点,可预防关节畸形的发生,对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2]。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3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研究组(4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别为25、16例;年龄23~66岁,平均(44.63±4.58)岁;骨折原因:跌倒20例,交通事故11例,高空坠落10例;左侧23例,右侧18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别为25、17例;年龄24~67岁,平均(45.28±4.63)岁;骨折原因:跌倒21例,交通事故11例,高空坠落10例;左侧24例,右侧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骨科疾病诊疗指南》[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经X线片或螺旋CT检查确诊者;均为单侧闭合性骨折者等。排除标准:并发其他骨折疾病者;肝、肾等器官存在严重器质性病变者;精神异常,无法配合完成治疗者等。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已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采取气囊止血带用于患肢止血,沿着第二掌股桡侧作2个手术切口,切口直径约为1 cm,注意不要损伤伸指的肌腱组织,在第二掌骨颈与其基底部分各插入1枚外固定螺旋钉,之后在骨折线约7 cm处的桡骨背侧再作2个手术切口,并置入2枚外固定螺钉,完成上述操作后,调整外固定支架的位置,在C型臂X线透视下进行手法复位处理,并确保外固定支架的固定效果。研究组患者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采取气囊止血带用于患肢止血,沿着患侧前臂远端作1个掌侧Henry切口,打开桡侧腕屈肌腱鞘并做牵拉处理,牵拉至桡侧,保证桡骨远端尺侧角暴露在操刀医师的视野中;对骨折处进行手法复位,并采用锁定接骨板固定骨折端;若患者存在骨质缺损情况,可选用自体髂骨板置入存在骨质缺损部位,必要时可对患者实施人工植骨手术。固定后在C型臂X线透视下见骨折部复位满意后,将钢板置于桡骨掌侧,采用螺钉固定,再次透视后冲洗切口,逐层关闭。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桡骨缩短高度,尺偏角的正常范围为21°~25°,掌倾角的正常范围为10°~15°。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腕关节功能与疼痛程度,采用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4]评估腕关节功能,总分值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腕关节功能恢复越良好;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5]评分评估疼痛程度,分值10分,分数越高,表明疼痛越剧烈。④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腕关节畸形、创伤性关节炎、腕关节活动性疼痛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折恢复情况 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尺偏角、掌倾角显著增变大,且研究组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桡骨缩短高度均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 < 0.05。

组别 例数 骨折愈合时间(d) 尺偏角(°) 掌倾角(°) 桡骨缩短高度(mm)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 41 55.47±7.23 15.05±1.36 18.11±1.02* 8.21±1.18 13.24±1.03* 4.56±1.42 3.47±0.28*研究组 42 40.26±6.34 15.03±1.34 23.84±1.36* 8.18±1.16 14.82±2.43* 4.58±1.47 1.84±0.53*t值 10.197 0.067 21.674 0.117 3.840 0.063 17.45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腕关节功能与疼痛程度 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与疼痛程度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与疼痛程度比较(  ±s, 分)

注:与治疗前比,*P < 0.05。VA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组别 例数 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 V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 41 56.17±3.17 80.47±4.26* 8.25±0.37 2.47±0.52*研究组 42 56.33±3.24 90.14±5.03* 8.24±0.36 1.33±0.28*t值 0.227 9.440 0.125 12.476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并发症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主要是在各种外力作用下导致手掌撑地,而腕关节在遭受损伤时处于背伸位,可促使外力传至桡骨远端进而导致骨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腕部肿胀、压痛明显、活动受限,若未及时进行处理,极易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发生正中神经损伤、骨折不愈、迟发性伸拇长肌腱断裂等并发症,病情严重者还可损伤神经与肌肉,因此,早期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有效复位固定是非常有必要的。

随着快速康复理念的发展,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对于术后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维度等要求逐渐提高,如何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外固定支架与锁定接骨板是桡骨远端骨折的常用治疗手段,其主要利用对角稳定的工作原理来固定和稳定骨折部位,其中外固定支架通过牵拉骨折部位周围的韧带来进行复位,提高复位效果,但是手术操作比较繁杂,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手术的风险性[6]。锁定接骨板具有普通钢板的支撑与防滑动功能,同时也具有角稳定性,其可利用力学原理与接骨板的支撑作用,有效避免骨折端出现错位,利于术后康复[7]。本次研究发现,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尺偏角、掌倾角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桡骨缩短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说明相较于外固定支架,锁定接骨板更有利于恢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维度,从而促进骨折部位的痊愈。有研究表明,锁定接骨板可由掌侧Henry入路,减少常规手术下对解剖组织的刺激与肌腱粘连,利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部位的复位,且可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早期行功能锻炼,从而恢复腕关节功能[8]。本次研究发现,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相较于外固定支架,锁定接骨板可更有效改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痛感,且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良好。

综上,相较于外固定支架,锁定接骨板可更有利于恢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维度,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降低疼痛,且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良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意义。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骨板偏角腕关节
基于改进迭代最近点算法的接骨板贴合性快捷计算方法
面向3D打印的钛合金点阵接骨板设计及其仿真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翼吊长涵道发动机短舱内偏角优化和机理研究
1.5T与3.0T核磁共振对腕关节软组织损伤影像诊断探讨
腕部外伤别只看骨折不看脱位
2018全国Ⅱ卷选修3-4中偏角的解法探讨
欧姆表偶然误差分析
滑丝螺钉取出困难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比较
腕关节痛:骨关节疾病中不能承受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