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生
摘要:2002年以及2011年两次新课标都提出了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以及培养创新精神,但是由于传统课堂的种种限制,其落实起来效果并不是特别好。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谈谈如何妙用“电子书包”设备,打造更加精准化的教学模式,巧建自主探索新课堂。
关键词:电子书包 自主探索 小学数学
一、研究缘起
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认知以及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在传统课堂下其落实起来有时却非常困难!而“电子书包”由于其本身的智能化,教学模式构建的精准化,得到了众多教师的一致推崇!那么如何利用“电子书包”的这种功能,打造自主探索新课堂呢?本人谈谈自己的做法。
二、具体做法
(一)利用“电子书包”速制学具,为自主探索奠基础。
数学学习中好的学具对于学生的自主探索是非常重要的!如:《简单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这一课主要是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化繁为简的思想,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感受规律的价值!因而操作对于探索规律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大量学具制作过于困难,很多教师都没有时间去制作学具,而在这种没有学具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只能让学生凭空想象,然后进行交流研究,而小学生的思维多以形象思维为主,这种缺少抓手的探索,学生是很难真正去探索的!
这节课本人制作过学具,四个人用了近半天的时间。而在“电子书包”设备中,制作这种学具就变得简单多了,只需做几个可移动的图片,多套不同学具就制作好了,然后群发到学生“电子书包”上就可以了,这个过程最多只要10分钟,学生就能在“电子书包”上进行探索了,关键由于制作的是多套学具,学生可进行多种策略的探索,而且相互还不影响,学生利用这个抓手就能在探索中比较、优化策略了。
(二)利用“电子书包”多样演示,让自主探索易交流。
精良的学具固然能够促进学生的探索,但是演示、交流的不畅也会让探索变得非常不方便。通常情况下,一交流就有思维的碰撞,这点非常好!但往往是一个学生边演示边交流,而另一个学生如果和台上的学生意见不一致,要么上台在前一个学生的操作上演示,这样前一个学生的操作被破坏了,要么就是这个学生带着自己的学具上台演示,演示好了再和前一个学生的进行对比,假如这时有多位同学想交流的话,教师就很难精准地将几个同学的演示同时在台上进行展示了,没有展示和对比,学生们的探索从何说起,而《合理安排时间》这课就真正凸显了这个问题,由于学具过小、过多,因而很难去比较,师生的注意力也很难放到探索上来。
这些问题,在“电子书包”环境下却很好解决,首先學具就是几张在设备中可移动的图片,在“电子书包”中根本就不会乱动,而学生的演示也无需上台,学生想交流就可以随时举手在台下演示,“电子书包”可以将多个学生的演示放在同一大屏上进行对比,本课的例题学生对于事情安排的方法不一样,因而用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这时将这些情况在一起对比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在对比中学生就能很快明白能同时做的事情一定要同时做,这样所用的时间才会最少!“电子书包”的这种对比、演示非常直观方便,而且如果学生演示错了,教师还可直接利用“电子书包”教师机的控制功能,直接在前面的白板上控制学生手里的“电子书包”,在操作中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所在!“电子书包”这种简易化、适时化的操作能真正让演示、对比为探索服务。
(三)利用“电子书包”个性指导,为自主探索提效率。
现在很多学校进行了自育自学课堂模式的研究,但学生探索后的问题是什么?和我们老师预设的情况一样吗?如果不一样,那么课堂上的这种探索就是教师的自导自演了。如在教学《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这一课时,学生自学后真正的问题是什么?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传统课堂教师无法一一进行了解统计,教师只能自己揣摩学生的想法,然后去设计,这种脱离学生学习实际的设计是有问题的。此外,学生上课进行探索时,大多数学生是愿意将自己的问题和同伴以及老师进行交流的,但还有一些后进生他们是不愿意将自己的问题和他人交流,遇到问题往往是直接往肚里咽,不和别人探讨,这又怎么办呢?新课结束后,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还想继续探索,传统课堂往往是统一给相同的习题,让学生练习,这样经常会造成后进生因感觉进度过快而学不会,而优等生则感觉习题的内容太简单感觉吃不饱,那么该如何解决以上这些矛盾呢?
其实,以上几个问题,主要是探索问题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前两个问题都可以通过“电子书包”的反馈平台进行统计,如教学《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把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在学生自学结束后,让学生投票,将自己最不明白的问题选出来,这样上课教师便可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共同探索这些问题了,而对于探索中个别学生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电子书包”的举手提问功能,让学生主动找老师。注意这种“找”,和传统的“找”有很大区别。首先是这个找是学生主动找老师,其次是这个找不会影响其他学生,这个过程学生不用真正举起手,只需要点个举手按键就可以了,教师可以悄无声息地到孩子身边来指导学生!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屏幕监视发现有问题的学生,然后主动给学生以帮助。
习题的探索问题,则可以通过电子书包的智能推送平台解决,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将相关知识点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知识点上设置一些题目,学生的答题程度达到一定要求了,就可以继续探索下一个难度层次的问题,如果没有达到相关要求,这时“电子书包”的智能推送平台就不会再推送下一层次的题目,而是继续推送本层次的题目,直到学生达到一定要求后,才会继续推送下一难度的题目,实在不会还可观看相关微课。而学生的答题情况,教师可通过后台的数据分析系统实时了解,针对一些确实学有困难的共性问题还可进行全班再指导,协助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点的探索。课后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推送不同层次的作业。
利用“电子书包”的这些功能,不仅探索有针对性了,而且真正实现了全员探索,探索的效率也提高了,每个孩子在数学学习上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利用“电子书包”多元趣味评价体系,为自主探索做保障
学生的探索方式是否有效,单凭简单的书面检测是片面的,学生探索的兴趣也是很难被调动起来的,而且这种评价也很难体现对学生探索过程的评价,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电子书包”自带的评价功能,当学生完成某项探索活动后给学生一定的积分。另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上课的表现随时给他们一些积分,而且这种评价的形式是非常有趣的,用的是开心消消乐游戏的点赞声音,学生非常喜欢!而一段学习之后,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积分到老师那里换奖品。这种积分换奖品的活动孩子是非常喜欢的,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此外,对于一些课外活动探索,还可以让其他学生以及家长参与进来,如:在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这一知识后,书上有一个找平衡动手做的活动,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到平台上,然后大家一起点评,然后再改进!这种点评我们要求评价者必须先说优点,再说不足,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去进行探索活动,多次点评后学生的实验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而且也会乐于去动手“做”数学。
合理运用“电子书包”的简易、快捷功能,不仅能够有效地克服当下课堂学生探索中的种种弊端,而且还能使数学的自主探索活动变得更有针对性、更高效。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