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经验探索

2021-08-16 09:44张波
新闻世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新闻学传播学媒介素养

张波

【关键词】媒介素养;《大众文化概论》;新闻学;传播学;课程教学

【基金项目】贵州大学2017年引进人才科研项目“高等教育系统重建以来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变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CSH036),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GZQN17)。

一、媒介素养教育:改善《大众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一个切入视角

随着商业电影、电视肥皂剧、流行音乐、通俗小说、网络文学等休闲娱乐方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全面渗透,大批量模式化生产的大众文化已成为了当代社会最为瞩目的文化现象之一。作为对大众文化现象进行系统解读和理论剖析的《大众文化概论》课程,是不少高校新闻学、传播学、汉语言文学、文艺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从知识目标来看,这门课需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大众文化理论知识,这包括既要了解大众文化的内涵定义,以及和大众社会、大众传媒之间的概念勾连,又要了解大众文化的类型、功能以及具体表征如身体文化、视觉文化、消费文化;从能力目标来看,这门课需要学生能够根据相关原理对大众文化现象的生成过程进行一般性分析,运用恰当理论对各种流行的大众文化事件进行批判分析,以及对大众文化中的不同成分进行科学甄别、合理评判和选择性利用;从情感目标来看,这门课需要满足学生对大众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在学习大众文化理论知识过程中的掌控感,以及完成大众文化相关媒介内容作品制作的成就感。

那么如何完成这些教学目标呢?从既往经验来看,《大众文化概论》这门课比较适合采取案例教学法,通过大量的案例呈现和剖析来帮助学生了解大众文化理论知识,但教学中过于强调案例呈现,虽然课堂可听性强,但容易沦为单纯的案例堆砌,如果相应的知识总结与理论归纳做得不到位,学生一学期听下来可能只是记住了一些碎片化的案例材料。比如,粉丝文化现象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但到了期末考试让学生们运用相关理论解释粉丝文化现象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只能从个人感想的角度谈粉丝文化的利与弊,只见现象描述,不见理论剖析。传统讲授式教学在《大众文化概论》课程上也常被采用,它的知识讲解更为系统,能够详尽地梳理和呈现大众文化理论知识点,但学生接受度差,一学期听下来只记住了一些理论术语,如文化工业、消費文化、媒介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等,而结合理论分析相关大众文化现象则有点云里雾里。比如,文化霸权理论是理论讲授的重要知识点,到了期末考试让学生运用文化霸权理论解释某类文化现象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只会从文化霸权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列举的现象或案例也是千奇百怪,与文化霸权理论本来的内涵相去甚远。总之,这门课在案例阐释和传统讲授的平衡上存在着一些难点,要么容易走向“娱乐化”,要么容易走向“玄学化”,它“下接地气易但上接天线”难,这迫切需要一个视角将理论讲述和案例阐释两者勾连起来,而在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融入媒介素养教育或许是解决相关难点的可行之道。

所谓媒介素养,在詹姆斯·波特看来“指的是一种视角,我们积极地运用它来接触媒介,解释我们所遇到的消息的意义”。[1]媒介素养教育其实就是在教会人们如何避免受到媒介控制的同时学会利用和驾驭媒介。随着媒介化社会的加速渗透,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通识性教育。而对大众文化的认识、理解和批判均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大众文化是一种经由大众传播媒介而得以广泛扩散的文化类型,从本质上看“大众文化是一种媒介文化”,[2]可以说媒介是理解大众文化的核心,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了《大众文化概论》这门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从媒介素养教育的视角来看,《大众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媒介素养为主线,让其学会正确地接触和使用媒介,正确地辨别和筛选媒介内容里的有效信息,准确地解读媒介文本背后隐藏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以及利用各种媒介特别是新兴媒介制作信息的能力。这个过程既包含了对大众文化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囊括了大众文化内容生产实践能力的提高,可较好地弥合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案例阐释和传统讲授的缝隙。

二、媒介素养教育视野下《大众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如何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呢?或者说如何在某一特定课程教学体系中贯穿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呢?英国电影研究院确定了一个基本方案,它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接触各种不同媒介,了解各种媒介传播的内容”、“培养分析和评估媒介产品质量的能力”、“培养媒介方面的创新技能”,最后一点又包括如下方面,即“获得进入多种媒介和接触各种媒介传播内容的路径,并能对此做出明智的选择”、“了解各媒介使用的独特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懂得媒介的产品制作过程、制作目的,以及媒介如何应对其受众的反应”和“利用媒介表达思想和传播信息”。[3]以上介绍稍显繁琐,我们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核心环节简要归结为“媒介视听体验”、“媒介文本解读”以及“媒介内容生产”。现以贵州大学的探索为例,展示媒介素养教育给《大众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带来的可能性。

《大众文化概论》课程自从贵州大学2014年创立旨在进行通识教育的阳明学院后便开始实施,至今已有六七年的开设历史了,是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类专业大一新生的学科必修课,在相关课程培养体系中具有较高地位。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大众文化概论》课程探索出了以“学生分组研讨+教师串讲精讲+集体反思总结”为核心的基本做法,其中“学生分组研讨”是后两部分的基础,也是课程教学实施效果的关键。一般设五人为一个小组,由于贵州大学的常规班级建制为五十人,这样就至少形成了十个小组,与此相应的是教师会在学期初拟定十种大众文化现象让各小组选择并依序进行课堂作业汇报。在著名文化研究学者陶东风主编的《大众文化教程》教材里,对商业电影大片、电视肥皂剧、电视真人秀、通俗小说、流行音乐、商品广告、网络文学、粉丝追星一共八种大众文化现象进行了介绍,根据日常生活体验和学生反馈意见,再加上软新闻、电子游戏两种,由此构成了供课堂讨论的十种大众文化现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加入某一具体大众文化课程学习小组,然后组内的具体任务分工为,一名小组成员负责该种大众文化现象的外国发展史回顾,一名小组成员负责该种大众文化现象的中国发展史回顾,一名小组成员负责搜集该种大众文化的中外影像资料和文本材料以供文本解读之用,一名小组成员负责整合搜集到的资料做成课堂展示PPT,最后一名小组成员负责熟读所有材料并在课堂上做公开展示,不仅负责汇报本组成果,还需要接受老师和其它同学的现场提问。学生分组研讨大约会持续30分钟,此后转入教师串讲和精讲环节,50分钟后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即集体反思总结,对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进一步回顾和归纳,对学习效果进行随机测试,此处的反思总结由于需要学生参与进来,大约会耗时20分钟。这里,我们从三个方面展示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众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的基本经验。

(一)媒介视听体验

媒介素养教育建立在一定量的媒介视听体验基础上。在课程预习阶段,我们会根据课程内容,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媒介接触与使用活动。具体做法为,每个小组在课前一周进行与小组学习任务有关的媒介视听活动,比如选择了电视真人秀的小组,要观看一期当下比较流行的真人秀节目,而选择了通俗小说的小组,要阅读一部当下或历史上有一定显示度的通俗小说作品,然后在接触与使用媒介的过程中,反省性地观察自身的媒介视听体验。可能要观察空间体验,比如建议学生在电影院观看最近刚上映的商业大片,在对电影院这一特定观影空间的沉浸中,让其感受电影院里的光线、声响、上座情况以及自身的观看心理活动;也可能要观察时间体验,比如建议学生在观看电视肥皂剧的时候,关注自身对时间流逝的感受以及媒介内容中印象深刻的记忆点;还有可能要观察交往体验,比如在欣赏流行音乐或八卦新闻的时候,关注如何融入人们的谈论之中,或者一个人独自看网络文学和与同学集体玩电子游戏相比,对人际交往的体验有何不同。总之,媒介视听体验不是单纯的娱乐活动,而是一种带有反思性的感知活动。

(二)媒介文本解读

媒介素养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做被动的“阅听人”,还要让他们做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解读者”。在课程研讨阶段,学生需要展示与所选大众文化现象相关的媒介文本以供课堂解读。比如选择了商业大片的小组,就需要一名小组成员负责搜集中外商业电影大片的影像资料,截取其中的经典片段,并针对镜头语言、经典台词等文本材料进行解读,分析商业电影大片是如何讲故事和造梦的?商业电影大片是如何营造视觉盛宴的?又比如选择网络文学的小组,需要一名小组成员负责搜集网络文学的代表性作品,分析网络文学爽文的爽点在哪里?它们是如何制造消费快感的?等等。此外,学生不仅要分析大众文化一般性的生产机制,还要分析文本背后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问题,教师应要求学生就这些影像或文本体现了什么权力关系、反映了哪些文化价值观、呈现了何种社会心理、折射了什么意识形态等问题进行追问,在此过程中实现大众文化理论知识的引入。当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大众文化现象进行一定的价值探讨,鼓励学生就大众文化现象当中的争论点进行充分辨析,比如如何看待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的风行,好莱坞大片到底是文化交流还是文化入侵?电视真人秀有没有剧本?电子游戏到底是电子鸦片还是青少年实现社会化的一种手段?粉丝行为中理性与非理性的界限在哪里?在不同观点都得到呈现的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

(三)媒介内容生产

利用合适的媒介技术工具生产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是检验媒介素养教育成效的重要方面。在课后复习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提出进一步要求,学生不能仅仅只是满足于解读现有的媒介文本,还应根据自己的理念去制作理想的媒介信息。比如选择了软新闻的小组,对针对某一特定社会事件的某则新闻报道不满意,可根据已有的背景素材并结合自己的采访,去做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新闻报道;比如,选择了商品广告的小组,可能对当下许多影视广告里的性别歧视形象进行了批判,课后则可在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生可利用文案和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性别价值主张,并在广告创意中实现对性别的正常化表达。总之,如果学生对某些媒介内容产品不滿意,就自己动手去制作一个满意的媒介作品。而当下学生可利用的媒介内容生产平台也比较多,一些学生加入了校记者团、电视台、广播站、校园网等机构,完全可以利用在校媒工作的机会,结合适当的时机去生产理想的媒介产品,如可策划反对性别歧视、倡导性别公平的公益广告;另一方面,在自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有机会接触和应用各类自媒体,学生可在微信公众号、知乎、豆瓣等平台上结合经典论述或当下文化热点,就相关大众文化现象撰写影评、剧评、乐评、书评或回答提问,也可在B站、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上发布原创内容,或对相关已有素材进行整合、剪辑和二次加工,改变其原有的内涵指向,再造文本意义。

三、媒介素养教育之于《大众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的实践价值

《大众文化概论》这门课程关注的是小说、电影、电视、音乐等大众文化现象,与日常生活具有较好的贴近性,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很接地气,但从教学过程中来看,它又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文化主义范式、批判理论范式、能动受众理论范式、文化霸权理论范式、政治经济学范式、结构主义符号学范式,以及各种研究范式下面的一系列具体理论,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门槛。不管是以案例阐释为中心的案例教学,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它们均存在着知识记不牢、记了不会用的困境。媒介素养教育的引入,统摄了《大众文化概论》教学中的案例阐释和理论讲授的呈现,进而带动了课程教学效果,经过几年来的探索,我们发现它对《大众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具有如下实践价值。

(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众文化概论》本身就是一门“接地气”的课程,媒介素养教育的引入,使得传统课堂讲授与媒介艺术审美相结合,进而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寓教于乐。学生们本来就是媒介文化产品的积极体验者,通过娱乐方式实现学习目标的教学设计,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并使得他们的学习过程充满乐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增进了学生的批判意识

媒介素养教育的引入,使得《大众文化概论》课程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来统摄案例阐释和理论讲授。通过对各类案例的呈现,并援引相关理论对大众文化现象进行解读和分析,使得学生不仅能够理解那些“前台”看得到的媒介文本表现形式,也能理解那些看不到的“后台”媒介内容生产机制,进而增进了学生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大众文化批判的意识。

(三)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的引入,使得《大众文化概论》课程不仅仅停留在媒介文本解读层面,还驱动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借助机构媒体或自媒体平台进行符合自己价值取向的媒介内容生产活动。尽管不少媒介内容作品在形式上还比较粗糙,但这种运用媒介技术生产内容信息的应用导向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注释:

[1]詹姆斯·波特.媒介素养(第4版)[M].李德刚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9.

[2]周宪.当代中国的视觉文化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15.

[3]凯丽·巴查尔格特,张开.媒介素养与媒介[J].现代传播,2005(02).

(作者: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新闻学传播学媒介素养
探析中西传播差异 彰显华夏传播魅力
传播学理论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探讨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研究
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论中国传播学本土化与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