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对新生儿脓毒症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分析

2021-08-16 03:02巫福娟谷萍娇李伟玲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弥漫性肝素抗凝

林 蕾 巫福娟 谷萍娇 李伟玲

(1.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佛山 528000;2.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佛山 528000)

新生儿脓毒症又称为新生儿败血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种高发病率及病死率的全身性疾病[1]。由于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吸入羊水、经脐带或产道所致皮肤破损等现象,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就有可能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系统,并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新生儿脓毒症的发生[2]。严重者则会导致机体内微血栓形成,凝血机制障碍,引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临床针对新生儿脓毒症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主要采用病因治疗联合抗凝治疗[4]。已有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在此方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大都未对患儿的住院病死率及1年生存率进行研究考量[5~6]。本研究选择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4例脓毒症合并DIC新生儿,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1年生存率,以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考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新生儿脓毒症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病因常规治疗联合普通肝素抗凝治疗,男26例,女16例;日龄5~20d,平均日龄(12.6±3.1)d。观察组采用病因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男24例,女18例;日龄4~20 d,平均日龄(11.8±4.2)d。两组患儿性别、日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患儿家属均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患儿为足月新生儿;(2)患儿符合脓毒症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相关诊断标准[7]。

1.2.2排除标准

(1)有其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合并症的患儿;(2)早产患儿;(3)对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有药物禁忌的患儿;(4)不配合进行临床治疗及1年后回访的患儿及家属。

1.3 方法

两组患儿均针对病因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各自采用抗凝药物辅助治疗。对照组患儿皮下注射普通肝素0.5mg/kg,每天2次;观察组患儿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溶液40U/kg,每天2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周,具体时间根据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或DIC指标恢复情况而变动,保证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正常、DIC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方可出院。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有效、无效3个等级。治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DIC各项指标完全正常;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体征指标有所恢复,DIC各指标有所好转,但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与治疗前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DIC各项指标差别不明显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2)统计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住院死亡率,并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调查两组患儿的1年生存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1周后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及1年生存率比较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通过电话回访,观察组患儿1年生存率为97.6%(41/42),对照组患儿1年生存率为94.6%(35/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及1年生存率比较

3 讨论

新生儿脓毒症旧时又被称为新生儿败血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1]。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有吸入羊水、经脐带或产道所致皮肤破损等事件发生,又因为新生儿各器官系统并未发育完善,免疫力相对低下,其对微环境的反应及调节能力低下,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就有可能通过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系统大量繁殖,产生的毒素可引起新生儿呕吐、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引发脓毒症[2]。加之新生儿血液本就质地粘稠,严重者继而会发生机体炎症反应及凝血-纤溶系统失衡,机体内常可形成多处微血栓,引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由于其具有高发病率及病死率,近年来一直受到临床重视,针对新生儿脓毒症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目前主要采用病因治疗联合抗凝治疗[5~6]。

临床常用的抗凝类药物主要为肝素及低分子肝素[7~8]。肝素主要通过与血液中凝血酶抑制物结合形成复合物,来达到抗凝作用,抑制微血栓形成,逐步平衡凝血-纤溶系统。此外还具有抑制因凝血酶及纤维蛋白所致炎症反应、抑制组蛋白所致细胞毒作用、保护修复血管内皮等免疫调节作用[9~11]。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裂解而来,具有半衰期长、血浆非特异结合力低、生物利用度高等优势特点,尤其低分子肝素不依赖于血液中的凝血酶抑制物,故其不易诱发出血,可快速抗凝,治疗效果更为理想[12~14]。除此之外,相较于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具有组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的抑制作用,抗炎作用更强[1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1周后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相同的治疗时间内,低分子肝素具有更好的快速抗凝治疗作用。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患儿及家属经济消费层面考虑,住院时间越短,患儿及家属的经济消耗就越低,相对于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可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降低经济成本。1年后通过电话回访,观察组患儿1年生存率为97.6%,对照组患儿1年生存率为94.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普通肝素及低分子肝素对患儿的治疗预后无太大影响,治疗效果均大都稳定。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对新生儿脓毒症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疗效确切,抗凝速度快,且在经济层面降低患儿及家属开销,治疗效果更为安全且预后效果相对稳定,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荐使用。

猜你喜欢
弥漫性肝素抗凝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Mutually Beneficial
低分子肝素药理学机制及适应证研究进展
弥漫性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