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龙成
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底蕴,立足教材,拓展阅读、促进感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主要从增加人文积淀、感悟人文情怀、培养审美情趣这三个角度,阐述了初中语文人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人文教育 策略
一、增加人文積淀,形成独特感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在构建认知结构的同时获得自己的感悟,形成独特的人文积淀。教材篇目后附有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能为学生的人文积淀提供指引,有些内容与教材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或源于不同作家的同一主题,或源于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拓展阅读篇目是课外阅读的延伸,与课外阅读相辅相成,同为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是学生人文积淀有效的切入点;阅读名著是学生知识储备,提升人文积淀的主要渠道,所以教师要向学生推荐涉及古今中外的阅读内容,让学生迁移课内阅读的知识方法,提升学生阅读的效果。
学生可以借鉴网上的章节、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或者从某个方面构思并绘制出思维导图。如在阅读《西游记》时,有的学生从故事脉络进行构建,从作者与作品、故事主线、主要人物、历史意义等方面构建;有的学生从四位主要人物性格的角度加以分析,并抓住一些关键词语分析人物性格。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参与阅读展示,掌握阅读的方法,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情节、分析形象,在开阔阅读视野的基础上获得人文积淀。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表格归纳情节、分析内容。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杨志押送生辰纲”和“好汉智取生辰纲”的故事细节,列出表格,写上路、中计、失纲(得纲)和启示。在阅读导读内容时,学生可以据此设计《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阅读表格,从“三拳威力”的角度让学生对比第一拳、第二拳、第三拳打前的谩骂、打的位置、打后结果、描写角度等统理内容,丰富学生的人文积淀。
二、感悟人文情怀,走进作者世界
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阅读积累、阅读实践,强化对语言文化的敏感度,发展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核心素养理念认识不足,不重视人文情怀的浸润,缺少阅读的感悟、方法的迁移、人文气息的营造。因此,教师要针对阅读内容,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人文情怀。
如在教学《纪念白求恩》时,教师可以将白求恩与“不少的人”放在一起,从工作态度、对同志和人民的态度、工作要求等方面加以对比,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又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教师要按时间顺序梳理情节,让学生说说冒险、入险、脱险的过程。在梳理“冒险”情节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当小伙伴提议去爬悬崖时,他们的心情怎样?‘我有何表现?在梳理‘遇险内容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我的表现,写了哪些心理活动?文章用了哪些描写?在‘脱险时,‘我的心理又是怎样的?从这段经历中‘我获得了怎样的启迪?”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勾画出心理描写的词句,通过真实而细腻的描写走进人物心理。
三、培养审美情趣,获得情感熏陶
通过阅读,学生能丰富人生体验,提升审美情趣,教师要做学生阅读的指引者,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佳作,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阅读体系,发现审美情趣的获得路径。教师要带领学生品读文言文,从体悟、涵咏中探寻审美情趣。在现代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篇目的文本中获得艺术感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挖掘文本中的美,让学生去理解、感悟,获得智的启迪、情的熏陶,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培养。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提升学生的素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让学生获得阅读的感悟、情感的熏陶,提升文化修养与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刘庆昌.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7(4).
[2]任彦钧.语文学科人文底蕴培育策略之我见——语文学科人文底蕴素养培育刍议之三[J].语文教学通讯,2018(3).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坎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