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军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由多种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而诱发的脑膜炎或脑炎,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诱发因素多样化,但多与寄生虫、螺旋体、病毒以及真菌有所关联。疾病一旦形成,可导致患者出现昏迷、抽搐、感觉异常、吞咽障碍、大小便困难以及肢体瘫痪等症状。通过相关数据可发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导致我国死亡率升高的常见疾病之一。所以,尽早对疾病进行诊断,并实施有效治疗措施,对疾病好转,抑制疾病恶化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临床中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方案较多,比如MRI、CT 等,但不同诊断方法对疾病检出率存在一定差异性[1,2]。因此,本文就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应用MRI 增强扫描与CT 增强扫描进行诊断,观察其临床诊断价值与优势性。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30 例,根据就诊前后顺序分为比对组及测试组,每组15 例。比对组:男9 例,女6 例;年龄最小24 岁,最大70 岁,平均年龄(47.77±7.98)岁;病程最短11 d,最长5个月,平均病程(2.34±0.89)个月;疾病类型:化脓性脑膜炎3 例,病毒性脑膜炎8 例,结核性脑膜炎2 例,新型银球酵母菌脑膜炎2 例。测试组:男8 例,女7 例;年龄最小25 岁,最大70 岁,平均年龄(47.99±7.76)岁;病程最短13 d,最长5 个月,平均病程(2.36±0.92)个月;疾病类型:化脓性脑膜炎4 例,病毒性脑膜炎7 例,结核性脑膜炎2 例,新型银球酵母菌脑膜炎2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通过细胞学检查与脑脊液检查,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②患者本人或者家属自愿签订此次研究同意书;③临床资料完整。
1.2.2 排除标准 ①精神系统疾病;②中途更换诊断方式者或者退出者;③妊娠、哺乳期女性;④传染性疾病者;⑤致瘫残疾者。
1.3 方法 检查前,先对患者实施宣教,告知其检查流程与相关所需注意事宜,身心放松,不要过于害怕与焦虑,针对患者对疾病与检查方面的疑问进行正面解答,消除其疑虑,提高检测配合度。
比对组:实施CT 增强扫描,选择64 层螺旋CT进行诊断,设定相关参数,层间距10 mm、层厚8 mm、间隔时间3 s,告知患者保持仰卧位姿势,实施横断位增强扫描。
测试组:实施MRI 增强扫描,应用MRI 成像仪,设定相关参数,层间距2 mm,层厚度5 mm,对患者颅脑底部从上到下实施增强扫描。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比对组化脓性脑膜炎诊断准确率为66.67%(2/3),病毒性脑膜炎诊断准确率为62.50%(5/8),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准确率为50.00%(1/2),新型银球酵母菌脑膜炎诊断准确率为50.00%(1/2),总诊断准确率为60.00%(9/15)。测试组化脓性脑膜炎诊断准确率为100.00%(4/4),病毒性脑膜炎诊断准确率为85.71%(6/7),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准确率为100.00%(2/2),新型银球酵母菌脑膜炎诊断准确率为100.00%(2/2),总诊断准确率为93.33%(14/15)。测试组的总诊断准确率高于比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而且疾病一旦形成,感染病灶会逐步向周边神经浸润与蔓延,还可通过血液传播病变,属于临床重症疾病。由于发病部位不同,疾病类型可分为脑膜脑炎,脑膜炎以及脑炎,而具体可分为神经炎、结核性脑膜炎、脊膜炎以及脑囊虫病[3,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导致患者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异常、肢体抽搐、昏迷、吞咽障碍以及大小便障碍,若不尽早干预,还可诱发脑功能损伤,这对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健康非常不利,还可缩短其生命时间,降低日常生活质量[5]。所以,尽早对疾病进行诊断,并实施相关干预,可有效抑制疾病恶化,改善患者机体不适。从而恢复其工作状态与日常生活水平。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多样化,病原体多元化,从而增加诊疗难度,针对患者实施诊断前,需对患者的病史、临床特征以及疾病表现等方面进行观察,实施病原学、脑脊液检查。由于中枢神经系统遭到不同程度侵犯,从而导致患者脑功能出现不同程度障碍,脑结构异常。所以,给予患者MRI 与CT 增强扫描诊断有利于将病变组织清晰的显示出来,更有助于医师对病情进行观察与诊断,从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机体不适,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CT 诊断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可重复性操作等优势性,更易于患者接受。而且在检查期间,有助于将患者的颅脑横面解剖关系、脑组织结构变化情况清晰的显示出来,进而了解病变组织。但CT 诊断在应用期间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出现误诊、漏诊情况,而且分辨率较低,画质模糊,进而影响对疾病的检查精确性[6]。此外,在实施CT 诊断期间,若病灶<1 cm,受到分辨率的影响无法对疾病类型进行检出。若后颅凹、颅底位置存在骨骼重叠情况,亦出现伪影,从而增加CT 诊疗难度[7]。
MRI 增强扫描主要是通过多参数成像原理,从多个方位对患者病变组织实施全方面的诊断检查,有助于对病变进行定性,通过临床诊断相关数据总结出:MRI 增强扫描在确诊疾病范围、了解病变周边组织以及病变内部结构中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诊断应用MRI 增强扫描,若患者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炎症、纤维蛋白性疾病等类型,可表现出长T1、T2;针对肉芽脓性或增殖性炎症时,MRI 可表现出T1 信号与T2 信号延长;若病变部位存在纤维成分、钙盐沉积,MRI 可表现出长T1 信号与T2信号,同时还可存在低信号。但MRI 医疗费用较高,部分患者无法接受,而且平扫对炎性病变、周边水肿区分不足。为进一步保证诊断准确率,可实施增强扫描[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测试组的总诊断准确率高于比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表明MRI增强扫描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诊断价值更高,利于对疾病类型进行鉴别,从而开展针对性治疗,快速抑制疾病恶化,改善患者机体不适。
综上所述,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应用MRI 增强扫描诊断的价值较高,且MRI 增强扫描的分辨率较高,可多角度成像,有利于鉴别疾病类型,可作为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首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