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四年级简便计算的教学策略

2021-08-11 13:49杨雪敏
天津教育·下 2021年7期
关键词:简便计算

【摘  要】简便运算在计算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学四年级下学期学生开始接触运算定律并对其进行应用。但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基本的运算定律,但是当解决实际问题时,却是困难重重。对此,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出了一些简便计算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简便计算;运算定律;简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1-0147-02

Talking about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Simple Calculation in the Fourth Grade of Primary School

(Xiaguan Seventh Wanquan Primary School, Dali City,China) YANG Xuemin

【Abstract】Simple calculation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alculation teaching. In the second semester of the fourth grade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begin to learn about the laws of calculation and apply them.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although many students have mastered the basic laws of operation, they have many difficulties when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is regard, the author summarized and refined some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simple calculations based on his own teaching practice experience.

【Keywords】Simple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law; Simplified calculation ability

簡便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课程标准》对简便计算的要求是“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目前,很多学生由于平时缺乏训练,计算的正确率很低,更不用说形成简便计算的能力。让学生对平时出现的错例进行分析,有助于总结出合适的计算方法,为全面提高学习效率打下基础。

一、学生在进行简算时会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粗心,计算不认真

由于年龄的特点,小学生的思想比较简单,他们的感知粗略,认为简算得到的结果就是整百。这类习题的出错主要是学生的想当然造成的,典型错误是996-(275+15)=996-300。

(二)对概念理解不清,对运算性质理解不透

运用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需要添括号和去括号。学生对添括号和去括号的方法理解不透彻,很难分清去括号到底变不变号的问题。如:231-99,很多学生容易对添括号后又去括号理解不清,典型错误是231-99=231-(100-1)=231-100-1。也有少部分学生写成:231-99=231-(99+1)=231-100;[190025×4=190025×4=1900100]。

(三)对运算定律的本质理解不透

由于练习题型单一,大量的简单模仿使学生忽视了对运算定律本质的理解,计算方法混淆,断章取义,尤其会出现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混淆,如:[80×8×125],很多学生容易把它与[80+8×125]混为一谈,典型错误是[80×8×125=80×125+8×125]。也有很多学生将乘法分配律这个过程运用到了乘法结合律中,[8×40×25=8×25×40×25]。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把“分配”现象落实到位,典型错误是[4+40×25=4×25+40]。[a×b+a×c=a×b+c]是[a×b+c=a×b+a×c]的逆运算,在运用这个公式简便运算时,许多学生往往会把有的因数书写两遍,典型错误是[64×18+64×32=64×64×18+32],学生们会认为明明是两个64,因而导致计算出错。

(四)学生凑整思想根深蒂固,忽略运算顺序

“凑整”在计算上经常使用,使用凑整可以使计算简便。但“凑整”必须建立在正确运用运算定律的基础上,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凑整”,否则容易计算错误。我们发现,不管是哪一个年级的学生,只要发现题目中有数字能凑成整数,他就不管到底能不能简算,不顾运算顺序。

如:[378-136+164],很多学生只是看到136和164可以凑成整数,典型错误是[378-136+164=378-300],[8.76+1.24×1.5=8.76+1.24×1.5]。还有学生只看到除号或减号两边的算式相同,如[125+86-125+86],[25×4÷25×4],许多学生忽略运算顺序,典型错误是[125+86-125+86=125+86-125+86],[25×4÷25×4=25×4÷25×4]。

二、如何有效地进行简便计算教学,才能使学生具有自主的简算能力

(一)突出现实背景,牢记运算定律

学生对计算方法的选定,更多地依赖于生活实践。那么,我们在教学简便运算时,应通过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激发学生对“简算”的自发需求。

如教学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生活背景:学校要换课桌椅,桌子每张79元,椅子每条21元,四年级一班共89人,一共需要多少元?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分别算出桌子和椅子各需要的钱,然后把两部分加起来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算式是[79×89+21×89];还有的学生可能会先算出一套桌椅的价钱,然后再乘89,算式是[79+21×89]。在以上的两种方法中,学生不难发现,运用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既节省了时间,又使计算更加简便。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再举出符合这样规律的式子,最后总结规律。

在教学“减法的性质”的时候,可以结合这样的生活情境:爸爸有231元, 要买一件199元的上衣,给了收银员200元,爸爸要从手中231元中减去200元,还剩31元,但收银员还要找给爸爸1元,用31 加上找回1元,就是32元,而不是30元。列式:[231-199=231-200+1=31+1=132]这就是“多减了要加上”。反之“多加了要减去”。类似[421-202]的简算也可以用同样的生活情境支撑,

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从多角度地进行理解。如在使用这个分配律时,必须是先用括号里的两个数分别与括号外的数相乘之后,将乘得的积再相加。分配这个过程必须分配给括号里的每一个数,同時两个数相加或者相减,再去乘另一个数,才能用分配律。在运用这个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公式进行简便运算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两个积中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二)加强对比训练,不断总结反思

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数学上经常采用的是对比训练的方式。通过对比的方式,学生能更清楚地看到题目的区别与联系,更能知道自己的易错点。鲜明的对比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运算的正确率。乘法分配率和乘法结合律是学生在运用中最容易混淆的两个定律,区分二者时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乘法结合律中全部都是乘法运算,而乘法分配律中有“加”或者“减”的运算,还有“分配”的这个过程。

(三)加强计算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应帮助学生平时要多注意收集、总结和积累一些解题的计算方法与技巧。一是观察题目特点,确定运算定律。做题之前教师要让学生观察数字和运算符号,根据运算符号选择到底是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还是加法的运算定律,到底是用减法的性质还是除法的性质。同时要根据数的特点找出它所需要的配对数。如果题目同时有乘法和加法,要想到乘法分配律,不过具体问题还是具体分析。二是加强估算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计算之前先进行估算,这样能有效地提高运算的正确率。三是分层练习,设计练习的时候要有层次性,对于反复出现错误的题可以多次训练,不断巩固。

三、结语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总之,小学四年级的简便计算在整个小学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小数简便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方式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对简便计算教学的再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08(01).

[2]杨红梅.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1).

[3]詹雯.关于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的策略谈[J].新课程(小学),2014(04).

作者简介:杨雪敏(1986.11-),女,汉族,云南大理人,研究生,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简便计算
简便计算的典型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
在简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浅谈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简便计算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发掘生活原型培养学生简便计算能力的研究
让学生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冲出学段樊笼 提升简算能力
减少简便计算失误“四方略”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