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让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可能性,同时也为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新路径。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近年來,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教育问题。2012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要防止学科化的倾向,应以多种形式的活动为主。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真实生活和现实问题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这一点,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社会经验,在实践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自信的品质,拓展儿童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素质和能力。
一、基于课程目标的有机融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强调的是学生能够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这正好符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目标,都是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学实践的初衷。因此,我们把让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目标的首要选择。
例如,学校开展“我是厨房小帮工”综合实践活动,在设置活动目标时,不仅关注本次活动的主题特点,还要努力找到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目标的结合点,从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来构建。最终确定本次的课程目标为:(1)通过参观、访问了解学校食堂的工作需求,了解食堂里不同的岗位及相关职责和要求,知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2)了解学校食堂准备午餐的一般流程,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帮厨计划,在活动中能正确了解自己,能与他人融洽相处、分工合作。(3)积极参加学校食堂小帮厨的工作,在劳动实践中能努力解决遇到的问题,体验劳动所带来的乐趣,形成爱劳动、会劳动、会生活、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态度。
二、基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自身需要,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其本质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生生存”,这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相映照。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强调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发展性。因此,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体内容时,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正常的情绪情感体验、正确的价值观、综合能力等几方面入手。
例如,学校开发了一个由60门职业体验组成的微型课程群,里面有“翠微阁茶馆”“马克拉面馆”“小荷便利店”“扎染坊”等。我们将体验式学习与职业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和模拟仿真的社会生活中,让其参加各种职业体验活动,使其获得相应的真切认知与情感体悟,从而加深对自我世界、生活世界、职业世界和社会发展的理解,并将这样的理解与其自身的未来相联系。在职业体验中,培养学生制定目标、组织管理、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决策管理和领导能力,在虚拟的职场中,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会适应环境,培养学生面对风险、挑战风险的心理弹性和心理韧性,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
三、基于课程形式的有机融合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都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当然,也可以个人单独进行。这个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在形式上有相通之处,都注重课程形式的活动性、实践性和多样性。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有效地运用形式多样的组织方式,或调整活动的顺序,或改变上课的地点,或拓展活动的空间,或扩大小组合作范围。在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增强自主参与意识、团队合作及交往沟通能力,在活动中体会愉悦感、荣誉感和价值感。
例如,综合实践活动“竹节人”,竹节人的了解、制作、玩竹节人这些实践内容。在实际实施中,我们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以项目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完成一份比较完善的竹节人制作指南,每组至少做一个竹节人玩具,创造本小组独特的玩法。学生在活动中,自由组成合作小组,他们在商量中甚至是激烈的争论中完成本小组的竹节人制作指南;然后挑竹子、锯竹子、打孔、穿绳……在每个人的努力下,各小组都成功制作出了竹节人,有的小组还给竹节人进行了个性化的打扮。玩竹节人,更是小组各显神通,有的编故事,有的配乐,有的请父母拍成视频。在活动总结时,学生分享了本小组成功的原因,也诉说了他们的纠纷及如何解决的方法。同时,教师充分肯定他们在小组合作中,为了能顺利完成任务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的做法。这样做,让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又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的特征尽量体现。
四、基于课程评价的有机融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对学生多采用质性评价方式,避免将对学生的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这与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不使用单一的评价方法,而是多种评价方法优化组合使用,增加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评价时间不再局限于上课的时间段,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时刻评价学生的具体表现;评价主体上更加丰富,有学校老师的参与,也有学生家庭的参与,还有社会的配合。在活动过程中,家长的一句表扬、教师的一句肯定、社区的一个情况反映或亲朋好友的一个无意的赞美,都是评价。这样的评价贯穿于整个实践中,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让学生在多维时空中,朝着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发展,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例如,在综合实践活动“抗疫,我们同行”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设置了多个抗疫小能手的奖项,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自己、同学、教师、家长都是评价者,学生也在自我肯定中、同伴表扬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对疫情不再害怕、恐惧,从而调节了学生的心理状态。
实践证明,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拓宽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路径,还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今后,我们要积极运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四种策略,发挥1+1>2的效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小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育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26):50-52.
何晓梅 江苏省南通市五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