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

2021-08-09 06:26冯宪军阮传伟何荣杰
文教资料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学途径优秀传统文化

冯宪军 阮传伟 何荣杰

摘 要: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与我国中职院校思政教育有较高的契合度。在过去的中职思政教学模式中,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较缺失,导致思政教学效果不佳。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相结合的意义、内容、原则与目标,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途径,以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及中职思政教学水平的提高出一份力。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中职思政 教学途径

1.引言

我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丰富且多元的优秀文化,这些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及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富含文化底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国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来说有重要的教育及引导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相结合,对于中职院校德育水平的提高有非常显著的促进效果。因此,新时期要持续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政课融合的途径,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职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

2.中职思政课教学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容及深邃博大的思想内涵,对于我国未来在世界上长期占据话语权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在中职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凝练出的瑰宝,是推动我国中华文化在未来能够创下新辉煌的重要保障。新时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出现逐渐流失的趋势,这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敲响了警钟。青少年是我国未来发展建设的主力军,在从青少年时期接触、学习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让孩子们很好地理解文化背后的优秀内涵,使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发扬。

2.2增强思政课教学成效

目前我国一些中职院校将教学重心放在专业知识及专业技术的传授上,旨在强化学生的技能及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质量,但是忽视了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思政教育不受中职院校教师及学生的重视,部分学生将思政课程当成“水课”,认为其枯燥又无趣,对于未来的工作没有帮助,学习的目的仅是应付考试。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中,能够丰富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达到增强教学成效的目的。

2.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互联网时代,中职学生能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丰富。目前我国互联网上的信息质量良莠不齐,有时无法给予中职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甚至有些思想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背道而驰。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好奇心,但是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教学相结合,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于其中各种思想精华的理解,提高掌握程度,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3.优秀传统文化中可以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内容

3.1坚定不移的爱国精神

目前我国正处于和平年代,部分青少年学生对于爱国情怀的感触不深,与革命先烈那一代人们相比,爱国情怀有所淡化。与此同时,互联网上还存在一些不良信息,这对于中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是不利的。因此,在中职院校思政课程教育中,必须加强爱国思想的教育,培养学生坚定不移的爱国精神。

3.2崇高的人生追求

中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智力与身体素质方面并无显著差距,但是一些中职学生存在厌学、消极、叛逆等负面情绪。部分中职院校学生在初中时成绩一般,较少受到家长与教师表扬,导致其对于学习有不自信、回避、厌恶甚至恐惧的心理。在进入中职院校后,由于这种惯性心理的影响,部分学生无法摆脱负面情绪,继续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因此,中职院校要重视学生人生追求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生的习惯,帮助学生确立人生目标及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3.3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与人生追求相互联系,有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会有崇高的人生追求。中职学生在学习及未来就业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一方面是内在负面情绪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來自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竞争压力。中职学生只有具有坚强积极的人生态度,正视挑战与挫折,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因此,中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在人生态度方面的引导,通过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内容及案例,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原则及目标

4.1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原则

第一,思政教育为本的原则。让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结合要明确思政课教学的主体地位。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顶层设计中,要将德育目标作为根本,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路径,使二者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第二,有机结合的原则。在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要选取符合中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内容进行补充,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不可生搬硬套,及时纠正传统文化中落后且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坚持传承与发展并重。

4.1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政课教学融合建设的目标

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政课相结合是一件双赢的举措,为了最大限度地达到二者的融合效果,要明确以下两个目标:第一,坚持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达到中职院校教书育人的目的,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成为中职学生学习、生活及未来工作的指导思想之一,使学生受益终生。第二,坚持通过思政课教学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国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优秀文化能够在新时期传承发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相结合,增强新时期我国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及道路自信。

5.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政课教学融合的有效途径

5.1从教材出发完善思政课程教学内容

中职思政课教学融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要从教材出发对思政课的知识点进行完善与补充,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更直观地展示在课本之上,同时很好地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拓展补充,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在完善教材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满足我国《中职德育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修改。教材可以根据不同章节所侧重内容的不同引入不同的传统文化内容,例如《论语》《礼记·大学》《孟子》《中庸》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选用补充教材进行授课,再结合相关视频进行拓展,能够很好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使思政课程更加生动形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2建立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教学体系

中职院校要将传统优秀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必须考虑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及中职学生的特点,通过系统化地设计课程,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的有机结合。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结合有许多方式,例如可以在思政课程每节课开始的前5—10分钟,让学生诵读、学习我国经典的诗词及古文,并将学习情况纳入思政课平时成绩考核;班主任可以在每周周日晚组织安排学生进行古文鉴赏及学习心得研讨,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成为常态。此外,中职院校还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思政考核方案,增加对于学生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情况的考察指标,并且在考试内容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督促学生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确保考核更全面。

5.3打造信息化思政教学网络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我国已经初步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及自主学习的新途径,对于学生的多元化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我国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正面临流失的命运,要想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再依托传统的纸质载体,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因此,中职院校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思政教学与网络平台有机结合,实现增强思政课程教学成效及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双重目标。例如,中职院校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建立班级云课堂,教师可以在云课堂上通过图像、声音、视频及动画等多样化的形式分享思政课程内容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云课堂的互動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与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修养。

5.4增加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思政系列活动

中职院校思政教学不能局限于思政课堂之上,应将思政教学落实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需要跳脱思政课堂的框架,采取更多元化的宣传推广方式。例如,中职院校可以在学校的图书馆及教室的角落建设小型的读书角,根据可利用空间大小的不同,摆放不同数量的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画册、装饰品等,并且可以组织学生在空余时间抽读这些经典名著,让学生们养成阅读优秀书籍的好习惯。同时,中职院校还应当多举办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思政活动,切实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例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画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通过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中职院校思政教学教学成效。

6.结语

新时期中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均遇到了瓶颈,将二者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增强中职思政教学成效及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实现共同发展。因此,在新时期,中职院校要从教材出发完善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建立先进的思政教学体系及信息化思政教学网络平台,还要提高举办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思政系列活动的频率,最终实现中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院校的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颜廷滨.传统文化在目前中职德育教育中的意义简析[J].中国培训,2017(14):119.

[2]易培强.思政教育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J].武陵学刊,2019,44(5):1-8.

[3]张益绩.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模式[J].广东教育(职教),2017(2):54.

猜你喜欢
教学途径优秀传统文化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开展新途径,创造多元化
数学教学多角度,激发学生参与度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分析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途径探索
当前语文教学创新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