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涯与发展”课程体系和实践模式探索

2021-08-09 06:21何美龙林唯黄梦杰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实践模式生涯教育课程体系

何美龙 林唯 黄梦杰

摘  要:加强中小学生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如何把生涯教育实践与学生的自我发展目标相结合,是生涯教育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上海市闵行中学将“生涯”与“发展”结合起来,坚持发展教育与生涯教育相互促进的策略,从“学业规划、自我发展、生涯探索”三方面制订了具体目标,并在实践中以学科教学和系列校本生涯课程落实生涯教育,最终构建了“生涯准备、生涯觉醒、生涯模拟”三阶段,及“公益劳动课程化、生涯讲堂系列化、暑期实践个性化、海外课堂学术化、科创孵化机制化”的“五化”实践模式。

关键词:生涯教育;生涯与发展;课程体系;实践模式

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课程,做好生涯规划。1加强中小学生涯教育,尤其是高中学生生涯教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开设指导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职业体验等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2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发展自我意识、探索人生方向的关键阶段,学校应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志向,指导学生和家长提前规划学生求学和就业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新高考、新课程的推进,全国各地普通高中纷纷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实践,重点关注生涯规划概念的普及,侧重于高考学科科目的选择、大学专业介绍、职业方向选择及其个性特征评估等。这些做法取得了一些成效,因為直接关注高中选课和升学指导,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普遍欢迎。但实际上,这一层面的实践依然存在问题,如何把生涯教育实践与学生的自我发展目标相结合,引发学生对未来人生发展与今天个人现状的联系与思索,这是生涯教育需要面对的现实课题。

关切学生实际需求,把生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与学生的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一种触动心灵、感动生命、能被学生接受内化的教育模式,是上海市闵行中学生涯教育的特色和一直致力的方向。学校总结十多年来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结合创新素养培育内容和学生实际,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落地,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坚持发展教育与生涯教育相互促进,在课程、教师辅导、实践体验、社会和家庭支持等诸多方面精心设计,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生涯与发展”课程体系与“三阶段·五化”的实践模式。

一、中学生涯教育的目标定位

高中是学生认识自我、走向社会的人生发展关键阶段,让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充分的学习机会,个性被认识,潜能被开发,身心健康,视野开阔,这是育人的基本方向。如何激发并维持层次差异明显、学习动力不一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如何让每位学生找到自己个性的成长方向,是每一个学校都需要认真面对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闵行中学的高一新生中学生层次差异明显、个体发展不平衡的矛盾非常突出。学校期待通过生涯教育借助科学的生涯测试以及系统全面的生涯教育实践,使学生从人格、价值、兴趣、需求、潜能等方面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将高中生最关心的“学科选择、大学志愿、青春恋爱、心理健康、网络游戏”等问题引导、升华到学涯、职涯等个人发展的思考上来。期待生涯教育能持续激发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从人生发展角度思考当前的学习生活,让生涯规划成为学生终身的能力。

学校结合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明确了生涯教育在学业规划、自我发展、生涯探索三方面的具体目标(见图1)。

1.学业规划

该目标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高中学习的任务和要求,指导学生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能;通过学习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学科知识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兴趣特长选择合适的科目;依据恰当的学习目标,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科学规划三年的学业发展,为未来的升学做准备。

2.自我发展

该目标旨在通过生涯测试、心理辅导,强化学生自我认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发现自己的潜能,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为生涯选择奠定基础。在认识自己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生涯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发挥特长、改进不足,促进人格的自我改善。通过生涯实践丰富体验,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时间管理、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能力,使其致力于有质量的学习和生活。在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方面开展课程和活动,提升核心素养。

3.生涯探索

该目标旨在探索未来职业环境,了解大学专业及大学分类,学习选择专业,选择大学;了解社会的职业需求、职业岗位的分类及其对知识和技能的不同要求;了解社会变化的趋势,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通过深入社会实践,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环境,体验不同社会角色承担的不同责任。

学习生涯管理与决策,掌握生涯决策的方法,从工作时间、环境待遇、未来发展和价值实现等方面去评估职业发展机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尝试个性化生涯发展规划。

二、“生涯与发展”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推进

1.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生涯教育

学科教学本身包含生涯教育内容,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生涯教育,须将学科学习延伸至工作和生活世界,建立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具体可采用如下做法:引导学生认识学科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使其对学科产生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方法,在学科学习中探索专业和职业目标;掌握基本的人类发展知识和原理,为未来深入的学术探究、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诚如1992年《地理国际教育宪章》的提法: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都可以成为让学生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学科,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1

(1)宏观融合,整体开发教材中的生涯教育内容

对教材进行整体融合设计,制定学科生涯融合课程标准,从学生生涯发展角度对教材进行再开发,从生涯教育的角度确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如生命科学的生涯融合课程目标包含“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尊重生命、认识生命的本质。2物理学科的生涯融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和责任意识。以上教版高中英语必修2为例,教材包含脑认知科研人员、南极科考人员、教师、语言学研究者、社会学研究者、科学家、艺术家、数学家等多种职业内容,教师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必备能力和品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激发学生的生涯意识,并培养学生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2)中观融合,专栏聚焦学科生涯问题

各学科以专栏形式,探讨学科职业和行业前景、学科专业应用、学科相关重大热点问题、学科前沿知识、学科代表人物等内容。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每册以“科学家访谈”作为序言,教材中有多处“科学史话”“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前沿”等板块3,其中“科学史话”介绍科学家开展科研工作的艰辛过程,让学生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敢于挑战的科学精神;“科学家的故事”介绍科学家成长历程,了解科学家应具备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职业理想;“科学前沿”介绍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前景其他学科同样可以借鉴。

(3)微观融合,开展学科知识实践应用活动

学科教学要充分建立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学科知识的实际意义,创设探究性問题及活动,开展实地参观、课外调查、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等,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历史学科教师让学生体验博物馆讲解,运用历史知识完成现场讲解,促进学生的职业认知。政治学科教师带领学生前往中国银行,实地考察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进一步深化对银行工作的理解。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理解学科知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的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构建生涯课程校本系列

闵行中学“生涯与发展”课程体系主要由必修课程与拓展课程两部分组成(见图2)。

必修生涯发展课程以学校自主开发的《生涯与发展》系列丛书为基础内容,每周一课时,针对高中各年级划分不同的模块内容(见图3):高一年级主要帮助学生适应高中生活,引导学生生涯觉醒、生涯选择、生涯规划,学会合理学业规划;高二年级主要帮助学生在人际、情绪、职业等方面提升内涵和能力,了解大学、专业、职业,初步确定人生目标;高三阶段帮助学生确立升学目标和初步的职业方向,使他们学会应对压力,以积极的态度做出人生第一个重要的选择。

必修课程针对学生发展中的实际需求(心理发展需求和实际心理现象),通过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辅导干预策略、健康心理环境的创设、针对性人格的完善等,指导学生进行生涯性向探索和生涯发展规划。主要内容包括16岁的花季、初涉生涯、学习的规律、我的学业规划、生涯要素及能力训练、体验和感悟成长等。通过每周的生涯规划课和班会课,落实相关内容,让学生掌握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拓展生涯课程以多元生涯体验为目标,通过团队辅导、榜样引领、个性训练、生涯实践等,拓展生涯视野,发展生涯规划能力。学校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以科学的生涯测试、个性化指导、学生社团、创新孵化科技项目、校园开放日活动、生存训练、社区志愿服务、海外课堂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拓宽视野,在实践中逐步清晰自己的生涯目标。

此外,学校还设有研究型生涯课程。研究型生涯课程在强化高中基础学科学习的基础上,以单学科深化、跨学科综合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问题,以研究性课题和项目式(主题式)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闵行中学的研究型生涯课程分三阶段推进,见图4。

基础阶段:以高中基础学科学习为切入点,基础学科理论与科研课题研究相结合,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理论开展系统的梳理与强化学习,夯实学业基础。

进阶阶段: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如何应用高中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大学、科研院所专家或家长加入,让学生对高校的相关专业领域课程和研究方向有所了解,整理相关课题资料,学生尝试以个性化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呈现学习过程。

科创阶段:综合学生个性兴趣与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借助国内外知名高校专家学者力量,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研究课题,并给学生提供机会直接参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项目;在高水平的模仿研究、真实研究中强化科创理念,使学生获得研究能力的综合发展。

三、“三阶段·五化”生涯实践模式的形成

经过多年实践,学校逐渐规范“生涯认知→生涯测试→生涯体验→生涯实践”的生涯教育模式途径(见图5),坚持知行合一,使学生从认知、深化、实践、验证到新的认知、新的实践、新的验证,螺旋式上升认识自我,规划人生,最终构建了“生涯准备、生涯觉醒、生涯模拟”三阶段,及“公益劳动课程化、生涯讲堂系列化、暑期实践个性化、海外课堂学术化、科创孵化机制化”的“五化”实践模式。

1.“生涯准备、生涯觉醒、生涯模拟”三阶段

(1)生涯准备

从学生踏进校门开始,通过每周1课时的生涯必修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生涯基础知识,围绕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所需的素质,全方位拓展训练,营造积极成长的团队基础和班级氛围。

学校利用“卡特尔人格测验、管理风格测验、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需求倾向测验、智力测验”等具有国际信誉的量表,组织学生进行生涯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兴趣。从人格、兴趣、能力、价值观、需求五个方面综合评估学生的成长情况,为每位学生呈现一份较为详尽的生涯报告,提出生涯方向的建议和指导。

(2)生涯觉醒

为了激发学生自我探索的意识,学校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和校友为学生开设生涯讲座,通过生涯榜样研究、自我兴趣领域聚焦和研究等环节,持续发挥兴趣在生涯目标明确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从“重要他人”获得成长体验,从“树榜样”到“明自我”“做榜样”。

每逢假期学校鼓励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完成社会实践报告。开学后先在班级内进行同伴交流,再由各班推选学生代表到校级层面进行交流。学校还开展大型模拟生涯规划展示和交流活动,通过营造积极的氛围,促使学生生涯觉醒。

(3)生涯模拟

经过生涯准备和生涯唤醒两个阶段后,学校帮助学生尝试生涯模拟规划。生涯模拟规划的基本流程为:人生价值观澄清→职业确认或事业确认→专业确认或大学确认→大学确认或再教育方式确认→成绩确认→三年学业规划 →个人成长→学习能力。学生的模拟生涯规划,从表面上看,帮助学生形成规划未来、畅谈理想的平台,从深层次看,能满足青年学子心理成长的内在需求。

2.“公益劳动、生涯讲堂、暑期实践、海外课堂、科创孵化”五化

经过多年实践,闵行中学生涯实践模式“五化”的基本内容为:公益劳动课程化,引导学生进入社会初步体验;生涯讲堂系列化,引导学生感悟他人成长经验;暑期实践个性化,引导学生探索专业、明确方向;海外课堂学术化,引导学生放眼世界、追求卓越;科创孵化机制化,引导学生敢想敢做、脚踏实地。

(1)公益劳动课程化

公益劳动课程化,引导学生进入社会初步体验。社区、医院、走进敬老院、邻里中心和艺术场馆、博物馆等做志愿公益服务,是闵行中学生涯教育的重要实践体验环节。学校通过公益劳动和志愿活动课程,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奉献精神。如学生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的急诊室导医志愿劳动,以及敬老院互动手工课程、邻里中心中小学生辅导课程、博物馆导览课程等。

(2)生涯讲堂系列化

学校每周邀请科学家、优秀学者、医生、媒体工作者等行业精英来学校开设讲座,为学生提供生涯讲堂课程,学生有机会聆听来自行业精英的生涯建议。2020年9月,金亚秋院士走进闵行中学生涯讲坛,分享他的观点:一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是有价值的;二是“执着”很重要,支撑他个人成长成才的最重要品质是执着。一场场生涯讲堂不仅仅是故事分享,而是个性梦想被逐个、一一照亮。“他人榜样”启发个人成长,自我兴趣领域聚焦、社会责任担当、职业伦理分享——生涯讲堂的系列化主题,使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畅想理想、检验梦想的平台。

(3)暑期实践个性化

高一新生走进闵行中学,有机会参与“交大科创夏令营、微软女生夏令营、清华实验体验营、中日韩历史论坛、德国文化探访”等暑期实践活动。学校先后与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上海交通大学学生活动中心、同济大学相关学院、上海市群益职校等单位共建生涯实践基地,让学生提前体验职业生活、接受大学课程和走进科学实验室,以丰富的实践体验经历、多元的评价增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兴趣学习和动力,引导学生探索专业、明确方向。

(4)海外课堂学术化

学校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国科技学院联盟、法国商学院联盟和工程师学院联盟、德国曼海姆大学等多家海外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通了国内、国际教育交流渠道,不断拓宽“课堂”的范畴,给有需求、有兴趣的学生搭建国际平台,让学生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近距离接触,参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项目并发表论文。

这些学生利用寒暑假,在伯克利大学等海外课堂中接受了为期1个月左右的封闭式培训。通过一系列通识类课程与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了解了世界前沿科技的发展趋势与商业运作模式等,通过小课题研究提升了个人的表达能力与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通过小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如何用科学的思维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回国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继续完善相关课题数据采集、结论的分析、提交论文和报告。

(5)科创孵化机制化

学校开发了创造教育的校本课程系列,形成了“创意与制作”“单片机”“智能机器人”“程序设计”等创新素养培育课程。为保证课程有效实施,陆续创建了多个智能控制实验室。学校规定高一、高二拿出两课时开展创新素养培育拓展课、两课时开展学科选修课、一课时开展社团课。并以此为基础,推行科创教育。

近年来,在青少年科学社团建设基础上,学校建立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科技创新孵化机制,即在科创活动拓展、选修和社团活动基础上,每学期组织科创项目和研究课题的答辩活动,通过专业评委的评审,对于有创意的项目,给予导师指导配备和活动经费的支持,使优秀项目进入校级孵化平台,促进研究和科创活动深入。并形成了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科学创造”教育创新孵化五步曲:(1)同伴榜样激励,启发创新意识;(2)多元课程开设,满足个性需求;(3)资源平台支撑,提升科学素养;(4)实践活动体验,锻造创新人格;(5)创新孵化机制,成就创新人才。

生涯教育一路领航,“生涯与发展”课程体系和“三阶段·五化”生涯实践模式,助推闵行中学办学内涵不斷提升:一是学生在多元平台获得潜力的更大化发展,每年一大批学生在中国(上海)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学科竞赛、课题研究以及多元升学中取得优异成绩;二是推动教师角色向生涯导师转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而推动了课堂教学从理论知识转向现实生活,进一步提高了教学品质;三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由单一走向多元,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提高了办学成效。

猜你喜欢
实践模式生涯教育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基于学生社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探析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教学方法与实践模式初探
关于构建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思考
生涯中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