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关键,虽然日益受到重视,但仍然面临着服务功能异化、冲突因素较多、体制机制缺失的现实困境。那么,要实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和推进内涵建设,必须建立教师社会服务政策导向机制、管理激励机制,激发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动力;转变观念,增强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责任感;搭建综合服务平台、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平台,畅通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渠道;创新优化团队,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辐射力。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院校;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作者简介]丁馨(1983- ),女,江苏常州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硕士。(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2020年度立项课题“‘双高计划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DGZ2020018)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3-0058-05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建设的一项重要职能,在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服务社会、科研强校和与时俱进已逐渐成为一流高校内涵建设的共同特征。“双高计划”也强调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在办学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多方面要得到明显改善与提升。教师是高职院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必须依靠的中坚力量,其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高质量实施“双高计划”的迫切需求。
一、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内涵、特征及现实意义
为有效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高职院校要立足于“双高计划”政策逻辑,深入分析新时代教师社会服务的内涵,明确社会服务的主要特征,有效履行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使命,其意义重大且非凡。
(一)内涵分析
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是以“主动适应社会”“积极服务社会”为导向,是高校建设与社会互动演变的结果。高校社会服务这一概念萌发于19世纪美国建立的赠地学院。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认为,大学应该肩负起帮助州政府在社会各个领域提供服务的重任。它不仅影响了美国的高等教育,而且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之后,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内容不断复杂化,形式日趋多样化。世界上许多国家在高校社会服务发展方面都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大学服务社会的观念已经成为高校管理层面的共识,良好的社会服务能力成为大学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高职院校开展的社会服务主要包括“用技术服务于企业生产、新产品开发转化与民间技艺传承创新、高技能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四个方面。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由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服务对象、服务设施和服务时间五大要素构成。高职院校教师作为人力资源的核心要素,是落实社会服务工作的主体。通过调查和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典型的社会活动以及高职院校的主要社会服务内容,可以概括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主要是指教师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提供的一项服务活动,是高职院校层面社会服务功能的具体化,主要体现在技术服务、培训服务和文化服务等方面,折射出了新时期高职教育开放、灵活的办学特点,体现了高职教育牢固扎根生产一线的价值观。伴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也亟待升级,旨在促进和实现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初衷回归和健康发展。
(二)主要特征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体现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实践性或应用性。这是由高职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与其他类型教师相比,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首要特征就是强调其实践性、应用性。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務始终要与企业生产实践环节密切结合,并将行业前沿的新设备、新技能、新工艺融入服务活动过程之中。教师若缺乏相应的实践技能,将会产生社会服务主体能力弱化的趋势。二是社会性。除了实践性,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同样也具有社会属性。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种后天社会化过程的衍生能力,需要教师通过与周围环境开展跨界性的社会交往来实现,包括教师与学校、政府、企业等行为主体进行社会交往和互动活动,这种能力是教师在参与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步提高和发展起来的。三是综合性。“双高计划”的实施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社会服务能力具有综合性和多维性。既有技术层面的社会类服务,如产品开发、技术指导;也有知识层面的培训类服务,如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培训;还有精神层面的文化类服务,如文化辐射、文化创新等,这是一种从观念引领到智慧武装再到行动操作规范的相互交融并且协同推进的综合能力。
(三)现实意义
强调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对推进“双高”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提升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教师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有助于更好地将行业前沿的技术信息或职业技能融入教学计划,将职业技能标准与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对接,使学生从教师的社会服务实践中获益。有实践表明,具有一流社会服务能力的高职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技术技能、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能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二是提高校企双方关系的密切性。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着对位不平衡、不对等关系,如果高职院校教师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不仅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实用型人才支持,还可以为企业优化生产建设、创新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培训等服务项目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为校企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内容、强化合作实效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可持续性。众多文件政策都把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高职院校被社会、政府、行业、企业、家长和学生需要和认可的根本。重视和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观念已成为高职院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的共识。因此,在“双高计划”背景下,积极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既是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也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
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是一个动态发展性的过程,是外延拓展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的战略选择,是社会需求与高职教育发展内在规律的相互统一。虽然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遇到了或大或小的瓶颈,阻碍了能力提升通道。
(一)异化与回归
高职院校办学制度的不完善和对社会服务认知的不深入,导致在办学过程中出现服务功能异化的现象。职业教育具有跨学科和社会的双重属性,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是教学和社会综合属性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职业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然而,不少高职院校教师参与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意识不足,与专业建设难以形成良性互动,严重的甚至产生了异化的趋势。目前,高职院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核心力量,是实施和推进社会服务改革的先锋,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职称晋升压力大、受家庭琐事困扰等原因,导致其追求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内动力不足、自我发展意识不够,其中大多数教师对于社会服务项目敷衍了事,更多的是应付检查,实际服务效果甚微;另外,部分教师则将社会服务当成私人“副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社会服务异化变质为一些教师的个人私益服务。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严重异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正常回归和稳步提升,而且会使职业院校难以实现“双高计划”所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冲突与平衡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关键路径。“双高计划”也对推动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实践中资源不同、诉求不同,内在冲突因素较多,很难保持双方之间的利益平衡,出现了“两张皮”“一头热”或“合而不作为”的现象。高职院校希望鼓励教师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一线的技术支持,将研发成果转化为产品来培养教师的职业技能和社会服务能力,同时也希望企业能在学生顶岗实习或实验实训的环节给予相同的支持,而企业很难真正参与教师社会服务的全过程,企业的优质资源还没有在师资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最终导致校企双方合作动力减弱,合作关系脆弱,合作项目流于形式。当下的教师社会服务在校企合作这条“必由之路”上走得并不顺畅,影响社会服务实际转化的质量效率,增加了“双高计划”推进的难度。
(三)缺失与完善
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成效与教师所处的环境和学校制度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高职院校虽然认识到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在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发展中,诸如顶层规划不够、管理制度不配套、政策倾斜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教师整体积极性不高。从外部来看,政府缺乏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和有效的政策支持。相应的,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保障体系没有建立、校企合作法规不健全、社会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等都极大地影响了高职教师社会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從内部来看,由于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工作缺少归口管理部门,政出多头、职责不清,使得教师社会服务工作缺乏规划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同时,对于教师社会服务工作缺乏专业指导、过程监督和激励措施,最终导致教师社会服务渠道不畅,服务机会不足,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工作的质量和特色化发展。
三、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路径
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推进内涵建设的重要目标和现实需要,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反映和体现。面对“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提出的更高要求,应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模式,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一)建机制:激发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动力
1.建立政府层面的教师社会服务政策导向机制。要发挥政府在高职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紧紧围绕新时期政府关于高级人才集聚工程的战略重点,结合“双高计划”中对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目标和要求,畅通社会服务渠道。一是建立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保障政策,促进政府、企业、社区更加紧密地结合,为高职院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建立社会服务专项资金和计划,鼓励高职院校参与地区社会服务,尤其是偏远欠发达地区和弱势产业地区的服务活动;三是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加大加重教师社会服务工作比例;四是完善校企合作相关法规,推进校企合作的制度化,调动教师进入企业一线实践的积极性。
2.建立院校层面的教师社会服务管理激励机制。高职院校不能将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简单视为一项指导性工作,而是应该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的顶层规划中。一是设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管理部门。高职院校通常缺乏专门的社会服务机构,管理处于散乱的状态。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明确校内教师社会服务建设的领导职责,制订发展行动方案,尽快建立专门的社会服务机构或管理中心,加强对教师社会服务的指导和协调。二是完善教师社会服务管理与激励机制。将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作为学校的专项工作,制定和完善工作指导文件与实施细则引导教师专业发展。另外,充分利用高职产教联盟等资源,加强与政、校、行、企的供需对接,明确服务产业转型、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方面的任务指标,突出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的训练。
(二)转观念:增强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责任感
1.自我提升意识是基础。教师的自我意识发展是增强社会服务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原动力。高职院校教师要主动关注“双高计划”的改革发展任务,以提升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素质为目标,积极寻求与学校发展的良好契合点,增强社会服务信念和职业发展观念,始终将社会服务与个人成长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要增强内部发展的动力,争取各种社会服务的实践机会,积累经验,不断自我激励、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
2.社会服务研究是根本。通过“专业名师”的引领和“专业大师”的带动,扎实开展社会服务内涵的学习贯彻。以校企合作为背景,以实践教学能力为本位,以社会服务为特征,以课题研究、合作项目为手段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社会服务能力,同时赢得社会对教师专业能力的信赖,增加高职院校的社会美誉度。
3.社会服务反思是关键。反思是提升的先导,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过程其实就是实践反思的过程。借助合作共同体开展小组活动,通过交流、反思、沟通、研讨等形式让教师寻求到个人社会服务能力发展的突破口,着力补足短板,坚定教师全方位服务社会的信心。
(三)搭平台:畅通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渠道
1.搭建综合服务平台,丰富教师社会服务形式。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产教联盟、职教集团、理事会等,搭建综合性教师社会服务平台,集“产、学、研、用”为一体,共生共振,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一方面,该平台建设注重外延发展,集聚高端人才,重点培育具有较强技术开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技术团队。另一方面,鼓励高职院校教师从事技术研发,尤其是参与企业重大攻关课题的研究,技术互补形成合力。通过深度产教融合,促进成果转化,完成技术迁移,实现企业技术进步与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双向共赢。此外,密切高职院校与国际化企业的合作,助推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国际化发展,拓宽社会服务面向和路径。
2.搭建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平台,拓展教师社会服务内容。高职院校应立足区域特点,依托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积极寻求与当地行业企业、农村发展需求的对接点,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实训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就业创业中心,为短期非学历性质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场地和技术支持,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紧缺型人才。同时,逐步完善学院官网关于“成人教育管理中心”平台信息,设置“在线申请”“公开讲座”“社会贡献”“操作指导”“合作项目”等栏目,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透明化,为校内外人员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继续教育和再教育服务。总之,高职院校应以前瞻性的眼光判断市场趋势,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扩大现有成人自考、企事业单位员工培训的教育规模,进一步发挥高职院校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拓展教师社会服务的内容。
(四)组团队: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辐射力
1.多方协同,创新团队组建模式。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师资团队应具有精湛的业务能力、较强的团队合作素养、丰富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教育理念。面对“双高”建设和未来的发展需要,打造由政府管理人员、学校专业教师、行业精英和企業骨干组成的 “双岗互通”的创新教学团队,即专业教学团队、技术研发应用团队、社会服务培训团队和服务保障管理团队,建成“能工巧匠+专兼互动”的师资共享共同体,树立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意识,强化“政校合作、校企互融、行校对接、校际共建”的融合发展。
2.优化团队结构,提升团队实力。围绕相关行业企业及人才培养等重点,积极与政府、企业共同实施高级别教师团队培养计划,通过学历提升、国培、省培、境内外进修培训等师资项目,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优化服务师资团队的学历和职称结构,提升团队整体实力,打造一支高职称、高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另外,持续培养教师的职业技能,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提高执行能力,应用于教学和社会服务之中,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扩大社会影响力。
3.开展专业培训,增强团队服务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应秉持“提质服务”的思路,以“懂行业、知岗位、会操作、善服务”为目标,密切关注各专业领域的线上线下培训动态,结合团队教师的能力特长、专业优势和个人兴趣,有计划、有规划地组织教师参与关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培训,并安排教师参与顶岗实践、挂职锻炼、承担技术项目和社区建设,营造社会服务的良好氛围。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和教科研等方面建立起服务创新机制,实现团队价值,助力高职院校成为社会服务建设的领跑者。
[参考文献]
[1]胡丽娜,孟莉,金明盛.“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2020(3):77-83.
[2]成丙炎,朱红.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内涵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5):35-37.
[3]蔡玉俊,赵文平,刘燕.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7):50-54.
[4]左彩云.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3(35):73-74.
[5]赵旎娜.“职教20条”背景下高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20(1):101-104.
[6]张志强,唐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要求、不足与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8(9):55-58.
[7]薛新东.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科技创业月刊,2016(23):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