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琳
摘 要: 本文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通过了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情况及明确辅导员的相关职责,寻找思想政治课老师与辅导员职能的重合之处,构建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分析该机制在高校思政课运行情况,总结协同育人机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势。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 协同育人
教师是学校中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角色,无论是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是教师的行为举止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党高度重视的教育内容,并多次在大会上强调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突出位置。辅导员作为高职学生的直接接触者与管理者,担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辅导员与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可达成合作,铺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有效推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切实发展。
一、一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状况
1.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完善
就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注重程度来看,一些高职院校存在注重校园建设和着力扩大校园规模,轻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的问题。部分高职院校把学校建设工作及学科建设作为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对于校园专业学科建设的资源投入远超思想政治建设投入。从学校体系制度建设来讲,校园学科建设与办学模式建设等均以固定模式在长期实践中建立起专业化、科学化、可行性强的制度体系,在实际践行中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和规范化的运行机制,而思想政治教育课则呈现出松散的状态。
从课程安排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需要长期稳步进行的工作,然而一些高职院校选择集中安排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时,导致短期内结课、课程的集中安排下思想政治教学内容集中化的现象,思想政治课的课时安排越集中,思想政治教学更容易出现知识注入的现象。从学生对于知识的接收、消化和理解的程度来讲是不科学的,集中化的知识搬运很容易导致对于知识的碎片化、表面化、片面化解读。
2.一些学生思政教育学习意识薄弱
高职院校以优秀专职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其教学特色之一是专业化技能型人才培养。此类专业化人才,不同于本科注重学术理论研究,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与操作。一些学生往往重视专业课和实操课,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课。
二、构建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的主要内容
1.合力效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合力优势
思想政治课教师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掌握是游刃有余的,专业主修为思想政治教育,且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多为硕士学历,专业知识掌握牢固,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等专业知识有独到的教学理念。高职院校辅导员充当的是指引者和管理者的角色,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接触较多的教师,辅导员负责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及行为作风进行指引。如果思想政治课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本“书”,用来传递知识,那么辅导员就是“方向标”,指引前进路程。
将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优势与辅导员优势相结合,让知识传播之后得到正确的指引,帮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和校园实践中感悟和理解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内容,实现从“知识传输”到“育人感悟”的升华。
2.平台建设:建立切实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
高职院校应鼓励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与高职院校辅导员之间建立密切的沟通网络,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加强交流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展及活动开展等方面。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可以共同参与思政育人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将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与辅导员的教育教学经历相结合,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为出发点,打造双方助学双管齐下的思政教学新模式,辅导员课现身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与大学生们一同感悟理论知识,辅导员参与课堂知识的研究,参与课堂互动,以自身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实践教育教学经验,带动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辅导员可充分利用自身经验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使教育活动更加富有生动性和实践性。辅导员应适时改变管理观念及教育教学手段,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校园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加强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沟通与交流。辅导员可以适当帮助思想政治课教师“走下课堂”进而“走入生活”,与思想政治课教师共同组织班级活动,密切大学生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关系。
交流和沟通平台的建立,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合作的第一步。构建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仅仅辅导员与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是远远不够的,体系机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细致化过程,也是一个全面化整合各方知识、协调各方的过程,需要高职院校各方共同努力。
3.制度保障: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建立制度保障
机制体系的形成比喻有一定的制度保障作为支撑,高职院校要构建思想政治课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首先要有必要的组织机构,成立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的工作组织。由院校组织统一带领,对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进行统一调配,安排好对应的管理人员人选,实行协同育人机制责任制,安排人员负责调派工作,建立切实可行的保障制度,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
健全的保障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要建立健全保障体系,首先需要高职院校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工作内容,各部门运行顺畅才是制度合力形成的有效保障。各个部门都要努力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是保障教师的执教水平,加强师资建设的投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质量,着力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在保证教师专业知识的同时,保证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再次要注重保障教学质量。
4.增进认同:培养协同育人的集体认同感
首先是观念的转变,高职院校相关人员需要保持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全面支持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做到全员育人、协同育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教学态度,积极与辅导员进行沟通,增进对彼此工作的认同,理解和支持辅导员相关工作。
三、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的优势
首先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思想政治课的主要职能是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情感交融更多强调的并不是知识的接受与否,更加注重情感上的共鸣,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一个章节,教学内容主要是人际沟通,如何与他人愉快地相处,以及在绪论部分安排了关于新生的课程,许多学生刚刚进入大学对于周围环境和人不太熟悉,容易产生心理错差,这个过程是逐渐突破自我与适应环境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交友问题、环境适应问题甚至会产生孤独、迷茫、倍感压力等负面情绪。这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课发挥作用,对学生加强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心理健康课构建相互照应的教学机制,关注新生的情绪变化。教师可以通过课程与学生进行交流,以课程为桥梁接近学生,了解他们心中的真实想法与感受。
其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政治课以课堂教学为主,有的会辅以教学实践活动,单一依靠思想政治课教师或者单一依靠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点有所不同,辅导员更加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师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分享,构建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有利于将课堂教学与事件活动相结合,发挥理论知识的基础作用的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体验感和接受能力。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高职院校全部从业人员共同努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及服从学校的制度安排。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尊重辅导员的日常工作,理解工作职能,辅导员需要积极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知识储备及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彼此交流,推进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千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构建[J].新西部(下旬刊),2019(4):114-115.
[2]蒋利佳,刘冬焱,熊永琴.高职院校疫情期间思想政治课协同育人探微[J].科学咨询,2020(41):106.
[3]李永端,李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双向兼任”机制的必要性[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0):250-251.
[4]李影.高职辅导员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7(16):64.
[5]杨飏.高职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010).
[6]胡鼎科,龙谅琼.浅议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J].才智,2013(22):142-142.
[7]孙连杰,何静.“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报告[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8(4):89-92.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辅导员与思政課教师“三三联动”协同育人运行平台研究,批准号:20CSZJ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