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 赵丽梅 贺玲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在学习者的会话和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会话结构理论的基础上,以某高校大学英语课堂生生互动中的口语产出为样本语料,运用会话分析的方法描述和分析学生在互动交际中的表现和会话结构特征。通过对生生互动的会话分析,给教师课堂语言教学一些启示,更好地指导学生在课堂会话互动中进行交流和表达。
关键词: 生生互动 大学英语课堂 会话结构 会话分析
一、引言
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师生互动中,中国教师注重与学生个体交往(个别提问)及全班学生交往(集体回答),并将后者放在更优先的地位。生生互动强调学生之间的交往,倡导合作学习。学习者应互相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互相交流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率。捷克教育家Comenius(Comenius,J.A.)认为,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还可以从同伴间的相互学习中获取知识。
在中国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往往多于生生互动。国内外有关课堂会话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师课堂,尤其教师问句和教师对学生的反馈语言方面的研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前人研究的分析语料多来自师生互动会话录音,针对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口语录音的会话分析屈指可数。
本文是一项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会话的分析研究。本研究以湘南学院大学英语一年级某班英语课堂生生互动中的口语产出为样本语料,运用会话分析的方法(Sacks, Schegloff & Jefferson, 1974; Ten Have,1990; Drew,1994; Seedhouse, 2004)描述和分析学生在互动交际中的表现和会话特征。
二、理论背景
会话分析(Conversational Analysis,简称CA)源自人类交往方法论(ethno methodology)。该方法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Sacks,Schegloff和Jefferson(SSJ)率先提出。Levinson曾指出,会话分析避免先入为主的理论框架,基于经验的归纳法从大量自然会话数据中发现重复出现的模式,从中提取模式(何兆雄,2000)。会话分析是一种研究如何局部构建互动交际的方法,旨在揭示对话的基本结构特征,描述并解释会话参与者进行社会交往运用并依赖的能力,即会话参与者理解、控制、建构会话的能力(Ten Have,1990; Seedhouse,2004)。
SSJ(1974)描述并解释了四种互相关联的会话互动交际结构(Interactional Organization):话轮转换(Turn Taking)、序列(Sequence)、修正(Repair)和合意(Preference)。在语言学上,这四种会话的互动交际结构与分析单位不同。不仅是人们在交际中规范地运用并参照的互动组织结构,还是会话分析者进行会话分析的参照和规范。分析者从会话者的角度根据序列的产出分析会话。
(一)话轮转换
话轮是会话结构中最小的单位,Sacks(1974)指出发话者A在发话者B之前所说的一切统称为话轮。Leo Van Lier(1980)认为话轮就是一个人说话时间的延续,以典型的、有序的方式进行。话轮转换是指不断切换发话者与受话者所扮演的角色,即发话者变为受话者,受话者变为发话者。
(二)序列
会话是两人或多人的言语交际活动。序列是研究会话中的话轮如何排序、组合以保证会话如愿进行。通常,一次会话中一个时间点一般只有一个说话人,其他人为隐性接话人。接话人的话轮一般受前说话人的限制。前后话轮有条件相关。在会话分析中,这两种前后关联的话轮被称作“相邻对”。相邻对是序列结构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一个相邻对中出现在前的话轮被称为相邻对前件(first pair part, 简称FPP),出现在后的话轮被称作相邻对后件(second pair part,简称SPP)。相邻对的前后件存在一定逻辑关系,顺序不可变更,如提问—回答。在很多真实的会话中,不仅有相邻对,还会出现前扩展、中扩展和后扩展。
(三)修正
会话修正最早由著名社会学家Schegloff, EA等人于1977年提出,是言语交际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会话修正是指会话交际者在会话交际中寻找、发现和纠正言语错误或不恰当表达的过程,是最常用的一种插入语,包含修正阻碍、修正启动和修正完成三个步骤。会话修正可按修正引导和完成的执行者分为四种类型:自我引发的自我修正、他人引发的自我修正、自我引发的他人修正、他人引发的他人修正。
(四)合意
合意结构是会话参与者对于那些有助于维持交际者观点一致、避免冲突的会话结构的天生的偏向性(Heritage, 1984)。在会话交际过程中,一方对另一方的反应可以是合意的、隨同的,也可以是不合意的,且通常伴有缓和语或解释说明。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基于湘南学院非英语专业一年级一个班23组学生(两人一组)的一手会话语料,参照Gail Jefferson(1978)提出的转写规则将语料转写成文本(显示出会话中说话者的英语口语真实水平)。通过对转写的文本材料进行会话分析,旨在调查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的开展情况,分析侧重于会话结构,探讨学生之间会话结构的特征。
1.受试对象。本研究受试对象来自湖南某二本院校非英语专业同一年级同一教学班级的46位学生,年龄18岁—20岁,其中女生37名,男生9名。该班级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差别不大,高考平均成绩为92分。
2.研究工具。主要利用手机、录音笔或MP4等录音录影设备进行随堂录音录影或访谈。
3.语料收集。本研究的录音材料均来自各单元相关话题讨论中的互动会话。23组(两人一组)学生围绕老师所给话题开展讨论,讨论时间一般为15分钟,学生通过手机、录音笔等录音设备全程录音。一个月录音两次,录四个月,共计8次,约46小时的自然会话语料。
4.语料转写。本研究参照Gail Jefferson(1978)提出的转写规则将语料转写成文本。
5.语料分析。本语料分析节选自湘南学院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某班生生互动的实际口语练习会话语料,主题是根据课本所学内容谈论live to work还是work to live。此录音材料长18分钟左右。
(一)话轮转换
通过对此录音材料的转写分析,笔者发现,语料中A和B共使用了71个话轮谈论live to work还是work to live的话题,其中A使用了35个话轮,B使用了36个话轮。在话轮中的停顿A为23次,B为15次,共计38次。但A在后面的停顿次数逐渐变少,说明A在话语交际中慢慢变得流畅。在话轮转换的关联位置的停顿为4次,说明在此段会话材料中,前一个说话人结束话轮的时候,下一个说话人基本能够正常地接过话轮,会话双方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共同努力控制和构建话轮以形成有效的互动。但有时在前一说话人话轮结束时,受话人并未在正常的停顿后接过话轮,而刚说完话的说话人也没有因为沉默的产生继续发话。如:
A: ... We should care about them more and: make their life colorful. And then, will make you public and meaningful. (10.0)
B: So uhm:: the: best way for us to do is: learn how: to balance:: our life and work when we graduation when we graduate from university.(1.0) But uhm::: its really hard: to:: do it..
在A发话完毕之后,出现了长达10秒的显著沉默。在10秒后B的沉默填补uhm表明B一直在努力组织语言,之前的10秒沉默与B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和交际技巧不足有关。同时,在此会话中,拖音频繁被使用。其中B在说话中使用的拖音次数和长度明显远远多于A说话者,说明B说话人思维不够顺畅,无法及时表达思想,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弱于A说话人。
(二)相邻语对
相邻语对指的是“两个说话者各说一次话所构成的对子”。它是会话的基本组成单位(Seedhouse 2004:5)。语料中有6例为正常的问答相邻语对,如:
A: ... At first, lets er talk about the two types of work. (2.0) what do you(1.0) >what do you< understand, >how do you< understand (1.0) the two type, er who work to live and those who live to work?
B: * my opinion::, I think: those who work to live:: er::: …
在這一相邻语对中,A说话人引出主题并提问,B说话人直接针对问题作出相应回答,相邻对之间相互依存,问题直接引出回答,回答以提问为前提。因此,这是非常明显的问题——回答相邻对的正常情况。另外,如果相邻语对的第二部分没有出现,可能仍然是相关的,应予以解释,并稍后出现。或者第二部分的缺省是可以被解释的。如下例:
B: Uhm:: people become workaholic, uhm:: in in their opinion::, they think that… thats to say, they they will, through work, they will meet more people from all:::((laugh))(行业怎么说来着)
A: ah?
B: (各行各业) from all::
A: works of life=
在此例中,B由于词汇的缺乏或者记忆的空缺,向A提问“各行各业”的英文表达,A可能由于惊讶等原因未作出直接回答。当B忆起该英文表达的部分内容再次重复的时候,A给出了该问题的回答。因而,第二部分的暂时缺失是可解释的,并且随后出现,属于问题—回答的相邻语对。
(三)会话修正
在这段18分钟的录音材料中,两者的交流不是非常顺畅,会话修正现象频繁出现,绝大部分为自我修正。如在会话开始阶段,A询问B对于work to live和live to work的看法是说“what do you(1.0) >what do you< understand, >how do you< understand (1.0) the two type, er who work to live and those who live to work?”很明显,A在此句中反复几次做了自我修正,说明说话人语言能力不足。相对A而言,B说话人在会话中使用的修正更多。如:
B: * my opinion::, I think: those who work to live:: er::: they they they think that work is er is their goal to achie:ve:: uhm::: >in their life< and this there there no time to:: how er: how an(.) to do anything(1.0) else. Er: that means er there there are too much in thei: wor: >in their work<. And er:::…
B说话人话语中的修正是在没有任何人参与的情况下自我诱发并完成的,在修正过程中出现了拖音,如um、er等。除此之外,还有语音方面的修正。反映了B说话人较之A说话人词汇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更加欠缺,语言基础知识能力有待强化。但两者都能意识到自己在语言运用上出现的错误,基本都能够及时做出自我修正。
四、结语
本研究对英语专业大一新生英语课堂学习中的生生互动口语会话进行了会话分析。以上分析表明,这两名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有待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不强。在会话中缺乏话轮转换技巧,使得会话中出现多次长时间停顿和沉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互动交谈的顺利进行。但这两名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语言监控能力,发现问题基本能及时进行会话修补。另外,在表达出现障碍的时候,能够立即向对方询问,使交谈得以延续。通过对这一段语料的详细分析,有利于教师了解生生互动中口语产出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会话,帮助学生更正确进行口语输出,提高生生间的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Sacks, H, Schegloff, E A, & Jefferson, G. A Simplest Systematic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in Conversation [J].Language, 1974(50): 696-735.
[2]Schegloff, E A, Jefferson, G, & Sacks, H. The Preference for Selfcorrection in the Organization of Repair in Conversation [J]. Language, 1977(53): 361-382.
[3]Seedhouse. Conversation Analysis Methodology [J].Language Learning, Sep 2004 supplement 1:1-54.
[4]王得杏.談话里的协调[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10.
[5]李战子.从会话分析看英语口语课课堂活动[J].外语界,1996(2).
[6]刘家荣,蒋宇红.英语口语课堂话语的调查与分析——个案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4).
[7]姚剑鹏.会话修补的认知研究[J].外语教学,2005,26(3).
[8]庞继贤,潘文红.PETS-3口试的会话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
[9]于国栋.会话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8:128.
[10]张海芝.英语会话结构分析及应用价值[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本论文为2016年湘南学院科研课题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