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爱
摘要:隐性知识是基于主体情境体验的根植于个体脑海中难以明确的知识,它犹如海洋中的冰山,有待开发的空间巨大,适恰的教育教学方式可以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中职语文隐性知识转化教学模式是促进隐性知识转化的课堂教学基本运行方式,它以SECI模型理论为支撑,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有效促进隐性知识转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SECI模型;隐性知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4C-0049-04
活力课堂、高效课堂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价值追求,课堂教学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实现充满活力、富有生命性的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不得不践行的时代主题。古人云: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放置于学生生命发展的广泛关联中,激发、转化学生的隐性知识,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
一、隐性知识的概念界定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的基本术语,人们常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言不尽意”“不可言传”讲的就是隐性知识,尽管当时尚无“隐性知识”这一概念。“隐性知识”概念由英国思想家波兰尼(Michael Polanyi)于1958年在《个体知识》一书中首次提出,波兰尼认为“可言传”的明确的知识是显性知识,“可意会”的非明确的知识是隐性知识,他对隐性知识第一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此后,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隐性知识进行了研究,其中代表性的有:美国学者斯滕伯格(Robert J. Sternberg)突出了隐性知识的行动导向性;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和竹内弘高(Hi-rotaka Takeuchi)提出了隐性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我国学者石中英论述了隐性知识在教学中转化的可行性。
其中,SECI模型理论对隐性知识转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转化SECI模型是由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在他们合著的《创新求胜》一书中提出。该理论提出了知识四种转化方式,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目前,该理论关于知识四种转化模型已经被中西方学者普遍接受。[1]
尽管目前关于隐性知识学界尚无统一认可的明确概念,但上述研究从不同层面丰富了隐性知识的内涵。研究认为,隐性知识的基本内涵是指基于主体情境体验的根植于个体脑海中难以明确的知识,正如波兰尼所说,你可以从一千张脸中认出某张脸,但你很难说清你为什么能认出这张脸,“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所谓的隐性知识转化是指通过适恰的方式方法使得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使只可意会的知识成为明确化的知识。
二、语文教学中隐性知识的转化路径
套用名人的一句话,学习好的孩子是相同的,学习不好的孩子各有各的不同。中职学校的学生因家庭背景、认知风格、能力性向、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心理历程、情绪体验、生活经历等比普通中学的学生更丰富,他们身上所蕴含的隐性知识也比普通中学的学生更丰富,所以对于他们,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发掘意义更为重大,只要给他们舞台,他们同样会光芒四射。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隐性知识主要有以下转化路径。
(一)创设情境
学生的隐性知识形成于学生个体经历、感受,语文教学中情境设置得当,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唤醒学生的隐性知识,刺激碎片化的隐性知识进行复杂加工显性化。
(二)交互对话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之间交互对话的过程。“语文能力的形成不是直线型前进,而要依靠沉浸、熏染、感悟、积累和自化”[2],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对话”中,不断加强情感、价值、认知的熏染、感悟、碰撞,教师、学生的内隐知识不断地组合、外化,提取成显性知识。这个显性知识的形成,尤其在语感体验中十分明显。学生在语感体验中,浸润性灵,感悟内心,激荡精神,外化认知。
(三)探究研讨
高效的语文课堂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要改变学生课堂的被动地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积极探究中会无意识地调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来解决问题,促进了隐性知識的清晰化、系统化。同时在交流中,学生的言语情境又会唤醒、刺激、优化其他同学的隐性知识显性化。
(四)缄默反思
课堂“留白”是教师的无技巧境界,一个成功的教师必然会巧妙“留白”,留给学生缄默内省、静默涵咏的空间。当然“留白”不是空白,是必须在情境设置、语言熏染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意志力有意识地调动认知、情感、价值、策略、联想、想象等,反思不足,解决问题,组合新的认知。
三、中职语文隐性知识转化教学模式建构
有学者认为,“隐性知识或隐性认识是人类所有显性知识的‘向导和‘主人”[3]。中职学生是一个富有隐性知识的群体,中职语文教学可以给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舞台,良好的教学模式定能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提升有效教学。下面笔者以SECI 模型理论为支撑,以《致橡树》教学设计为例,构建中职语文隐性知识转化教学模式,以期实现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激发:创设情境,唤醒经验
在新课导入环节,适恰的情境创设可以唤醒学生的隐性知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致橡树》一文教学中,笔者就运用“导语创境”“画面展境”“范读造境”“配乐润境”等四种方式,唤醒学生的情绪体验,尽快进入课文。
“导语创境”贵在语言精练,富有哲理,让学生在语言的浸染中激发隐性知识,引发思考。《致橡树》的导语设计为:“爱情是人生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是古人表达爱情的千古绝唱。虽然爱情这一主题是亘古不变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爱情观也不断发展,今天我们来学习舒婷的爱情宣言——《致橡树》。既然是爱情宣言,为什么不是致男友,而是致橡树?”
“画面展境”要精选切合课文主旨的精美画面,引发学生联想、想象,初品本诗意蕴;同时用简洁的文字在画面上介绍“朦胧诗”“舒婷”,赋予学生感性的直觉刺激。“范读造境”中精选了丁建华的配乐朗诵,配乐是《海边的阿狄丽娜》,让配乐润境。总之,在新课导入部分,要充分唤醒学生的隐性知识与情感体验,为进入文章做充分的铺垫。
(二)探究:讨论问题,外化新知
学生知识的获得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学生是现代课堂知识建构的主体,教师是建构的引导者,探究交流必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学生通过丰富的沟通媒介探究交流,实现隐性知识在复杂的人际互动中传递[4],唤醒自我隐性知识,组合碎片化认知,建构新知识;学生在交流中外化自我新知,同时也会唤醒其他同学的自我隐性知识,激发“众我”隐性知识的排序、外化。
在《致橡树》一文教学中,在学生自由朗读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主问题:作者向往的现代爱情是什么样的?并且围绕主问题,设计了几个小问题:作者否认了哪几种旧的爱情观?旧的爱情观有什么特征?作者追求的现代爱情有什么特征?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探究交流,然后引导学生整合认知,再由学生总结发言,外化新的认知。
(三)辩识:化解难点,赏析重点
“辩识”环节既是学生的显性知识的交流,也是隐性知识的碰撞。教师的情境渲染,会进一步激发学生感悟、思考、复合、去伪存真。教师在示范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爱情是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因为爱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马相如;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了万里长城;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因为爱情,祝英台忍悲赴黄泉。本文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来写爱情的?木棉、橡树的形象内涵分别是什么?”
在问题的引导下,分小组探究木棉、橡树的形象内涵。小组汇报各自的研究心得,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并进行辩驳。学生的思维火花在碰撞中激发、调动隐性知识,或侃侃而谈,或灵光突现,让“意会可言”,达成共识。在学生交流,辩驳,探究橡树、木棉的形象内涵的基础上,教师再次引导:木棉花为什么“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什么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这两个问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必须激发学生思想碰撞,才能理解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女性爱情悲剧的一幕幕,才能理解现代爱情共同理想、志趣的重要性。
(四)整合:组合思绪,优化见解
“举一反三”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智慧,语文教学必须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整合资源,激发、组合学生的隐性知识,促进隐性知识的外化,达到优化见解的教育功效。在《致橡树》一文教学中,在分析木棉、橡树的象征义之后,通过PPT链接“象征与意象”文学常识,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紧接着PPT展示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经典意象及其内涵,诸如杨柳、月亮、梧桐、芭蕉、菊花、红豆、莲花等等。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这些经典意象代表性诗句,在涵咏中触发联想,激发学生的隐性知识,体悟诗歌艺术的精灵,体悟客观物象中熔铸的诗人主观感情,感悟语言之美,感悟语言的博大精深。
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学生再次聆听丁建华的配乐朗诵,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隐性认知,让学生咏涵诗歌韵律之美,形象之美。在情绪熏染、铺陈之下,教师引导:“诗歌是有灵魂的存在,一曲《致橡树》,唱响了女性的爱情宣言,朦胧的,和谐的,描绘了男性的阳刚之美,唤出了女性的阴柔之致。今天我们能否写首《致木棉》呢?”要求学生仿写《致木棉》一诗,这一环节看似难度不小,但当学生知识储备、情绪铺垫、示例模仿都具备的情况下,学生的写作問题不大。这个会极大地调动学生显性知识,激发学生隐性知识转化,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交互转化。
(五)反思:内化真知,升华认识
传统的课堂总结环节,一般是总结概括课堂教学内容要点,同时布置相关作业。这种做法固然没什么大错,但有一个天然的不足,它所概括总结的仅仅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显性知识,而忽视学生隐性知识的内化、提升,这恰恰是语文教学所不应该的,所以笔者认为这个环节更应该多做“反思”。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另外一方面也在进一步促发学生隐性知识转化。
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反思环节可以分三个步骤设计:(1)学生概括木棉、橡树的形象内涵;(2)学生课堂小辩论:中学生可不可以早恋?(3)交换修改各自所写诗歌《致木棉》,并誊写到作业本上。
参考文献:
[1]赵蓉英,刘卓著,王颂君.知识转化模型SECI的再思考及改进[J].情报杂志,2020(11).
[2]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154.
[3]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8.
[4]李森,杨征铭.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的主要障碍与调控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21(1).
责任编辑:章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