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竞赛中不良心理问题探究

2021-08-05 08:49齐彩霞
黑河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技能竞赛心理素质职业教育

齐彩霞

[摘 要]技能大赛是对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成果的一种检验,很多学校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心理问题对大赛成绩的影响,技能大赛不仅是一场技能比拼,更是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本文从参加大赛的不良心理表现、出现不良心理的原因及不良心理的克服方法等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索,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提高参赛成绩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心理素质

根据多年来带领学生参加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的经验来看,竞赛不仅是一场技能比拼,更是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有的学生在平时训练考核中成绩优异,但在比赛中却发挥失常,究其原因就是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导致学生在竞争激烈的比赛氛围中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甚至手忙脚乱,思维错乱,大脑一片空白等不良心理现象,使学生的正常水平得不到发挥,影响了参赛成绩。

一、赛前不良心理的表现

1.过度紧张

紧张是一种压力反应,有些压力反应可能是有益的、积极的,有些压力可能是不恰当的或消极的。适度的紧张能使选手集中注意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反应的速度,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在比赛中,适度的紧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避免因注意力不足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错误。过度紧张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思维变得迟缓,从而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这种情况常出现在新手和关键性的重大比赛中,过度紧张也可在比赛初期或遇到突发的状况时出现。如在参加企业网搭建比赛时,学生在掐网线制作水晶头的时候,突然发现网线钳子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使用,制作水晶头这项操作是决定后续比赛能否继续进行的关键,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学生紧张得坐立不安,本可以解决的问题此时束手无策,结果影响了整个比赛。

2.过度冷漠心理

选手在面对竞赛或在重要场合时,会出现情绪低落的状态,身体软弱没有力气,心理过程与思维能力都表现得很缓慢。精神不振,情绪低落,缺乏自信心,心情不佳,感知和注意力减弱,甚至不想参加比赛或考试。从心理原因来看,往往是考生对考试没有信心,想很多不利的因素,或把结果想得太坏,没有解决方案,缺乏顽强的意志。

3.盲目自信与不自信心理

盲目自信的学生表面看起来会很兴奋,但有时又表现得很冷静,他们内心会很空虚。由于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估计得过高,不愿冷静思考,并低估竞赛的难度。当遇到困难时,其情绪就会低落到极点,不知所措,不利于学生能力水平的正常发挥。而不自信的心理状态会使学生在面对困难时缺乏信心,致使自尊心和自信心严重受到影响,使失败感和内疚感油然而生,过分不自信就会变成过度的焦虑以及紧张的情绪,会出现心神不宁,手忙脚乱的现象,会造成应有的水平不能正常发挥出来,导致比赛成绩不理想。

二、出现不良心理的原因

1.因学生的个性决定

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方法和处理态度都不相同,它决定着一个人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有些学生外向,情绪不稳定,有时候表现很兴奋;有些学生内向,沉默;有些学生思维活跃,适应性强;有些学生平静,处事表现冷静;有的学生脾气不好,爱和其他学生闹矛盾等,不同的性格特征决定了学生在面对比赛时的不同状态。

2.与比赛经验的积累有关

有些学生在初次参加比赛时,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紧张、焦虑现象,但是,随着参加比赛次数的增多,也会逐步积累一些比赛经验,使他们在比赛中了解自己的状态,并进行自我调整。在相同的条件下,相对于缺少比赛经验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发挥出原有的水平,取得较好的成绩。

3.受比赛期望值影响

有些学生对比赛抱有很高的期望,他们把比赛成绩看得过重,总是想拔得头筹。因此,他们总是担心无法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造成心理压力过大,产生了心理焦虑,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在比赛中遇到突发的问题和困难时,使其对目标能否实现产生怀疑甚至忧虑,甚至想要放弃后面的比赛,这种情况更多出现在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

4.与平时缺乏心理训练有关

在平时训练时,教师往往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上,而忽视了学生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学生对赛场环境、比赛的紧张心理、比赛规模等都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感受,都可能加深赛前学生心理因素朝不良的方向发展,最终影响学生训练水平的正常发挥。

三、不良心理的克服

在赛场上平时训练水平不能正常地发挥出来,这对于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来说是最不情愿看到的结果。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最重要的是在平时技能训练和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掌握专业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与自我调节,来克服和缓解赛前的不良心理,保证正常水平的发挥。

1.深呼吸调节法

当情绪紧张时,呼吸快而浅,由于呼吸过于急促,身体会吸入过多氧气并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问题在于二氧化碳呼出过多,会使血流中的二氧化碳失去平衡,时間一长,中枢神经便会迅速做出抑制的保护性反应。在比赛前,可以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或者去卫生间的时候,采用加深或放慢呼吸频率的方法,大脑中抛开关于比赛的一切,注意力集中在每一次吸气和呼气中来消除紧张。通过深呼吸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的情绪平稳,状态逐渐放松下来,这是学生在考试或比赛前处理情绪波动最简单、最为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2.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是指在比赛训练的后期,模拟竞赛的真实场景,完全按照大赛的标准和要求,设置比赛科目、场地、裁判、竞赛流程等内容来训练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大赛过程中,让学生积累经验,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以适应紧张激烈的比赛进程,提高学生获胜的信心,缓解比赛前的紧张情绪,稳定学生的心理,作为赢得比赛的必要条件。将日常训练与模拟竞赛紧密结合起来,采取经常变换训练场地或与兄弟学校联合的形式,让不同的教师担任裁判的方式,让学生适应不同的比赛环境,适应不同的监考教师。邀请校领导与同学到现场观摩比赛,以此达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的目的。让不同的赛场环境、不同的裁判等不再成为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原因。训练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设置各种障碍,有意锻炼学生在出现各种意外情况下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即使遇到问题也能平静地处理,这样在真实的赛场中会避免失误的发生。

3.以情感人法

参赛学生由于训练时间长、压力大,造成身心俱疲,情绪很容易波动。对于指导教师来说,从指导学生参加市、省级比赛开始,就已经和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对学生的性格、行为方式等都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的朋友,看待问题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多去理解、关心学生。虽然教师在最后的训练阶段很着急,但不能表现出来,在最后训练瓶颈期时,成绩的提高不明显,甚至还会下降,这时教师要适当降低训练的频率与要求,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自我调整。在训练方法上,要和学生多沟通,寻求更有效、更适合的方法,要给每个学生设置适合的训练目标,不能要求每个同学都能达到规定标准,可以采用分层次的方法,使不同层次、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自信心。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多鼓励、肯定学生,让他觉得自己能行,即使遇到困难也有信心解决,这对学生在比赛中能否正常发挥起到关键性作用。

4.专业心理训练

在日常的教学中,聘请专业的心理教师,通过谈话、问题测试、游戏等活动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分析原因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方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利用每周三下午的时间,开设专门的心理训练课程,使学生掌握专业的心理知识,学会自我调节。通过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自我暗示,采取自己内心自言自语的方式鼓励自己,抵抗消极情绪,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在比赛中控制不良心理,消除过度压力,集中注意力并进入比赛的最佳状态。

心理素质的训练至关重要,是一个人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心理素质的训练使选手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在比赛中能调整自己的心态,挑战困难,发挥出正常的水平,使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莫燕平,鲍丽娜.以实践技能大赛为平台的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以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例[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11).

[2]杨国愉,王江澜,冯正直.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0).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技能竞赛心理素质职业教育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的研究与实践
“创客+竞赛”视野下中职《电子线路》实验设计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