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幼儿在数学活动中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的方法分析

2021-08-05 02:18胡秀华
速读·下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数学活动主动性幼儿园教育

胡秀华

◆摘  要:数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认识简单的数字,理解数量关系,并且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另一方面,幼儿并不具备数学思维能力,教幼儿学习数学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去主动探索学习数学。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数学活动;幼儿;主动性;探索学习;方法;分析词

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数学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从农业、手工业时代走进工业时代、互联网时代。——数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数学活动,不仅可以引导幼儿认识简单的数字,还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一、数学活动必须讲究方法

国外幼儿专家经过数十年研究,发现3岁~4岁的幼儿已经可以比较物体的大小,分辨圆形、长方形、椭圆形等不同的图形,3岁~4岁的幼儿还可以认识固态物体的长度不会发生变化(在数学上,这叫做长度守恒),4岁~5岁的幼儿可以比较数量的多少。如果家长对幼儿进行长时间的数学训练,幼儿还可以计算简单的数字。但幼儿专家也注意到:幼儿的大脑并未发育成熟,幼儿并不具备数学思维能力,幼儿无法独立完成三位数的运算,一些幼儿甚至难以认识抽象的数字符号[1]。而且幼儿的注意力非常不稳定,让幼儿坐下来耐心学习数学知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

可是,国内幼儿园教师在数学活动中,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向幼儿传授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法会令幼儿感到厌倦、困惑、迷茫、乏味;幼儿的大脑皮层也会在短时间内陷入抑制状态,无论教师灌输多少数学知识,幼儿也听不进去、记不进去(更谈不上应用数学知识)。

所以,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讲究教学方法,要引导幼儿去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知识。

二、在数学活动中,要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学习数学

下面,我们将结合数学活动案例,阐述引导幼儿主动探求学习数学的方法。

(一)认识1和2

在数学活动开始前,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具:若干个红色的皮球,若干只布狗熊、若干个玩具车。

准备妥当后,数学活动正式开始。首先,教师拿起一个皮球,在全班幼儿面前用皮球表演球技,吸引幼儿的兴趣。球技表演结束后,教师放下皮球,问幼儿:“小朋友们,皮球好不好玩呀?你们想不想玩皮球呀?”幼儿们会一起回答:“我想玩皮球!”

听到幼儿的回答后,教师用左右两手各拿起一个皮球,然后问幼儿:“小朋友们,现在,老师手里有几个皮球呀?”聪明的幼儿会喊道:“老师,你手里有两个皮球。”

这时,教师便可以把喊出“两个皮球”的幼儿叫到身边来,然后,把一个皮球递到这个幼儿手里,教师再问幼儿:“小朋友,你很聪明;现在,请你告诉老师,你手上有几个皮球?老师手上有几个皮球?”幼儿会马上回答:“老师,你手上有一个皮球,我手上也有一个皮球。”

幼儿作出回答后,教师把幼儿手中的皮球收回来,然后,叫幼儿回到其他幼儿中间。接着,教师用左右双手举起两个布狗熊,继续向幼儿发问:“老师手里有几个布狗熊?”——此时,全班幼儿会迅速回答“两个!”教师继续提问:“小朋友们,老师左手有几个布狗熊?老师右手有几个布狗熊?”幼儿们会马上回答“老师,你左手有一个布狗熊,右手有一个布狗熊!”

接着,教师放下2个布狗熊,左右两手各拿起一个玩具车,继续向幼儿提出相同的问题,幼儿会作出相同的回答(通过使用三种不同的玩具,可以使幼儿对1、2产生初步的具体感性认识[2])。在幼儿们回答结束后,教师便可以在黑板上写下两个“1”,一个“2”。再告诉全班幼儿:一个皮球,一个布狗熊、一辆玩具车,都可以写作“1”;两个皮球,两个布狗熊、两辆玩具车,都可以写作“2”。“2”,可以变成两“1”,两个“1”,又可以变成一个“2”。

然后,教师随机拿起一个玩具或两个玩具,要求幼儿们回答教师手中玩具的数量。哪个幼儿回答正确,便可以自主选择一件玩具去玩耍。这样,就可以引导幼儿们认识1和2。

(二)识记5以下的个位数

这个数学活动适用于中班、大班幼儿。在数学活动开始前,教师需要根据班上幼儿人数,为幼儿准备若干张纸、笔。

数学活动开始后,教师对全班幼儿说:“小朋友们,你们认识1、2、3、4、5吗?”幼儿们会回答:“认识!”幼儿作出回答后,教师对幼儿们说:“小朋友们,那我们今天就来玩一个游戏。”

然后,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全班每一个幼儿都可以任意选择另一位幼儿,组成一对一的二人小组。每个小组都可以领到一张纸、一支笔。而后,小组中的一名幼儿拍手(拍手具体次数不限,但必须在5次以下),另一名幼儿听到同伴拍手后,要在纸上写出同伴拍手的次数。教师会检查每名幼儿写出的数字,写错数字的幼儿将被淘汰出局,只能站在一旁观看。

游戏规则宣布完毕后,教师便可以组织全体幼儿进行数字活动。各个小组的幼儿都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认真倾听同伴拍手的次数,同时调动自己的数字记忆,在纸上快速写下数字[3]。——经过几轮拍手后,许多幼儿会被淘汰出局。这时,教师便可以叫淘汰出局的幼儿组织新的二人小组,继续重复拍手-写数的数學活动,这样,就可以引导幼儿们主动识记5以下的个位数。

三、结束语

开展数学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数学,可以为幼儿将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幼儿积极性,引导幼儿去主动探索、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徐晓阳.大班幼儿数学学习环境案例研究——以公办A园与私立B园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150-151.

[2]周晶,赵振国,郭力平.5~7岁儿童数学过程性能力的发展水平与年龄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20(12):72-81.

[3]丁思亦,刘维.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生活化和游戏化策略探究[J].教育观察,2020,9(36):37-38+120.

猜你喜欢
数学活动主动性幼儿园教育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