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思维理论及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1-08-05 00:48刘雪娇
速读·下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学运用高中数学

刘雪娇

◆摘  要:视觉思维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它弥补了抽象思维、表象思维之间的裂痕,使得表象知识更好的过渡到抽象,抽象更好的直观表达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内部的数学问题。高中数学是以研究数学规律为主,是具有高度的逻辑性、规律性的学科,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思维要求更高,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高。新的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能够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视觉思维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度探索,缓解学生对于数学领域学习的焦慮。在了解视觉思维的基本概念以及对于高中数学的作用,将其运用在学生的逻辑因果以及形数结合思维的提升方面,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在数学学习上得到发展。

◆关键词:视觉思维理论;高中数学;教学运用

一、视觉思维理论概念

“视觉思维”是从现象学的角度出发,这种思维模式非常的具有创造性,是基于感性视觉基础上延伸而出的深层次理性思维。“视觉思维”可以化解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之间这种割裂相互的关系,使两者之间产生内在的联系。数学的学习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枯燥乏味的,很多教师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记忆能力和数学思维,加深对于数学的理解,就借助于视觉思维理论。

二、视觉思维理论在高中数学作用

1.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视觉思维可以通过符号和语言,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让学生可以通过知觉意向等方式,以视觉思维去感知两种思维的内在联系。可以从表面深入到本质去领悟数学之间的内在关联,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加学生在新旧知识方面的联系,加深知识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2.引导高中生突破固有思维

在数学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很多时候都受到了固定思维的束缚,在数学学习上有一固定的、形式化的内容。很多时候,学生在看到之前做过的类似题目时容易出差错,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大意纰漏,最后造成解题错误的结果。因此,视觉思维方式,就可以结合图形,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做全面的考虑,突破固有思维的禁锢。教师要教学中要多应用一些抽象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高中生数学科学素养

视觉思维是数学核心素养中的一项内容,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指导,有效拓宽了数学教学的路径和方式,这对于学生来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更加广袤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充分发挥学生才能。尤其在素质教育理念推行下,“因材施教”教学观念的提出,更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去观察不同学生所体现出的不同特性,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和学习水平进行有目的的教学和培养,有针对性地增强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

三、视觉思维理论及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视觉思维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之创设情境

视觉思维理论就是要求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景,通过符合和视觉化的内容,调动学生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双向互动。比如在学习《指数函数》的时候,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掌握了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并且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函数的基本性质,学习了指数和指数幂的运算,初步了解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但是大多数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可以在本节课的开始,设计一个游戏情境,学生分组通过动手折纸,观察对折的次数与所得的层数之间的关系,得出对折次数x与所得层数y的关系式。此时教师给出指数函数的定义,即形如  (a>0且a≠1) 的函数称为指数函数,定义域为R。教师将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定义中规定a>0且a≠1呢?教师再利用几何画板,将函数表现在课堂上,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图形变换,教师还要利用几何画板,变化指数,让函数呈现动态的变化。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加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并且加强对于指数函数的学习,同时也对以前学习的函数进行了复习。

2.视觉思维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之利用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是一种富有智慧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主的教学手段。其实质,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网、端”的运用,最终实现教学决策、评价反馈、交流教学课堂,并且通过智慧的教与学,促进全体学生实现符合个性化成长规律的智慧发展。高中数学的知识是具有一定连贯、综合的,这与视觉思维理论的理念是一致的,并且随着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学生的视觉意象库逐步地建立和完善起来。因此教师应当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在引导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掘与题目一直的关联概念和内容,教师要充分使用“智慧课堂”,将数学中抽象的知识,通过智慧课堂的模式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同时让学生联系之间的知识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不能只是思考一个知识内容,而是应当要深入理解问题的核心本质。

四、结语

在高中数学中,掌握视觉思维理论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拓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的内容。视觉思维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使得学生轻松地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难题,特别是遇到十分复杂的问题时候,视觉思维就发挥了作用。教师要正确的认识到视觉思维理论的相关内容,要在实际教学中加入其中的内容,并进行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寻找奇迹,在恰当的时间内引导和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发展其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曹远慧.视觉思维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3):8-9.

[2]马小龙.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视觉思维理论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8):35-36.

[3]杨美.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视觉思维理论的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0(15):69-70.

猜你喜欢
教学运用高中数学
“先学后教”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积极运用
电子白板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