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课程思政”日益深入人心,但从目前查阅的文献来看,在高中化学中方兴未艾,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挖掘教材“课程思政”元素,探索了将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方式方法,以期为落实化学课程育人功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化学课程
近年来,“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在高校发展的如火如荼,其核心是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两条线交叉融合,最大化地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化学课程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联系紧密,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资源,进行“课程思政”相关的教学实践探索,可以更好地发挥化学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深入挖掘和总结化学课程中的德育元素,以期为高中化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高中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立足点
(一)爱国主义 抗挫能力 价值观和使命感的培养
“萃取和分液”教材知识内容可以与屠呦呦和青蒿素相结合。从青蒿中获得青蒿素的方法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现代中国在萃取理论的研究、新型萃取剂的合成与应用和稀土元素分离的萃取工艺流程等方面,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萃取技术在我国广泛应用于石油炼制、冶金、食品和原子能等工业。以此引入“萃取和分液”这一课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不惧失败、勇于探索的精神,揭示人生价值的真谛,让学生树立为国家科技强大而发奋读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除此之外,在学习氨的重要用途时,可以带领学生重新认识中华民族的骄傲,世界制碱业的权威—侯德榜,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介绍冶炼铜和黑火药反应等等。
(二)环保 健康 安全理念及法律法规等意识的培养
“二氧化硫”教材知识内容可以与“空中死神”酸雨相结合。从直观展示硫酸型酸雨造成的危害引入二氧化硫,将探究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的教学与酸雨的危害、形成途径、 后期处理、防治方法紧密结合。不回避化学对环境、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指出化学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所起的作用,通过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除此之外,卤代烃氟利昂、氮氧化合物、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塑料等都是渗透环保意识和绿色化学理念的很好的素材。
(三)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培养
化学史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科学史话栏目“苯的发现和苯分子结构学说”,介绍了科学家发现苯及对苯结构的探索过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科学史料分割成片断,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激发对苯分子结构的探究兴趣,在证实或证伪的推理过程中,达到教学要求的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感受化学家百折不挠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加深对苯环状结构这个知识点的理解。
(四)资源综合利用和新型能源观念的培养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知识内容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本节内容的教学活动中,不能仅局限于介绍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原电池”一节的教学从火力发电的弊端着手,让学生感受化学电池在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优势,并结合高考新型化学电源,让学生体会化学在研发、推广新型能源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培养学生资源综合利用和新型能源观念。
(五)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培养
在化学教材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非常多,每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是对立统一思想的例证,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得电子和失电子,它们都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相互依存,同时存在于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又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统一性。善用这些素材,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六)课程中渗透人生观教育
“萃取”是利用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进行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用萃取可以进行爱情观教育:爱情好似萃取,一旦魅力不够,另一半很可能被拐走;“化学平衡的建立”可用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人生中积极的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如果消极的负能量超过积极的正能量就会导致心理失衡,反过来,正能量超过负能量人生就会越来越幸福;“化学反应速率图像”可以用于努力程度与成就之间关系的教育:刚开始学习时,因为知识积累不足,进步较慢,但只要坚持努力,背景知识积累越多,就越能活学活用,学习效率也就越高。
二、“课程思政”的应注意的问题
1.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必须有育人意识,以适应“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目标。改变认识上的偏差,将教书和育人剥离开来,认为育人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任务,置身事外,甚至在课程上传播不当理论。加强“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将教书育人的要求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教育引導或在师资培养、职称评审、评奖评优等方面向课程思政倾斜,提高教师育人意识。
2.加强教学设计。“课程思政”必须在深刻理解课程内容和精髓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拔高,用讲义、教案、教学课件的形式呈现课程中的隐性思想政治资源,通过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实现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政治资源的无缝衔接与自然过渡,在引人入胜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总之,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很多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只有教师从内心出发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育人责任,不断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就可以为“课程思政”实现贡献一份理想,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赵继伟.“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3):114-119.
[2]李小芬.借助化学史料培养核心素养[J]:教学研究,2019(9):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