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群
[摘 要]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使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审清题目、厘清算法,并最终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进而提升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几何直观;小学数学;途径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言:缺乏直观的概念是空洞的。小学生由于受到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在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困难。几何直观充分借鉴和发挥了图形具有的直观性特点,把相对抽象的数学语言和直观形象的数学图形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本质,掌握各种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图形、符号等直观明了的图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生动,从而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线索,指明方向。
一、几何直观,有利于正确审题,理解题意
审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首要环节。对于某些数学题来说,“文字加数字”模式的表述形式显得很抽象,制约着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和判断,这就导致不少小学生理解题目时感到困难重重。几何直观可以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清晰地描述出来,把抽象的“文字加数字”转变为“图形加符号”,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直观、生动起来,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优势,从而助力学生正确地把握题意,认清问题的本质,最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 “周期性规律”教学实录(节选)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关于周期性规律的题目:除夕夜,学校大门口亮起了彩灯,这些彩灯按照3个红色、2个黄色和1个绿色的顺序逐次亮了起来,那么,第58盏灯是什么颜色?
生1:这种题目我可以在本子上画出来,一直画58盏灯。
生2:红色、黄色、绿色交替出现,画图法的确是可以的,但是画58盏灯是不是太麻烦了?
生3:我们可以先画两组看看,找一找规律。
师:对。我们通过画图的方法来理解一下题意。现在,请同学们按照题目意思来画图吧。
学生作图,教师巡视。
生3:这是我画的图(图1),通过画图形,这道题一下子变得简单了,我发现了每6个灯是一组,也就是一个周期,明确了周期,这道题只需要用58除以周期,根據余数就可以判定答案了。
生4:是啊,这种直观的图形可比原来的文字好理解多了,看来这种画图的方法还真是很有效呢!
学生对于抽象的文字表述感到难以理解,但是几何直观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通过几何直观,学生对于彩灯的排列顺序和周期有了非常直观地认识,这为学生理解题目意思、进而解决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原本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活泼起来,这正是几何直观在解决数学问题中作用的生动体现。
二、几何直观,有利于厘清数量关系,明了算理思路
几何直观并非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画出表格图、线段图或者示意图,而是要培养学生通过几何直观分析问题、理清关系、明了算理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作图、分析图,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探寻画图策略,让学生通过直观图分析、比较、汇总、归纳,从而厘清题目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到正确的算理和思路。
例2 “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实录(节选)
师:有这样一道题:实验小学五年级有180人,六年级人数比五年级多 ,那么六年级有多少人?
生1:这种题目数量关系比较乱,要怎么才能够弄清楚数量关系呢?
师:我们要厘清数量关系,那就试着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题目吧。
学生画线段图,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画图的正误)
生2:这是我画的线段图(图2)。在画图之前,我感觉题目中数据比较混乱,在画图之后,我的思路清晰了很多。五年级是180人,六年级的人数比五年级多 ,六年级人数多,五年级人数少。
师:谁能说一说,在这道题中的单位“1”指的是哪个年级的人数呢?
生3:五年级的人数是单位“1”。
生4:找到了单位“1”,题目就简单了。180×(1+ )=220(人)。
师:在分数的应用题中,找准单位“1”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总是难以找准单位“1”,通过这种画线段图的方式,我们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教学中,学生在审题后,教师启发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利用线段图一步步分析数量关系,把题目中所有的数据信息都体现、聚集在学生画的线段图中。线段图是学生探索问题的起点,通过画线段图使学生对数据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数据的各种信息在线段图中汇聚、碰撞,学生只有在对数据关系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找准题目中的单位“1”这个关键量,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
三、几何直观,有利于触类旁通,解决同类问题
几何直观的真正优势不仅在于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在于激发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为学生解决同类型问题打下基础。因此,教师不能满足于使学生用几何直观方法解答出某道题,而是要指导学生深刻理解、灵活地运用几何直观法,使学生意识到同类问题在本质上的联系,并把这种本质联系反映在直观的图形上,对题目进行深入分析和类比思考,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通用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终,提高学生解决同类问题的能力。
例3 “植树问题”教学实录(节选)
师:每隔4米种植一棵树,一共种植了5棵树,那么第1棵数到第5棵数的距离是多少米?
生1:这道题太简单了,4×5=20(米)。
师:生1的算法对吗?
生2:对的,我也是这样算的。
师:同学们在纸上画图验证一下自己的结果。
学生画图。
生1:不对,不对,我刚才算错了,虽然是5棵树,但是只有四段株距,也就是16米。就像我畫的这幅图一样(图3):
师:那这道题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生1:应该是4×4=16(米)。
师:算式中有两个4,其中一个4表示树的株距是4米,那另一个4是从哪里得来的呢?
学生思考。
生3:噢,另一个4是由5-1=4得来的。
师:对了,现在我们就得出了“植树问题”的规律:全长=株距×(株数-1)。
师:现在我把题目修改一下,同学们再做做看。题目是:甲乙两地相距20米,每隔4米种植一棵树,但是路的起始端要陈列广告牌,所以路的起始端不植树,问一共需要几棵树?同学们还是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进行解答。
学生画图。
生1:通过上一道题,我们得出了全长=株距×(株数-1),所以,株数=全长÷株距+1,通过这个公式我算出了株数=20÷4+1=6(棵)。
师:同学们,生1这次解答得对不对呀?
(学生中有的大声喊“对,对”,有的却大声喊着“不对”。)
师:那就请其他同学谈谈自己的算法。
生2:我不同意生1的算法。这是我画的图(图4),我发现一共需要20÷4=5(棵)。
师:为什么只需要5棵而不是6棵呢?
生:因为路的前端不用植树。(异口同声)
师:非常好。通过画图的方式,我们又得出了特殊情况下(一端不植树)的计算方法:株数=全长÷株距。
“植树问题”历来都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法厘清了全长、株距与株数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尝试做题出错以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几何直观发现错误的原因所在,用直观形象的图形扭转学生的错误思维。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并没有满足于学生正确答题,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本题中得出“植树问题”的一般规律,从而为学生解答同类问题打下基础;此外,教师通过变更题目,进一步通过画图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意识到“植树问题”的多样性,真正做到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几何直观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几何直观,有利于学生正确审题,理解题意;有利于学生厘清数量关系,明了算理思路;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解决同类问题,化数据为图形、化烦琐为简单、化隐晦为明显,自由翱翔在文字与图形之间,体验数学的图案之美与动态之美,实现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