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石岐太平小学 黄晓星
【摘要】看图写话教学对于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为了把课堂教学与看图写话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借鉴前人的写作经验,把白描手法引用到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教学中去,从而激发学生隐藏的写作能量。
【关键词】白描手法;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手段之一。看图写话,由于有圖可依,学生基本有话可写。但低年级的学生在看图写话时容易出现“观察事物漫无目的,天马行空,想到哪里写哪里,捉不住图的重点,缺乏条理性”等问题。应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呢?笔者想起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说过:“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这是鲁迅先生运用白描手法进行小说创作的经验之谈。
白描也叫素描,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它的特征是用简练的墨线勾描人物和各种景象特征。后来,人们将它运用于文学创作的描写中,形成为一种白描手法。鲁迅先生把白描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念及此处,笔者不由灵机一动,心想:我能不能借鉴前人的写作经验,把白描手法引用到低年级的看图写话中去呢?笔者觉得,学生可供挖掘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教师能恰当引导,就会激发出他们隐藏的能量。有了写作思想的指导,笔者在班级上进行了把白描手法引用到看图写话的尝试。首先笔者指导学生在看图上先下功夫,然后,再针对不同的图画教他们进行相对应的白描手法。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做法:
一、用白描手法描写人物的动作
《儒林外史》在写范进看中举的报帖时,利用白描手法抓住人物的动作开展了描写:范进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作者通过几个简简单单的动作描写,就把范进中举欣喜若狂的心态写了出来。于是,笔者结合白描手法着重引导学生描写图画上的人物动作。如,一年级下学期第3单元语文测试卷上有一幅图,上面画着一个小男孩、爸爸和妈妈在阅读。首先,笔者引导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观察方法仔细看看三个人的动作有什么不同之处,再让他们按照这种观察方法把这幅图再写一遍。经过教师的提点,学生们几乎都能按要求把这幅图的重点描写出来了。班上小怡写道:“星期六早上,小明、爸爸和妈妈在家里读书、看报。小明端端正正地坐在一张小凳子上,他把一本童话书放在腿上,一只手拿着书,另外一只手托着下巴,看得可认真了。爸爸挺直身体坐在沙发上,两只手拿着报纸的两端,聚精会神地在看报纸。妈妈坐在地板上,一只手撑着地板,另外一只手捧着一本书,看得入了迷。这一家人真是勤奋好学啊!”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这一家人读书看报的样子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了。
二、用白描手法描写人物的衣着打扮
汪曾祺先生在《卖蚯蚓的人》用白描手法对卖蚯蚓的人的衣着进行了描写,“他穿的衣服都是宽宽大大的,旧的,褪了色,而且带着泥渍”,从“泥渍”一词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卖蚯蚓的人的职业特点。受到启发,笔者对图画上的人物衣着描写也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如,一年级下学期第4单元语文测试卷的一幅图,上面画了一个小男孩拿草喂羊。这个小男孩戴着一顶鸭舌帽,上身穿着一件长袖外套,下身穿着一条牛仔裤,脚上穿着一对球鞋,很显然是城市的孩子;而城市一般没有人养羊,估计他去了乡下,看到小羊很好奇,于是拿草喂羊。通过他的衣着,也可以帮助学生确定故事发生的时间。于是,这一幅图,笔者着重引导学生用白描手法对人物的衣着打扮进行描写。班上小希的写话:“秋天的一个星期六,小东到乡下奶奶家度假。他头上戴着一顶鸭舌帽,上身穿着一件浅蓝色的长袖外套,里面套着一件白色的衬衣,下身配着一条深蓝色的牛仔裤,腰上系着一条黑色的皮带,脚上穿着一对蓝色的球鞋,神气极了。他在奶奶家看见一只小羊。这只小羊有四条细长细长的腿,身上的毛雪白雪白的,两只小小的耳朵竖起来,真可爱。小东很喜欢这只小羊,立刻拿了一把青草喂小羊。小东真关心小动物啊!”通过对小东衣着打扮的描写,一个神气、可爱的小男孩仿佛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三、用白描手法描写人物的神态
《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回对人物的神态用了白描手法进行描写。该回写曹操故意在饮酒时对刘备进行试探,问他谁是当世英雄。刘备先是“推托不知(不动声色)”到“闻言吃惊”再到“从容俯首”,写出了人物的神态变化,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在看图写话中,笔者也引导学生们用白描手法描写人物的神态。在一年级下学期第6单元语文测试卷的一幅小女孩读书图,笔者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小女孩读书的神态。如小怡写道:“星期天早上,阳光明媚,小红一大早就起床读书了。她端端正正地坐在桌子前,手里拿着语文书,眼睛紧紧地盯着课文,嘴巴张得大大的,一句一句地读着,小脑袋还不时随着读书的节奏一摇一摆的。小红读书多认真啊!”通过人物的神态描写,小女孩认真看书的形象就展现出来了。
四、用白描手法描写动物的外貌
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孔乙己》中用白描手法对孔乙己的外貌进行了描写,“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寥寥几笔就把孔乙己的落魄、潦倒描绘得淋漓尽致。由于低年级的看图写话经常会出现一些小动物,笔者就把白描手法描写外貌的方法引申到对小动物的外貌描写中去。如,一年级下册的语文书(人教版)有一幅熊猫的插图,笔者主要引导学生描写熊猫的外貌。其中,小越的写话:“熊猫有一对圆圆的黑耳朵,白白胖胖的脸上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眼睛的两旁各有一圈黑毛,好像戴了一副黑色的眼镜。熊猫有一个雪白雪白的大肚子,不过它的四肢却是黑色的。这只熊猫可真有趣!”通过对熊猫外貌的描写,一只可爱的的熊猫跃然纸上。
五、用白描手法描写景物的特征
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作者也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西湖夏季疾风骤雨来去无踪的特点。在教学中,笔者也尝试运用白描手法引导学生写出景物的特征。如,一年级下册中的《识字1》,有一幅关于春天的插图,笔者着重引导学生按照从近到远的方法描写春天的景物特征。经过笔者的点拨,学生们基本能把“小草发芽、百花齐放、冰雪融化、燕子飞回来了”等春天的特征表现出来了。如小峰的写话:“春姑娘悄悄地来了,嫩绿的小草从地里钻出来,好像在和春姑娘打招呼。草地上的花儿开了,五颜六色的真好看。小溪里的冰雪融化了,溪水哗啦啦地向前流去。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一边在天空中飞翔,一边高高兴兴地唱着歌。春天真美啊!”
诚然,白描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还有很多,如,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物的对白等等。然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已经是后话了。白描手法在看图写话中的运用,打开了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发现,经过一段时间有目的写话训练,学生对看图写话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现在,学生们通过仔细看图,基本能通过白描手法写出人物的动作、神态、外貌和衣着打扮。不过,看图写话所呈现的只是一幅图的截面,学生们目前掌握的都是很浅显的局部描写。如何化零为整、让学生们把一幅图整合得更完整;如何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让他们描绘得更生动、更具体,还需要我们在学生们写话的过程中不断地累积经验,不停地去研讨、探索。
参考文献:
[1]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陈剑锋.鲁迅作品白描手法的运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11).
[3]石延博.儒林外史[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林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