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
【摘要】初中生物内容非常奇妙,抽象性强,教师需利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生物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通过微课设计动画,延伸教学场域,衔接主题,打破学科束缚,整合教材内容,以提升初中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关键词】微课资源;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生物学科素养
初中生物知识点多,难度较大,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基础学科。微课属于一种短视频,其具有精简、短小、动态、灵活等优势。借助微课资源,教师可有效整合教材,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详细阐述某一问题或知识点,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1]。现阶段,新课改要求初中生除了掌握教学知识点外,还需具备个人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能力和品格[2]。因此,教师应有效利用微课资源设计动画,延伸教学场域,衔接主题,打破学科束缚,整合教材内容等,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正确理解生命观念,不断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最终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
一、将微课资源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生物核心素养包括四点: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3]。将微课资源合理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并适当融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可以细化教材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教会学生利用发展、生命的眼光看待事物,慢慢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优秀品格。同时,微课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帮助学生合理预习知识,利用空闲时间拓展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疑惑完成课堂学习,学习效率更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得到有效提升。此外,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模式单一、枯燥,难以充分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而通过微课资源,教师能够制作不同的教学视频,让学生选择性学习,巩固生物学习基础。最重要的是,通过反复观看、学习微视频,后进生得到转化,优等生得到进步,学生乐于学习,减轻了教师教学新知识的压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如何巧用微课资源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
(一)利用微课资源设计动画,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生物知识具有抽象性,而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一些难重点知识无法短时间内快速理解和掌握,很容易阻碍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教学进度,降低教学效率[4]。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资源将知识点转化为动画,通过动态、形象、真实的场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理清生物知识点,掌握生物知识的基本特征与内涵,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这一课内容时,许多学生明白人体的免疫系统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等,但难以想象其是如何阻挡和杀灭病菌的,对免疫知识似懂非懂。这种情况容易阻碍学生的学习进度,无法让学生吃透知识点。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资源将免疫知识设计成动画,利用动态、丰富、有趣的画面详细介绍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是如何阻挡和杀灭病菌的,以培养学生的生物理性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在微课视频中,教师将人体比作一个古代城池,其中护城河相当于人体的皮肤——第一道免疫防线,当病菌小球接近护城池,沾染上皮肤后,护城河的“侍卫”——皮肤的分泌物就会与之决战,将病菌小球杀伤,这样一来,病菌便难以侵入人体;城墙作为第二道免疫防护线——体液,若皮肤受伤,病菌小球突破了第一道防护线后,就会被城墙上的士兵——体液中的吞噬细胞、杀菌物质等包裹、杀死;守城的士兵作为第三道免疫防护线——抗体,能将突破进来的病菌小球吞灭。当守城的士兵越来越少时,则意味着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城池就会不断输入士兵,而这些士兵是通过疫苗接种等增加,以增强人们的免疫力,防止病毒小球破坏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与平衡,人们自然而然就不容易生病[5]。动画展示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生物理性思维,正确了解生物活动。
(二)巧用微课资源延伸场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利用微课资源进行教学,有助于明确教学目标,并通过微视频集中分析某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快速掌握。以往的初中生物教学区域主要在课堂上,针对一些比较抽象的生物现象,教师只能通过口头描述,不但容易限制学生的生物思维,而且难以提升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需合理利用微课资源延伸教学场域,通过视频形象地展示生命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悟生命活动的规律,激发自身的生物探究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被子植物的一生”这一课内容前,可花时间拍摄校园某一处的种子、枝苗、花苞、花朵、果实等,再将每张图片有效衔接在一起,最后下载一些种子发芽、枝苗成长、开花、结果的视频进行整理,形成教学微视频。由于教学内容是学生生活场景中的植物,学生有熟悉感,观看完视频后,学生会惊讶于身边的植物的生长魅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观察上下学路上的植物,写一份植物生长调查,以调动学生探究生命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打破教学场域的局限性,将知识延伸至课外。在微课资源的辅助下,学生能正确明白植物生长的规律,感悟生命的可贵。同时,在熟悉的场景中,学生能触景生情,在学习新的生物知识点时能自动联想到身边的生命体,最终有效调动生物思维和生命探究欲望,培养良好的生物学科素养,有利于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通过微课资源链接主题,为学生渗透生命观念
初中生物知识点多,且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繁乱的知识点容易导致学生无法有效衔接内容,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課资源,把相关的内容提炼出来,形成若干主题,并通过主题衔接各个知识点,形成一个点、线、面立体的知识构架图,最后融入微视频中,供学生预习、学习和复习,全面渗透生物知识,让学生真正明白生命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植物细胞”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可将“植物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种子植物”“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这些课的内容提取出来,形成“被子植物的一生”主题,让学生先掌握好“植物细胞”的内容,再慢慢衔接植物细胞的发展以及植物种子进化为植物的具体过程。这一立体的知识网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统一了解植物的发展,深刻理解细胞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教授“动物细胞”时,也可以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人的起源和发展”(七年期下册)等相关知识适当衔接,形成“人类的发展”主题,让学生统一理解人类的进化,区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差别,掌握各种生物体的进化规律和生长发育的全部过程。最后将“生物和生物圈”的相关内容衔接至前两个主题中,全面渗透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正确理解生命观念,尊重每一个生命,培养良好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点都具有密切联系,而不是单一、零散的,能够使学生快速了解每一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
(四)用微课资源打破学科束缚,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初中生物属于一门基础性自然学科,能为学生展示生物的生理功能、形态结构和生命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全面构建生命科学知识体系,让学生正确理解、感悟生命的活动和生命的价值[6]。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支撑和铺垫,尤其是化学和物理这两门学科内容。借助微课资源,教师可以全面打破学科的束缚,有效整合各学科知识,为生物课堂服务,进而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鸟”这一课内容中的“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时,教师可将飞行动力学常识融入教学中,支撑本课的生物知识。教师先播放鸟的飞行状态的微视频,再重点播放鸟的解剖结构,让学生仔细观察鸟类的胸肌、羽翼、体型和头部等,直观观察鸟类飞行的特点。然后利用物理知识中的“减少阻力”与“增大动力”来解释鸟类是如何飞行的:鸟类流线型的体型,无论大小,都能有效减少空气中的阻力,而鸟类扇形的羽翼可以有效扇动空气,促使空气形成动力,帮助鸟类长时间飞行;翅膀的羽毛存在一定的间隙,这些间隙能让气流通过,以减少飞行阻力;更重要的是,鸟类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非常发达,其飞翔时需要源源不断的呼吸作用,这些发达系统能为呼吸作用提供原料,帮助鸟类增加动力。上述分析便是鸟类善于飞行的特点。待学生正确了解鸟类飞行知识后,教师可以播放人们根据鸟类飞行的特点创造飞机的视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为人类和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了微课资源,教师能借助物理知识来讲解生物知识,既能降低学习难度,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的奥妙,提升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提高教学效率均有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微课资源能为初中生物教学带来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素材,教师必须加以重视,并跟随时代潮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微课资源的过程中,教师需灵活多变,结合现实,将教学目标落脚点放在教学效率的提升上,发挥微课资源的最大优势,全面推动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于胜君,龚张斌,张宇奇,等.以“生物化学微课程”建设为抓手提升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7,39(01):68-70.
普鎏钰.如何利用微课教学提高初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J].文渊(高中版),2019(09):129.
胡加坤.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微课设计及应用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7.
秦亚飞.微课资源在初中生物学教学复习中的运用[J].生物学教学,2020,45(08):41-43.
管晓青.微课介导下的初中生物学情境教学[J].中小学班主任,2020(08):54-55.
陈丽琴.微视频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07):111-112.